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 張澤武 撰文

(一)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

2020年4月4日上午,時值清明時節,晴空萬里,藍天白雲,春暖花開,正是踏青遊春的好季節。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張氏祖塋

清明時節,追思先祖,上墳掃墓,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傳承張氏家族家訓家風,不僅是我們這代人天職,也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德里張氏家族大門、二門、三門、四門張氏後裔相聚德里張氏祖塋,緬懷先祖,祭祖掃墓。這次參加上墳祭祖的張氏後裔,分別來自德里、金門寨、寨根、陳宋、下王召、金山廟、老城南宅等村。

今年由於受當前疫情影響,張氏後裔自發組織人員分期、分批、分時段,小規模組織上墳,每行三五人不等,避免人群聚集,確實做好疫情防範工作,保護自己,保護家人。

張氏後裔來自陳宋村的有:十八世張高成,十九世張青山、張耀堂、張俊武,二十一世張耀成,二十二世張利濤等;來自德里村的有:十九世張學禮、張保良、張虎文、張治文、張廷文、張應武、張學文,二十世張萬年、張建華、張石頭,二十一世張保華、張連生等;來自新寨村的有二十二世張巖等;來自寨根村的有:二十世張石虎、張懷禮,二十二世張龍武、張學武,張恆奇,二十三世張夢翔、張揚揚等;來自南宅的有:二十世張迎年、張懷慶、張連治、張松武,二十一世張鼕鼕等30餘人。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張氏始祖墓碑

上午9時30分,來自各村的張氏子孫開始修攏墳墓,在墳頭壓紙,掛紙條。10時,張氏子孫非常恭敬地擺好貢品,跪拜於先祖墓前,開始祭祖。張家長輩開始上香,緊接著燒紙錢、紙稞五色紙。張氏後裔按序排列,長輩跪在前面,晚輩跪在後邊。張家長輩一面燒紙,一面虔誠地祝願說:"咱張家的列祖列宗、還有外祖陳公、陳婆一家:今年清明到了,子孫們來給你們上墳了,今天有吃的、有喝的,有元寶、有鈔票,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該花錢的花錢。還有五色的綾羅綢緞,好衣服。天氣暖和了,也該換季了,你們都來換季,穿上新衣服,平平安安,過上幸福生活。你們雖然長眠地下,可是你的子孫們也經常想念著你們呢!"張氏子孫們緬懷先祖,懷著虔誠的心願,祝福長眠地下的張家先祖,蔭佑張氏子孫福壽安康,平安吉祥。

祭祖結束後,張家長輩四門二十世張萬年向張氏宗親介紹了張氏祖塋的基本分佈狀況,告戒張氏後人遵從先祖遺訓:"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強化了張氏子孫祭祖的重要性,培養張氏子孫讀書教育的必要性。讓張氏後輩子孫不僅瞭解張家文化,先祖創業之艱辛,治家之勤儉,耕讀傳家,孝友繼世,而且能夠傳承張氏優良傳統,弘揚家訓家風,激勵張氏後裔奮發圖強,建功立業。

(二)德里張氏祖塋基本狀況

我的仁兄杜松林先生曾經登上金門寨,俯瞰金門山水,南望金山,北望金門澗河入洛,東望金門群山,有蓮花頂、獅子崖、神頂山、筆架山等,如屏風矗立,清秀雅幽,西望紗帽山,與印山相映成趣。杜兄油然而生,有感而發,吟詩詠贊金門形勝雲:

秦嶺山川行千里,金門形勝圍城起;有龜有獸乃寶地,地靈人傑古來稀。張家先祖有福緣,先世積德居佳城;江山代有才人出,先賢棟樑留青史。為國盡忠家盡孝,耕讀孝友萬代傳。家訓家風世傳承,光前裕後昭後人。

張氏祖塋位於德里村南,佔地四十餘畝,東至界碑,西至坡根,南至界碑,北至界碑,東南北三面皆有圍牆。張氏祖塋東北處的張氏始祖墓碑樓處原有始祖墓享堂三間,其西側為張氏始祖墓區,始祖墓碑在享堂正中,墓碑東為香案,及供桌,專門擺放祭祖貢品,供桌前原有石制香爐。享堂西側,自西迄東,依次為張氏始祖(黨氏)墓、二世祖張貴配陳氏墓、三世大門祖張琇配加氏,二門祖張珷配彭氏,三門祖珍配秦氏,四門祖張玹配侯氏墓,以上三代祖墓,俱在享堂以西。大門塋域在始祖墓享堂之東,二門塋域在始祖墓享堂之西,東之東為三門塋域,西之西為四門塋域。張氏後裔每年設祭拜掃,不忘根本!張氏祖塋原有墓冢千餘,有古柏千餘株,青蔥蓊鬱,茂盛無比。1958年在"大鍊鋼鐵運動"中,張氏祖塋的柏樹被砍伐殆盡,墓冢均被夷為平地。

