沉醉木作的靜謐時光!這裡有一家海島慢生活的手作體驗館

沉醉木作的靜謐時光!這裡有一家海島慢生活的手作體驗館

市民在專注地用機器拋光木塊

《春秋繁露》載:“木者,春生之性。”指木是生命之源,發自春天,代表著一種溫存與篤定。木頭,生長在自然間,雨露、空氣、風塵、蟲鳥孕育了其獨特的表皮、年輪、木紋、色澤,是大自然給予人類最好的材料。

沉醉木作的靜謐時光!這裡有一家海島慢生活的手作體驗館

市民用柔布仔細地擦拭自己的作品

木工,古代《明禮》六工之一,大到宮殿,小到碗筷,獨特的木雕技藝是古代文明的瑰寶。在工業化席捲的浪潮下,為了追求高效率、低成本,木質用品漸漸成了機器流水線的產物。但是,城市中總有一撥人,他們迷戀於木頭的堅硬與溫暖,更沉醉於手作的專注與療愈,渴望用木作讓生活慢下來。今天我們就介紹平潭的“木作音樂人”鄭一帆與他的“藍搗木作”。

■融媒體記者 鄭也/文

本組均為受訪者供圖

沉醉木作的靜謐時光!這裡有一家海島慢生活的手作體驗館

用專門的機器打磨木塊

精雕細琢 體驗木作萌興趣

種樹為林,伐木取材、蓋成房屋、製作傢俱、雕刻成件……中國人戀木,又崇尚木,幾千年來,吃、穿、住、用、行,每個生活細節無不與“木”息息相關。位於平潭埔東27號的“藍搗木作”,正是一家與木有關的手作工坊。

走進店內,撲面而來便是木料的清香。環繞店內,各式精巧的木製品只叫人應接不暇,小到木勺、木盤、木鬧鐘,大到複雜的木琴、桌凳,應有盡有,在暖黃色的燈光下,件件手工作品熠熠生輝。

為了切實體驗木作的樂趣,當日記者一行人在店員的幫助下繫上圍裙,捲起袖子,嘗試DIY。“我們一般都是先給顧客提供一個初具模型的木料,剩下的細節都是由他們自己去設計和完成。”鄭一帆說,每一塊木頭,在木藝的變幻後,都能化作客人們由意到形的表達。

在店員的引導下,大家將木料固定在工作臺上,用刀削去木塊中毛糙的地方,再用銼子打磨、用砂紙拋光……感受手握鋸子刨出來的花片,看木屑慢慢掉落下來,再聽砂紙打磨木塊的聲音,時光彷彿慢了下來。“要想將原初的木頭加工成精巧的木作,不僅要求靈活的雙手,還要肯花心思,需要一定的專注、耐心和毅力,真沒有想象中沒那麼簡單。”顧客林麗說,但是隻要一想到經過自己的努力,一件獨一無二、帶有專屬記憶的木器就此誕生,她便又覺得充滿動力。

“這裡不僅適合追求文藝範的年輕人,想通過做手工靜心修身的白領,更適合帶5歲以上具有基本動手能力的兒童一起來上親子課的一家人。”鄭一帆將“藍搗木作”定位於海島慢生活的手作體驗館,他希望通過木作培養孩子和大人們的專注力,通過打磨,讓心靈也在繁忙與浮躁的生活中得到了休憩和療愈。

沉醉木作的靜謐時光!這裡有一家海島慢生活的手作體驗館

木作需要用到的工具

以嵐為名 秉持童心享時光

“藍搗木作”之名由來,也頗有趣味。鄭一帆告訴記者,“藍搗”諧音“嵐島”,作為一家手工木作坊,他起名的時候也想更貼近本土特色。之所以用“藍”和“搗”,是由於藍代表著平潭藍,藍色的天空,藍色的大海,藍色的海洋文化,“至於‘搗’呢,其實有搗蛋的意思,木作就是一個需要反覆嘗試的過程,有可能一件作品要搗弄好幾天,要秉持一顆童心、耐心和好奇心。”他說。

在鄭一帆看來,木頭有其獨特的魅力。“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木質傢俱也更受人們喜愛,不同的木材有著不同的用途,給人的感官體驗也不盡相同。作為傢俱能帶給人一種返璞歸真的森林氣息,作為擺設品則在鋼筋水泥的現代建築裡獨具特色,而且木頭具有可改造性,更適合喜歡DIY的朋友。”鄭一帆說。

在鄭一帆看來,木作或許是可以和自己內心坦誠對話的最好方式。在他的描繪里,木頭可以被賦予很多的故事,每一個手工木作、每一道工序,都能注入製作者的愛與用心。

“我希望大家能在我的木作室裡拋開煩惱,盡情放空自己,聽著音樂,享受打磨的時光,創造出更多有意思的東西。”鄭一帆說。

沉醉木作的靜謐時光!這裡有一家海島慢生活的手作體驗館

用木頭製成的機器貓

搭建橋樑 巧用音樂融木作

鄭一帆自稱是興趣廣泛的木作客,他的愛好頗多。“除了熱愛木藝外,我很喜歡音樂。”鄭一帆有一個設想,就是把音樂與木頭相結合。他告訴記者,“木頭其實很早就與音樂相連,木吉他、尤克里裡、木口琴和木質拇指琴等,都是音樂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我們店裡已經有手製尤克里裡了,以後我們還會逐步完善其他的項目。”未來,鄭一帆還希望以組建興趣小組的形式,陸續推出和木頭相關的音樂類手工製品。

木製品,是大自然恩賜的溫度。說起最初,開啟這樣一家木藝店,鄭一帆的家人並不理解,“也許這種新鮮的產業對老一輩人而言,就像他們眼中的木工師傅。”鄭一帆雖無奈,卻也更堅定了做出一番事業的決心。但他也知道,僅憑一腔熱血是不能成功的。“藍搗木作”的前期籌備歷時一年半之久,鄭一帆通過全國各地走訪學習,不斷學習積累,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家手工作坊終於落地並生根發芽。

文創是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敬意,將文創與木的結合,能把時光和願景雕琢成最美好的模樣。“我的理想是做出一些獨一無二、具有海島風情且與音樂有關的手工作品,雖然可能是一條漫長的求索之路,但我會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鄭一帆說。

來源:平潭時報

文字:鄭也

責編: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