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對話大家(8) | 凸凹:閱讀就是那位一直在扶攜你的透明貴人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的第一個讀書日,同時也是第五個“書香天府·全民閱讀”活動日。


平靜的日常生活被來勢兇猛的疫情驚擾,在這個特殊時期,很多人都拿起書本,慢慢閱讀,在字裡行間行萬里路,用一抹書香靜待滿室花香。


還記得因一張讀書照片走紅網絡的武漢方艙醫院“讀書哥”嗎?人們感動於這樣一張照片,是感動於災難疾病面前,讀書這一行為給內心注入的力量。是的,閱讀這座避難所,無論你貧窮還是富有,健康還是疾病,一旦擁有,此生永久。


在第25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我們不只談書,也談談讀書人有關讀書的故事。即日起,讀者報融媒體平臺每天推出“對話大家”系列報道,旨在學習名家們的讀書心得,讓每一位讀者都實現“開卷有益”,看見更美的世界,遇到更好的自己。


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對談嘉賓是詩人、小說家、編劇凸凹。


世界讀書日·對話大家(8) | 凸凹:閱讀就是那位一直在扶攜你的透明貴人

用閱讀來破解宅家難題


讀者報:因為疫情,快節奏的生活突然被按下了“暫停鍵”,很多人抓住這難得的時光,翻開久違的書本。能聊一聊您在宅家期間的閱讀故事嗎?


凸凹:我自認為是一個喜歡閱讀的人,一年四季都在閱讀,用時很多,讀的東西卻不多。最可氣的是,讀過不久就忘了。我記憶最好的時段是少年,可以倒背水滸、三國,可以對《敵後武工隊》《大刀記》《野火春風斗古城》《青春之歌》《第二次握手》之類的書樂此不疲,一讀再讀。那時縣城新華書店總共也只有這幾本文學類書籍,我是來一本買一本,從未漏過。後來上了歲數,記憶退潮。但沒有記住也沒關係,因閱讀信息已空氣般進入你的美學、邏輯。


疫情期間,我沒有能力和條件成為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只能響應號召宅在家裡不增堵、不添亂。但此生從未有過的這一大把一大把的時間咋處理,這新冠肺炎疫情咋面對?這樣一想,就只有用閱讀來一石二鳥地破解了。


這期間我讀了“四川十大歷史名人·小說卷”八本,讀了一般人乃至專業人士都讀不下去、讀不完的《應物兄》上下集,還新讀或重讀了《浮生六記》《時間筆記》《白夜》《李冰傳》《萬曆十五年》諸書。


閱讀中最大的感悟是,疫情就是一次際遇,一次人生中最不好的際遇,而這樣的際遇,歷史上的無數人早已經歷過,而我們也早已知道,只不過早已的知道,其實是不知道。所以,經了這次疫情,若我們人類的三觀一丁點也沒改變,那疫情也算是白來了,人類的那些犧牲與付出,更算是打水漂了。


經了疫情,對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有了更深的體會。讀這本書的時候,是真不知道馬爾克斯大師為何要把一個極致的愛情故事,置放於一段霍亂時間中。


讀者報:

您有沒有相關的創作計劃?


凸凹:我寫有包括《吹哨詩》《初六詩》《初八詩》《口罩詩》《酒精詩》等在內的疫情題材詩歌。短篇小說《謀殺記》中也有涉及疫情元素。

如今,疫情素材已拷盤腦海中,只要時間到了,即可呼之欲出。


世界讀書日·對話大家(8) | 凸凹:閱讀就是那位一直在扶攜你的透明貴人

我會把閱讀移出奢侈清單,成為日課


讀者報:疫情發生後,很多人對閱讀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凸凹:是的,經了全球性疫情,才更深刻地明白,活著不易,甚至是萬幸和奢侈。所以,有一個感受是,世界可以不用發展那麼快,生活可以慢下來。生命有限,身心放鬆下來後,可以把追逐和慾望縮減一些,轉移到自己喜歡但似乎無用至少短時間無用的一些事體上,比如閱讀。


在這個飛速逐金比快的時代,閱讀被有些人認為是一件奢侈之事。現在,歷了疫情,跟活著相比,閱讀似不應該列入奢侈的清單,也或者應該列入奢侈的清單。不管別人怎麼看、怎麼做,就我的疫後三觀和生存境況論,我會把閱讀移出奢侈清單,成為日課。事實上,我一直都有這樣做,只是做的尺度和體量不夠大,以後我會加大閱讀蛋糕的權重。


一天之內,我的閱讀沒有固定的時間,24小時中隨時都可以把一本書拿起,讀下去,讀到有事或不想讀為止。一天讀幾十分鐘至十幾小時不等。有的書讀得很慢很細,有的讀得很快很粗。


一年之內,閱讀時間也是不均勻的,隨機的。有時一個月什麼都不做,只讀書。有時一二個月才讀幾本書。但每年的閱讀時間和體量大致相當。


一邊品茶一邊讀,一邊曬太陽一邊讀。地鐵上讀,賓館裡讀。尤喜仰在床上讀。很少在圖書館和咖啡館讀,只因不想浪費路上的時間成本。


書呢,讀得也很雜,歷史、方誌、小說、散文、詩歌、評論、劇本、時事,古今中外,都讀。讀書,讀報刊雜誌,也讀一些網絡電子文章。由於擔任了南方週末年度好書(虛構類)評委,讀長篇小說的用力更大一些。