在張氏始祖墓碑樓南側100米許,為張氏四門支系祖塋。明四川巡撫張論墓在張氏四門支系祖塋。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張氏四門祖塋原有石門,即張氏祖塋石牌坊——"佳城坊",張氏家族稱為"祖塋石門",石門坐西朝東,朝向金門澗河東岸土龍溝。石門正前方有石獅一對,石獅位於石門前方南北兩側。進了石門,為張氏四門祖墓神道(墓道),神道為東西方向,長70多米,神道兩側陳列有石像生,有石虎、石羊、石馬、石人、石望柱各一對等陳列於神道兩側。石虎、石羊為坐臥形態,高1米許,長1.5米,重量達1噸多;石馬,為站立形態,高1,5米,長2.0米,重量達兩噸多。石人文臣(雙手執笏板)、石人武將(身著鎧甲、佩劍)為站立形態,高2.0米,重量達1噸多。這些石像生均為大理石雕刻而成,形體高大,雕刻精美,造型奇特,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雕刻工藝精湛。石望柱分別位於神道西端的南北兩側,兩個石望柱相互對應。石望柱為大理石四稜柱,通體雕琢,精細華美,石望柱頂上蹲坐著一昂首向天的石獸,其名為"望天吼"。《張論神道碑》矗立在兩個石望柱正中間,神道碑為方頭巨碑,碑帽雕刻兩龍戲珠,惟妙惟肖,正中書"大明"二字。神道碑高九尺有餘,碑座為烏龜,為龜馱碑。神道碑前方為一石制祭壇,祭壇下為石供桌,供桌上有石香爐、石鼎、石制酒具、大石瓶、大石罐、大石盤等,所有這些器物均為每年春秋祭祀先祖所用。過了墓道,四門有一座享堂。享堂內為四門祖碑。享堂西為張論及其兄弟順天府治中張讃、光祿寺署丞張誥、京幕衛參軍張詔墓。張論墓西南為四門七世(張論祖父張稔、叔祖父張愛)、八世祖(張論父張士益、叔父士敏、士慧)墓,張稔、張士益均因張論顯貴,誥贈為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四川巡撫。張論的二弟唐山縣知縣張講遷葬磨頭村立塋。在張氏祖塋中還有明代歲貢薊州通判張濬墓。1958年,在"大鍊鋼鐵運動"中,張氏祖塋的石牌坊、石像生、神道碑、石碑被砸毀,用於燒製石灰的原料。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巡撫四川等處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張公神道碑

張論墓在今洛寧縣陳吳鄉德里村南張氏祖塋。民國六年《洛寧縣誌.邱墓》雲:"明張論墓: 舊《河南府志》:祔葬祖塋。論,右副都御史、四川巡撫,大學士何吾騶志其墓。 "《張論墓誌銘》為明朝大學士吏部尚書何吾騶所撰。

1987年四川巡撫張論墓公佈為洛寧縣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崇禎七年(1634年)夏秋之交,張論病逝後,初葬永寧城東北風翼山張氏支塋,後遷葬德里村南張氏祖塋四門支塋。張論墓四周各長20米,墓冢高3米,佔地面積29平方米。

張論墓道前原來樹有明萬曆進士、戶部尚書侯恂撰文的《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巡撫四川等處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張公(張論)神道碑》,張公神道碑記載了張論生卒年月、生平事蹟及一生所作主要貢獻等。神道即墓道,碑,指的是立在墓道上的碑。1958年張論神道碑被毀。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清乾隆五十五年《永寧縣誌》卷三 "丘墓"

①據《洛寧縣文化古蹟 張巡撫墓》記載:

