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在北京城的修建历史上,有着许多的桥梁,比如最不像桥的天坛丹陛桥、比如元代大运河漕运始点的后门桥、比如最大的园林桥颐和园十七孔桥、比如最漂亮的群桥金水桥,当然还有许多的桥,要不那会还有老歌唱的,北京的桥数也数不清。今天想聊得就是当年曾经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分别是卢沟桥、八里桥、朝宗桥和马驹桥。


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名声最大的桥:卢沟桥

作为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在金明昌三年三月十一日(1192年4月24日)建成,金章宗为桥定名为“广利”,因为这座桥横跨永定河,金朝的时候叫做芦沟河,所以叫做“芦沟桥”,卢沟桥与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合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卢沟桥最值得一看的就是桥上的石狮子,据统计在卢沟桥两侧石雕护栏的望柱上共雕刻了大约500个石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从这些石狮子的形态上我们可以试着来分辨出是哪个朝代修的,其中:金元时期修的狮子头大身子细长,同时这个事情的石狮子嘴都是翘着的、腿还特别短;而明代的狮子则身躯有点粗短,一般的造型都是脚下面踩着东西,根据公母分别是踩着小狮子或者踩着绣球。到了清代,小狮子都跑脖子上面坐着去了,眼睛拉长,眯缝着眼,总的感觉石狮子成大猫了。至于到了清末民初安上去的狮子,雕工就显得粗糙了许多,狮子头上的卷发就剩了一圈了(以前都是九圈十圈),五官雕刻的更是随意多了。


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另外,卢沟桥也是每年八月十五北京城赏月的最佳之地,卢沟晓月从卢沟桥建成之日起,就成为了“燕京八景”之一。乾隆也为其题字证明,如今乾隆御笔的“卢沟晓月”碑就在桥东头立着,而桥西头则立着康熙帝下令修建的记录重修卢沟桥的石碑。


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历史的见证者:八里桥

每天往返于通州与市里的人们一定对八里桥这个地方非常熟悉,这座八里桥就是当年拱卫北京四大古桥中东边的那一座。


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八里桥又名永通桥,因为距离通州八里而得名。八里桥修建于明英宗正统十一年(1446年),当年修好后英宗亲赐桥名为“永通桥”,这也是北京第一座被皇帝赐名的桥。八里桥是一座花岗岩砌造的典型的直拱桥。为了方便当年大运河上往来的漕运船只通过,桥身中间修建了一个大跨度的桥拱,也就有了八里桥不落桅的比喻。另外为了防止船只的碰撞以及洪水对于桥梁的冲击,桥墩修建成了船型,前端有分水尖,另外还在桥墩和桥拱的水位线处加固了一圈腰铁。


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八里桥除了是当年北京城漕运的重要通道外,在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取道八里桥进攻北京城。虽然守桥的三万清兵浴血奋战,终因冷兵器的大刀长矛抵不过炮火的攻击,全部战死殉国,从而也导致北京城失守,发生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耻辱的一幕——火烧圆明园。


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2019年底,全新的八里桥建成通车,饱经风霜的老桥正式退休,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颐养天年的生活。


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明朝样板工程:朝宗桥

自驾前往十三陵玩的时候,都会路过沙河这个地方,这里的两座大桥也被常来常往的人们所熟悉。其中沙河南大桥是新修的钢筋水泥桥,而沙河南大桥正是这里要提的朝宗桥,是一座修建于明朝的七洞石桥。当年明朝迁都北京,把皇帝的陵墓放在了京北昌平的天寿山,为了方便往返,就在沙河上修建了南北两座桥,其中北面的叫朝宗桥、南边的叫做安济桥。

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朝宗桥全长130米,宽13米,高7.5米,为七孔联拱结构,大桥北端东侧有明万历四年(1576年)立的螭首方座汉白玉石碑一座,阴阳碑额俱篆书“大明”两字,两面碑身刻有“朝宗桥”三个大字,是为了纪念当年勤勤恳恳规规矩矩造桥,但是遭到竞争对手构陷而遭杀害的忠臣赵朝宗所立。

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在朝宗桥的附近,还有一座明朝的行宫巩华城。巩华城修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当时是朱棣迁都后的一处行宫,后来这里就成为了明朝皇帝北伐、狩猎的一处休息的地方。如今的巩华城高大雄伟的城垣早已不复存在,只是在破败不堪的残垣上依然矗立着四座巨大的城楼台。


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早已不见踪影:马驹桥

记得几年前在安贞桥上班的时候,有一个同事住在马驹桥,对于他每天起早贪黑的从那么老远的地方来上班甚是感慨。午饭间聊天中得知,原来马驹桥这个地方真有桥,可惜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拆了。他告诉我,那个年代的时候,马驹桥底下的凉水河还是清的,他父亲那会还会去桥底下抓螃蟹呢。

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他嘴里说的马驹桥,正好就是拱卫北京,位于北京东南的马驹桥。如果单论最早的马驹桥估计要上溯到唐朝的时候。那个年代,大运河流经凉水河,那个时候这里是丰盛的草场,放养大量的军马。当时军马场边上的村子正好位于凉水河岸边,为了方便出行,居民就在河上搭了一座木桥,起名就叫了马驹桥。


拱卫北京的四大古桥: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一直到了明英宗年间,皇上带头众筹在凉水河上修建了一座九孔石拱桥,皇帝亲赐宏仁桥,但是老百姓还是习惯叫做马驹桥,附近的镇子也就有了今天的名字马驹桥镇。再后来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把桥做了修正,原来的九孔变为了七孔,还在马驹桥南边修建了两座桥亭,并在里面树立了两块乾隆亲笔撰写的修桥记了。可惜的是,如前文所述在上世纪的1964年,马驹桥被拆掉改建了水泥大桥,桥亭也被拆毁,两块御笔的残碑后来被运到了通州区的西海子公园葫芦湖边,有在通州的朋友可以帮忙去看看,这两块残碑是否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