這一兩年懶了些,前些年,我讀書是要做筆記的,做了好幾百則,有二三十萬字吧。因為自己記性不好,記下來,備忘。當然,也是對閱讀經歷與效果的批評與總結。


這個讀書日,我願意給讀者推薦的好書是“四川十大歷史名人·小說卷”書系,具體為八本長篇歷史小說:遠人《滄海蠻荒:九州共主大禹》、凸凹《湯湯水命:秦蜀太守李冰》、劉甚甫《算盡天機:西漢歷家落下閎》、洪忠佩《見素抱樸:西漢大儒揚雄》、李華《大道孤行:千古智聖諸葛亮》、李浩《盛世長歌:大唐詩仙李白》、吳佳駿《草堂之魂:一代詩聖杜甫》、聶作平《青山夕陽:大明文宗楊升庵》。既賞了小說之美,又瞭解了歷史人物。八人刀法各異,縱有200多萬字,讀來也不覺累。


世界讀書日·對話大家(8) | 凸凹:閱讀就是那位一直在扶攜你的透明貴人

飛翔在精神與物質之間的青鳥是閱讀


讀者報:如何培養兒童閱讀習慣?


凸凹:對不同年歲的孩子應有不同的做法。我2歲多的長孫女魏語檬從不撕書,因為她見我們家的書都擺放得頗有尊嚴、我又常捧書如寶,而她喜聽的故事又來自書中。環境如斯,不閱讀行嗎?


一句話,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奉書以尊,敬書為神。


讀者報:經常閱讀,對人生究竟有什麼幫助?


凸凹:

常識是,閱讀可改變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或者說,飛翔在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之間的青鳥是閱讀。


一些乞丐通過閱讀找到了黃金路和顏如玉,而一些黃金路和顏如玉通過閱讀,卻萌生了散盡千金與繁華、遁入空門的想法。


閱讀是人生與生活的循環術,是實現無用之用的金鑰匙,是潤物細無聲的綿綿春雨,是一直在幫襯你、扶攜你而你永不知道的那位透明貴人。


讀者報:讀書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技巧。您認為我們應該掌握怎樣的閱讀方式?


凸凹:一是讀真正的好書,但不一定全是經典,同時代的年輕人的文字也可以適當讀點。二是除了文本,還要讀文本以外的小環境、大背景,尤其作者的經歷與思想。三是要有批判意識和逆向思維,保持獨立立場。將寫閱讀札記當作一種作業和習慣。


世界讀書日·對話大家(8) | 凸凹:閱讀就是那位一直在扶攜你的透明貴人

網絡閱讀永遠取代不了紙質閱讀


讀者報:能說一說您的閱讀雅事嗎?比如關於買書選書,關於報刊雜誌的訂閱,關於您的書房等。


凸凹:喜歡買書,這樣讀起來從容些,也珍惜些,自己的孩子怎麼著也比別人家的好。對了,就在前幾天,見一公眾號在推薦一套書,5本172元,手癢,沒忍住,就下了單。這5本書是:葉甫蓋尼·扎米亞京《我們》、阿道司·赫胥黎《美麗新世界》、喬治·奧威爾《1984》《動物莊園》、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贖》。


而選書,則是通過誠實優良的薦書渠道,一是讀自己不想讀卻可以讓自己提升的書,二是讀讓自己歡喜和輕鬆的書。粗讀一些,精讀一些。倘不選擇好讀品,那隨便哪個向度的書,一輩子也讀不完。比如你喜歡小說,即便是古今中外的經典小說,你窮其一生也讀不完。


訂了幾種報刊,包括幾個選刊,有《人民文學》《收穫》《詩選刊》等。


家裡有一間專門的圖書室,約三十來平方米吧。此外,寫作間、臥室、客廳、樓梯等處,也佈置有書刊。即便如此,還是需要定期不定期忍痛淘汰一些書刊。搬了幾次家,場地永遠比圖書小,莫法。


讀者報:目前,數字閱讀率持續上升。以致有些人認為,網絡閱讀代替紙質閱讀是大勢所趨。


凸凹:對此,我不敢苟同。我認為“網絡閱讀代替紙質閱讀是大勢所趨”這句話,應改為“網絡閱讀搶佔紙質閱讀很大一部分地盤是大勢所趨”,網絡閱讀永遠取代不了紙質閱讀。不同的文圖承載平臺,皆有自己的長項與短板,其相處之道不應是代替,而是在不同的閱讀訴求中以孤立、驕傲與不合作來實現和平相處。


事實上,部分網絡讀物的速成、失效、粗陋、泥沙俱下和不可信特質,已主動為紙質讀物讓出了已然得手的地盤。另一方面,紙質讀品也當更加嚴謹和有價值,學會在夾縫中鑿空複雜語境,並完全、徹底地以時間為監管人和理想讀者,而非其他。


作家簡介


世界讀書日·對話大家(8) | 凸凹:閱讀就是那位一直在扶攜你的透明貴人

凸凹,本名魏平。詩人、小說家、編劇。祖籍湖北孝感,生於都江堰。1998年加入中國作協,現為成都市作協副主席,2016—2019南方週末年度好書(虛構類)評委。出版有長篇小說《甑子場》《大三線》《湯湯水命》、中短篇小說集《花兒與手槍》、詩集《蚯蚓之舞》《桃果上的樹》、散文隨筆集《紋道》《花蕊中的古驛》、批評札記《字簍裡的詞屑》等書20餘部,其中6部獲獎。編劇有30集電視連續劇《滾滾血脈》。小說獲有浩然文學獎、詩歌獲有劉伯溫詩歌獎,散文獲有冰心散文獎。2018年被評為“名人堂·年度十大詩人”,2019年被評為“名人堂·年度十大作家”。現居成都龍泉驛。

(讀者報客戶端 何建)

世界讀書日·對話大家(8) | 凸凹:閱讀就是那位一直在扶攜你的透明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