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主动基金标准之「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率是用来描述投资者可能面临的最大跌幅。这是一个历史指标,通过衡量基金的净值将风险进行量化,也是体现基金经理对于风险和趋势的把握控制能力。


通常来说,最大回撤率和风险成正比,最大回撤率越大,风险越高;最大回撤率越小,风险越低。


回撤50%,就需要涨100%才能回本。而且不论回撤多少,要回到原来的山坡,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


所以回撤控制就非常重要,如果最大回撤一直控制在低水平,那么最明显的两个好处是:不会大幅丧失之前的盈利,以及可以较快地重新回到原来的最高点。

但在选择基金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最大回撤的‘最小化’。我们投资,最理想的状态是:市场上涨我们参与了,市场下跌我们回避了,但是能够时刻对市场做出精准预判的几乎不存在,从每年排名靠前的基金来看,几乎没有基金经理给出“回撤小,回报大”的操作。


也就是说,想要最大回撤率低,又想追求收益回报,几乎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最大回撤率越低,操作越保守,回报也往往越低。


基金的最大回撤率受到所经历的市场行情、基金经理投资理念等多方面影响,没有一直稳定的市场,因此影响最大回撤率高低的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基金经理的敏锐判断和仓位控制。


特别是在市场出现极端情况时,如果其最大回撤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或业绩比较基准,说明它风险控制到位,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一些风险,这是相当考验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新成立的基金是没经过熊市考验的,最大回撤可能会比较低,所以我们选基金的时候也要注意参考同期数据。


对于进取的投资者,回撤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回撤后净值是否能起死回生。当投资者听到最大回撤率为49%时,几乎嘘声一片,而当把收益曲线做成图形时,面对10倍增长,期间49%的回撤率就不再是问题。

提示:文章内容仅为作者投资笔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