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身鎧甲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萬物都有兩面性。赳赳武夫,氣宇軒昂,戎裝自有陽剛之美。

在詩人筆下,戎裝成為生暉之“麗服”,或者他想中只是——甲光向日金鱗開的一派壯麗景像吧?

護身鎧甲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戰袍一般是夾層的,天冷可充以綿,變成綿袍。白天穿在身上,紮營而宿,半墊半蓋,就是被子了。

從秦陵兵馬們的形象看,古代戰袍大約長到膝部,再長就不便行軍了。魏晉以後,又稱為褶。褶侉成為齟行的戎服。秦陵武士俑所穿戎裝有兩種,一種是袍外,一種是隻穿戰袍。這或者是士和卒的區別。所謂甲士和徒卒,有資格披甲的身份自然高一點。

護身鎧甲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比如同是射箭,只披戰袍的徒卒一律是站著射,甲士卻蹲射,不僅護身,還講隱蔽,似乎他們的生命要值錢一些。這真是些足使舉世驚歎的藝術品,不但人物形容各異,而且戰服塑造如真,戰袍冠纓的輕軟感,鎧甲的堅硬感,都得到恰到好處的表現,連接甲片的鉚釘和絡帶,腰帶的帶鉤、扣,也都雕縷得絲毫不差。將軍俑則戴切雲冠或長冠,細札花甲,有指押若定的大將風度。

《周禮·考工記》有'函人”之職,專掌制甲。那上面所說,材料也只是皮革。為了防戈箭射,革甲內外厚薄要復疊好幾重。標準是犀皮七重,兕皮六重,合皮五重。合皮就是兩層牛皮對貼,所以牛皮實際上是十重。

《左傳》成公十年記楚國的潘黨和養由基都能射徹七札。碰到這樣的射手,周身披甲也不能萬無一失了。

戰國時鐵製兵器已很普遍,所以出現鐵甲也非絕對不可能。不過即使有,恐怕也是少數將佐用得上,一般甲士還要用革甲的。

護身鎧甲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兩當鎧狀如今背心,只護胸背。環鎖鎧又稱連環鎖子甲,是結構很精巧的一種鎧甲。傳說呂布穿的鎧甲叫“唐猊叢”,“披在身上又.輕又穩,刀劍箭矢急不能透,人都喚做賽唐猊”。這雁翎甲又稱雁翎鎖子甲,也屬環鎖甲之類,可見呂布的“唐猊也是環鎖甲了。這在當時是名貴的鎧甲。

護身鎧甲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明光鎧和黑光鎧稱“一具'而不稱“一領釅”,說明是山幾個部分組合成的。鎧鎧甲雖能緩衝對方武器的殺傷,但也極大地限制了自身行動的靈活。為解決這個矛盾,鎧甲一般分成若干零部件,如保護臂部的“掩膊”,護胸的“胸甲(也有用護心鏡的,貼在兩腋的“護腋氣於兩豫外”的腿裙,圍於頸部的“頸鎧保護頭部的“兜鍪”,等等。

要害部位都有所遮護,而頸、臂、肘,腰、股等關節卻能活動自如。這些鎧甲都戴上,稱之為“全身披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