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才是最好的“管”,无为而治才是养娃的正确姿势

孩子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他幼小的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就如一颗种子里藏着根茎,叶片和花朵,它们会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长出,所以父母适度的管教,才能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的更好。
 

问题出在哪?

前几天和一同事闲聊,她说自己最近很苦恼,在孩子的教育上出了问题。我的这位朋友毕业于一所不错的大学,工作能力很强,为人处世也不错,关键还长得漂亮,总之是个近乎完美的女人,所以对爱情也是理想主义者,一直到35岁才结婚,婚后不久有了一个儿子,中年得子,爱的要命。

当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同事就觉得早期启蒙很重要,读了很多育儿方面的书,还每天坚持给宝宝读英文小说。孩子刚学说话时,她就天天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来和他说话。她的心思全部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大到说话如何发音标准,小到如何吃饭玩耍,都事无巨细地指导,只要孩子哪里做的不好就立即指出,并告诉他应该如何如何做,如果孩子重复犯了3次小错误,还要打一下手背,她自信在这样的要求下孩子会越来越完善。

当妈都到了这个份上,不知道为什么她孩子的性格变得特别内向,既不听话 ,又显得很拘谨,成绩更是一落千丈,刚上小学时,还是班上前三名的学生,到了小学六年级毕业时已经是班上的落后生。所以我同事越来越想不明白,

为什么自己这么用心地培养孩子,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不管”才是最好的“管”,无为而治才是养娃的正确姿势

原因就是"管"得太多!

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那些家教特别严的父母,大多是在事业或者生活方面很用心的人,他们的自我管理很好,成功动机很强,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他们的成功心更急切,也很自信,想把对自己管理的那一套方法用在孩子身上。

现在家里基本上就一个孩子,家长们有的是精力和时间去管理孩子 ,而且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儿童教育的差异在于家庭,所以父母都铆足了劲要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但儿童教育是件重艺术的事,不是辛苦的差事。瞎用功,乱用力,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傀儡。

“不管”才是最好的“管”,无为而治才是养娃的正确姿势

"不管"才是最好的"管"!

见过太多的父母,对孩子更多的是"指令"和"监视",在孩子面前就是一个矗立不倒的权威,所有对权威的服从都伴随着内心的压抑和不快乐,这样的孩子内心容易纠结矛盾。孩子还不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只是经常觉得不舒服,做什么事都没有自由,没有自控力,也不自信,久而久之养成了很多不好的坏习惯,但是又没有能力摆脱这些束缚。

如果把父母比作一个雕刻师,那么真正的杰作是雕刻者与被雕刻双方互相互动形成的,如果不重视与孩子的互动,漠视孩子的需求,认为孩子是块没有反应的石头,想刻成什么样就长什么样,那么就算是一块璞玉,也会变成无用的顽石。而看不到这种互动性,就谈不上尊重孩子,表现上就是对孩子管制太多,导致孩子正常的生长秩序被打乱。

“不管”才是最好的“管”,无为而治才是养娃的正确姿势

难道什么都不管了吗?

很多父母可能会说,真的什么都不用管了吗?比如孩子马上要考试了,他还不学习,难道还不能管?甚至孩子都离家出走了还不管?!其实这里说的"不管",不是削弱父母的责任,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需要父母从内心树立起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

我们要从问题的表象发现背后隐藏的真相,比如考试快到了孩子还不去学习,反映出孩子一系列的问题如自制力差,理性不足,厌倦感,价值观不成熟等。而这些问题和父母长期以来的不合理的管教方式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如果想要管就要改变现在的方法,孩子的问题越严重,家长越要从根本性地改变教育方法,并且拿出足够的耐心,慢慢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

“不管”才是最好的“管”,无为而治才是养娃的正确姿势

结语

父母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知道在孩子的某些发展阶段和发展方面,你是无能为力的,或者说不需要作为。要知道生孩子是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求他(她)多完美,更不要帮我养老,只要这个生命健健康康的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遍,让我有机会和他(她)同行一段,就已足够。

“不管”才是最好的“管”,无为而治才是养娃的正确姿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