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雁”引領“搬山”記

【脫貧攻堅·扶貧人物】

“窮山窩,木瓦房,漏風又漏雨;羊腸道,望天水,缺水又缺糧;玉米酒,南瓜粥,無錢又無奈。”這曾是廣西百色田東縣思林鎮龍邦村的真實寫照。

龍邦村轄11個自然屯327戶1602人,全部為瑤族同胞,居住在海拔800多米的大石山裡,生存環境十分惡劣,貧困發生率一度高達98.72%,被列為國家一類貧困村。

“我們世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面臨‘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時,必須另找出路。”2015年,龍邦村被列為整村搬遷貧困村,村黨支部書記藍茂東帶領全村群眾一步步走出大山,一天天擺脫貧困。目前僅剩20戶76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4.85%。

但走出大山的每一步,都步履艱難。

瑤族同胞受生活習慣和封閉環境影響,有的故土難離不肯搬,有的怕離開老家沒地種不願搬,有的認為住樓房不方便不想搬……面對部分群眾寧願“守窮窩過苦日子”的舊思想,要整體搬遷300多戶,難度可想而知。

搬到哪,房子如何,以後幹啥?……為消除群眾的心理障礙,藍茂東帶著扶貧幹部,一戶戶登門動員。

“搬遷後配套建有衛生室和學校,看病上學都方便。小區還建有扶貧車間,樓下就能工作,創業還可以申請免息貸款……”空口無憑,藍茂東組織村幹部、村民代表等到縣內安置點參觀,現場答疑解惑。

終於,村民同意搬了。

但搬遷後,如何適應新的生活環境、融入當地社會,是搬遷戶首先面臨的問題。

80多歲的孤寡老人蒙美利不識路、不會乘電梯、不懂用煤氣。藍茂東一次次登門,手把手一遍遍地教,終於讓老人適應了新生活。

蘭美珍老人從未出過大山,只會講瑤話。搬遷之初,不敢出門,也不願接觸外人。藍茂東多次入戶開導,蘭美珍開始主動與人交流了。如今已能用普通話交談的蘭美珍說:“還是藍支書說得對,要學習,不能搬出來還做個‘山裡人’。”

搬遷戶中,像這樣的老人有5戶。藍茂東隔三岔五就上門看望,噓寒問暖,幫他們解決生活難題。

“搬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藍茂東說。為讓搬遷群眾有穩定收入,儘快脫貧致富,他召集群眾宣講政府的就業獎補、扶貧貸款等政策,組織群眾參加糕點製作、汽車維修等技能培訓,引導他們自力更生早日脫貧。他訪遍周邊工廠、種養殖基地等,幫大夥聯繫尋找工作。

“藍支書介紹我們夫妻到產業園從事雞蛋裝箱工作,一個月收入4000多元,離家近又能照顧家裡,2019年我們家就脫貧了。”曾眉頭緊鎖的韋明舉,終於喜笑顏開。

在藍茂東協調下,吳光珍承租安置小區商鋪經營小賣部,月收入穩定在2000多元。其妻子阮丁依在小區做保潔員,月收入1500元。孩子在小區配套的學校唸書,一家人生活得有滋有味。

“目前,龍邦村搬遷出來的群眾自主創業9人,在扶貧車間、產業園區等就業145人,外出務工460人。我們還要繼續引導,鼓勵更多村民創業就業,爭取過上更好的生活。”藍茂東告訴記者,他們正計劃在老家投建一個養牛基地,發展村集體經濟,有了產業支撐,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短評】

領飛·助飛·伴飛

“群雁高飛頭雁領”,龍邦村通過“遷徙”帶來一路向好的改變,再次說明了這個道理。

藍茂東作為村黨支部書記,自覺擔當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頭雁”,從動員大夥搬離大山,到搬出後尋找致富新路,他始終衝鋒在前,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終使這個村的貧困發生率從98.72%降至4.85%,並穩步朝整村脫貧邁進。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鉅變。

群眾的心都是敞亮的。我們看到,把群眾的事放在心坎上,群眾就會掏出心窩子。幹部用“心”做事,群眾由“心”而變,將脫貧的內生動力激發出來,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才能從根本上拔掉“窮根”。

當前,脫貧攻堅進入衝刺收官階段,如果廣大基層“頭雁”都像藍茂東那樣起到領飛、助飛和伴飛作用,何愁不出現一幕幕群雁振翅翱翔的亮麗風景。

(本報記者 周仕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