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真的是必要的嗎?

中國文化裡一直有一種推崇“吃苦”的精神傳統,諸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勞其心志,餓其體膚,或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等等。我覺得無奈的成分居多。

吃苦真的是必要的嗎?

《小偷家族》劇照

為什麼會有吃苦精神?

傳統士大夫想要突破階級實現自我抱負,如今生活在千百年後的子孫同樣面臨看不見的牢籠,得償所願,哪怕爭取到正常的人權基本上是件需要碰運氣的事。

怎麼辦呢?

必須靠極大的付出。

自古這片土地的人們都愛講盡人事看天命,骨子裡的傳統流露在日常的情態便是勤勉又迷信的矛盾。

換言之,吃苦大部分時候是一種無奈的認命,認命背後又有著極大的不甘,不甘下又清醒地明白勤勤懇懇吃苦前路照舊撲朔迷離。

於是自我麻醉,吃苦是種福分。能吃苦的人,至少品格優越。

這種環境下,不願吃苦的的人無論出自何原因,不自覺中總會讓人留下為人不可靠、秉性有瑕疵的印象。

所以看到村上春樹回憶自己年輕的艱苦歲月時,非常坦率地說出以下這段關於吃苦的言論,很感動:

“老實說,我覺得加入不吃苦頭就能矇混過關,當然是不吃更好。毫無疑問,吃苦受難絕不是樂事一樁,只怕還有人因此一蹶不振,再也無法重整旗鼓。”

我們的文化裡,我很難看到這樣的誠實。

吃苦真的是必要的嗎?

《小偷家族》劇照

村上春樹式的吃苦,為命運的安排努力

談到突然有了寫小說的念頭,這段經歷應該為人熟知了。

1978年四月的一個晴朗午後,在神宮球場的棒球賽上,作為養樂多燕子對的球迷,頭號球手美國戴夫·希爾頓在第一局下半局打出了一記漂亮的二壘打後,村上感覺有一個念頭從天空飄然而落,人生陡然劇變。

類似這種狀態,文中其實多次表露,村上幾次三番表明,是“某種特別的力量賦予了他寫作小說的機遇”,而他攤開雙手牢牢接住了它。

像是宿命般,他欣然接受了命運的安排。

比起命運感,我覺得這更像是一種自謙和使命感。

正如談到小說家上擂臺的比喻,讓自己不掉下臺,始終在舞臺中央寫下去,是一輩子的事。

為了更好地堅持這樁使命,要保持健康的身體,所以日復一日快樂地堅持長跑;要心無旁騖狠下決心,所以孤注一擲賣掉了賴以生存的店;要遠離是非保持更純粹的寫作,所以遠走歐洲大陸故意將自己置於孤苦之境。

談到處女作《且聽風吟》的寫作歷程時,村上更是異常的誠實。

為了獲得更自由的文體,村上如實交代如何丟掉了原來的初稿,如何用有限的英文在打字機上重新寫了第二版,由如何再用日語“移植”,如此老實交代某種意義上確實坐實了一些批評家批判他“文體過於翻譯腔”的言論,顯然,村上沒有過多的顧慮。

先不說新手寫作,找到自己的寫作節奏和語言風格是多麼艱難,暢所欲言是一件說起來輕巧但需要付出多少艱難摸索才能自由發揮的功力。

第一次作品裡村上就有了改變日本寫作文體的決心,併為之另闢蹊徑、辛勤勞作。實際上也取得了效果,就此形成了自己在日本當時獨樹一幟的文風。這種態度和摸索都是令人欽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