"張巡撫墓位於洛寧縣城以南10公里處的陳吳鄉德里村南的張家祖墳處。東為公路,西至山坡,南為麥田地。北為德里村,東西20米,南北20米行重點保護區,自重點邊沿向四周外擴10米為一般保護區。 張巡撫,名張論,字葆一,明萬曆進士, 萬曆崇禎時,曾先後兩任四川巡撫。原籍陳吳鄉德里村,卒後葬於村南祖塋。現墓冢巳不存在,原有石碑一通被毀。I 9 5 8年又將祖塋一通石碑扒掉放在下王召村學校,1983年德里張氏後裔又將此碑立於祖墳,此碑記載清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合族立, 正面刻著"張氏始祖墓",上有碑帽,雕刻著"二龍戲珠"的雲紋圖案,高3.20米, 寬0、70米,厚0、1 9米,現又磚砌碑樓加強保護。 1984年進行了普查。1987年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②據《河南古蹟名勝古蹟辭典》記載:

【張倫墓】:位於洛寧縣城南10公里陳吳鄉德里村南。墓四周各長20米,墓冢已幾乎夷平。張倫,字葆一,原籍洛寧縣德里村,明萬曆進士,崇禎年間曾先後兩任四川巡撫,卒葬原籍。該墓1987年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本條目內容由河洛文化研究學者陝州牛佔亞提供)

注:文中"張倫"應為"張論"。

③據《河南省文物志》記載:

"【張論墓】:位於陳吳鄉德里村。明代。縣文物保護單位。張論,生卒年不詳,明萬曆年間進士,崇禎年間曾先後兩次巡撫四川,病死歸葬於祖塋。墓冢高3米,面積29平方米。前有崇禎年間立石碑1通,記述其生平。"(本條目內容由河洛文化研究學者陝州牛佔亞提供)

注:文中"崇禎年間曾先後兩次巡撫四川,"應改為"崇禎年間巡撫四川"。張論於天啟二年巡按四川。張論於崇禎二年巡撫四川。張論一生中只做過一任四川巡撫。

明四川巡撫張論墓塚猶存,2003年清明時節張氏後裔在張論墓前重樹明萬曆進士、戶部尚書侯恂撰文的《明故誥封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四川巡撫張公神道碑》,以供張氏子孫祭祖瞻拜,尊祖敬宗,緬懷先賢,慎終追遠,飲水思源,不忘本也。

(三)風翼山張氏四門支塋祭祖及基本狀況

風翼山,原名"豐家原",又稱"豐原之墟"。張氏四門支塋在今洛寧老城東北1公里處風翼山下東關窯東坡上,佔地30餘畝,這裡有墳地100餘畝。東至金底澗水(一名溪源澗,北溪水。)溝西,西至風山澗水東(一名金絲澗,款水。),東關窯溝東原頭100米以東,南至大路,北至風翼山坡頂。這裡是九世祖張論立祖,為衣冠冢,埋葬著張鼎延及夫人廉氏衣冠冢,其後裔張琯、張璿、張青藜等,一直到19世、20世的張氏子孫,俱葬於此,是張鼎延後裔南宅張氏家族的祖塋,祖塋分為東西兩片,東塋在今風翔村南一帶。西塋即今張鼎延墓一帶。

在清明節前一天,祖居洛寧老城南宅的的清兵部侍郎張鼎延後裔,不約而同,自發來到風翼山祖塋為張家先祖上墳掃墓。來自南宅的有:二十世張迎年、張懷慶、張連治、張松武,二十一世張鼕鼕等20餘人。二十世張迎年向大家了介紹張家祖塋基本分佈情況,以及張鼎延墓的歷史由來和變遷經過,告訴張氏後人,修墳祭祖是張氏家族的好傳統,這個傳統不能丟,我們要永遠記得自己是張家的後人,身上流淌的是張家的血脈,不管走的再遠,事業做的再輝煌,都要永遠記得自己的根在洛寧,根在德里,根在南宅。山高水長,追根求源;根深葉茂,源遠流長。

張鼎延墓在今洛寧老城東北1公里處東關窯東坡上,北為風翼山,南對金門諸山(神頂山),向南俯瞰洛河川,洛水蕩蕩,東流而去。東西各有一條溪澗,東為溪源澗,西為東關窯澗水。此地山青水秀,可謂風水寶地。張鼎延( 1595年—1659年),字慎之,號玉調,今陳吳鄉德里村人,張論之長子,清順治時官至兵部右侍郎,世稱"張兵部"。順治十年(1653年)張鼎延告老還鄉,回到金門寨養老。順治十六年(1659年)張鼎延病逝於金門寨故里,同年10月歸葬於此。墓冢原高7.0米,周長32米。現在墓冢高僅有4.5米,周長24米。清康熙元年(1662年)在張鼎延墓前樹立神道碑1通,為"江南三大家"之一的梅村先生吳偉業所撰的《兵部右侍郎永寧張公神道碑銘》,1958被毀。2003年清明節,張氏後裔在張鼎延墓前重立《張鼎延神道碑》,詳述張鼎延生平事蹟,對考察張氏文化和研究張鼎延生平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對研究河洛文化及洛寧歷史人物意義重大。

