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療法再獲資本青睞,「博雅輯因」完成4.5億元B輪融資

據悉,生物技術公司「博雅輯因」今日宣佈完成4.5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三正健康投資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雅惠投資、崑崙資本跟投,公司現有投資者IDG資本、禮來亞洲基金、華蓋資本、松禾資本跟投。

博雅輯因是36氪持續關注的生物技術公司,該公司是基因編輯領域的頭部企業,以基因組編輯技術為基礎,針對多種遺傳疾病和癌症,加速藥物研究並開發創新療法。

截至目前,博雅輯因具有以基因編輯技術為中心的四個平臺:針對造血幹細胞和T細胞的體外細胞基因編輯治療平臺,基於RNA單鹼基編輯技術的體內基因編輯治療平臺,以及從事靶向藥物研發的高通量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該公司正在基於這四個平臺,推動針對遺傳疾病和腫瘤的研發項目進入臨床。值得關注的新動向是,在今年5月,博雅輯因與藝妙神州建立合作關係,共同研發用於治療癌症的異體CAR-T療法。藝妙神州是一家專注於基因細胞藥物技術的創新型生物技術公司。

異體CAR-T療法是重要的研發方向,博雅輯因CEO魏東則在以往採訪中對36氪表示:“異體T細胞療法有望實現‘即需即用’(off-the-shelf),以及有效的質量控制和更低的成本,在中國及其他地區都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關於本輪融資資金的用途,據悉將主要用於推進研發管線臨床轉化並進一步擴充團隊。該公司已於2018年在廣州南沙區建立了符合GMP標準的臨床轉化應用基地。

基因編輯療法再獲資本青睞,「博雅輯因」完成4.5億元B輪融資

圖片來自博雅輯因官網

基因編輯是頗受關注的前沿技術,具備廣闊市場空間。根據第三方諮詢公司的預測,全球基因組編輯(包括CRISPR、TALEN和ZFN)的市場規模將增長到2022年的62.8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4.5%。

延伸開來去說,近期頒佈的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也是花落基因組編輯方法。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為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詹妮弗·杜德納,他們開發了一種名為CRISPR/Cas9的基因組編輯方法。它是一種“重寫生命密碼”的生物學工具,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來編輯基因組,而且比以前的其他任何方法都更簡便、成本更低。就像文本編輯工具一樣,CRISPR/Cas9能夠通過“剪切和粘貼”脫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的機制來編輯基因組。這套系統源自細菌的防禦機制,是一種對任何生物基因組均有效的基因編輯工具。

華人科學家張鋒也是基因編輯CRISPR技術的共同發明人,張鋒實驗室從2011年開始進行人體細胞的CRISPR基因編輯研究,從概念提出到技術設計、反覆試錯、最終實現人類細胞基因編輯,都早於且不依賴於2012年諾貝爾獎得主論文的發表。

關聯閱讀:

36氪首發 | 「博雅輯因」獲8150萬元Pre-B2輪融資,將啟動新的異體T細胞癌症療法研發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