1.據《河南古蹟名勝古蹟辭典》記載:

【張鼎延墓】:位於洛寧縣城東北1公里城關鄉東關窯村東邊。墓冢高4.5米,周長24米。張鼎延( 1595年—1660年①),字玉調②,陳吳鄉德里村人,張倫③之子,官至兵部尚書④。該墓1987年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本條目內容由河洛文化研究學者陝州牛佔亞提供)

注:以上辭典文中有四處錯誤,訂正一下。①張鼎延卒年應為1659年;②字玉調:張鼎延字慎之,號玉調;③張倫應為張論;④兵部尚書:此處應為兵部右侍郎。

2.據《河南省文物志》記載:

【張鼎延墓】:位於城關鎮東關窯村東坡。清代。縣文物保護單位。張鼎延(1595—1660年①) ,清順治年間②與王鐸同中進士,歷任兵刑二部侍郎,歸葬於此。墓冢高7米,面積42平方米。 (本條目內容由河洛文化研究學者陝州牛佔亞提供)

注:①1660年:張鼎延卒年為1659年。②"清順治年間"應移到"歷任兵刑二部侍郎"之前。張鼎延清順治年間歷任兵刑二部侍郎。張鼎延與王鐸同中進士,時間為明天啟二年,壬戌科進士。

3.據《洛寧古蹟》記載:

【張鼎延墓】: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城關鎮鳳翔村西。現存墓冢和張公神道碑,坐北朝南,該碑立於2003年①,墓冢高4.5米,周長24米。張鼎延,字玉調,生於1595年,卒於1660年②,陳吳鄉德里村人,明天啟二年(1622年)與王鐸為同榜進士,歷官郎中,清順治元年(1644年) 任兵、刑二部侍郎③。其父張論,號葆一,明萬曆進士,萬曆崇禎時,曾任四川巡撫。清順治16年(1660年④)"張鼎延終於故里,其年10月歸葬於此,這裡北靠鳳凰嶺,南對金門山,東西兩澗水,嶺下是洛川,山青水秀,可謂風水寶地。洛寧縣城關鎮老城中南街有張鼎延宅,該建築坐北朝南,現存上房兩間,臨街房帶大門3間,大門口現存石獅一對。整體較為破爛,經多次修復,不復舊觀。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洛寧古蹟》中關於"張鼎延墓"的記載

注:①【張公神道碑立於2003年】:據考證:《張鼎延神道碑》原碑立於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1958年"大鍊鋼鐵運動"中被砸毀。張鼎延墓前現存《張鼎延神道碑》,是2003年清明節張氏後裔重立。

②④【卒於1660年】:張鼎延卒於清順治十六年,即公元1659年。

③【清順治元年(1644年) 任兵、刑二部侍郎】:清順治元年(1644年),張鼎延閒居在家,沒有官職。順治二年(1644年),以薦徵拜吏部驗封司郎中。順治八年任刑部右侍郎,順治九年任兵部右侍郎。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張鼎延墓"縣級文物保護碑"

4.《古陵墓簡介》記載:

"【清兵部尚書①張鼎延墓】:在老城東關窯東坡上,順治十六年(1659年)歸葬。冢高3.4米,周長32米。康熙元年(1662年)樹碑1通,現已無存。"(注:①兵部尚書:此處應為兵部侍郎。)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誥封通議大夫兵刑工部侍郎張公(鼎延)神道碑

萬里江河皆有源,木發千枝歸一本。

人生在世皆有祖,子子孫孫傳萬年。

正所謂:清明時節,春暖花開;修墳祭祖,尊祖敬宗。弘揚家風,傳承家訓;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德里張氏家族清明祭祖紀實

作者簡介:張澤武,洛寧縣陳吳鄉新寨村人,2003年發起並組織成立了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任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2006年參與組織籌備成立洛陽姓氏文化研究會,任副秘書長。2017年被推舉為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