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痺”病與五臟、氣血之間的聯繫

痺,一般指閉塞不通,含有血氣不和的意義。《黃帝內經》中關於痺的論述,除《痺論篇》與《周痺》專作闡述外,尚有四十餘篇涉及到有關痺的內容,所論多達五十多種。但概括起來不外乎為以下幾種含義:

①指病在陰分的總稱,《壽夭剛柔篇》 曰:“病在陽者名曰風,病在陰者名日痺”;

②指氣血閉塞不通的病理;

③指肌肉麻木不仁之狀;

④指痛風歷節病。

然就我們日常所論痺的含義,泛指風寒溼邪侵犯人體之後以致氣血凝滯不通的一類證候。例如行痺、痛痺、著痺之類,應屬於上述含義的第四種。

淺析“痺”病與五臟、氣血之間的聯繫

痺病是由風、寒、溼三種因素所引起,其臨床主要表現為疼痛不仁、痛而寒、痛而熱、多汗等症,但其病理也因致病因素而各有不同:

“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然寒主收引,因寒氣多,經脈必澀滯不通,故痛。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營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榮,故為不仁”此為病久正虛,營衛行澀,經脈空虛不暢,血氣內而不外,皮膚失於營養,故不知痛癢而麻木不仁。

“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陽虛陰盛,陽不制陰,故疼痛而寒。

“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熱痺。”陰不制陽,陰虛陽亢,故疼痛而熱。

“此其逢溼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即陽虛而寒溼盛、復逢溼邪,則溼更盛,陽益虛,衛外不固故多汗。

淺析“痺”病與五臟、氣血之間的聯繫

大凡諸痺日久,皆可由表入裡而波及於臟腑。故言“諸痺不已,亦益內也”。以其傳變次第結合預後而論,一般說來,體痺病程短,病情尚輕,故云:“其留於皮膚間者易己”。痺邪繼入於肌肉筋骨間則病情較重,其勢久留而纏綿,故曰:“其留連筋傳間者痛久”。最後則深入於臟腑,正氣已衰,正不勝邪,病情嚴重。故謂:“其人髒者死。’”今擬示意圖如下,以概括之:

淺析“痺”病與五臟、氣血之間的聯繫

五臟痺的形成,是由於五體之痺病久而不愈,逐漸使髒氣衰弱。若復感於風寒溼邪,必致體痺內傳與之相合的內臟而成。所謂“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例如骨痺久而不愈,復感致痺之邪,傳於相合之腎則成腎痺。餘髒以此類推,則分別成為肝痺、心痺、脾痺、肺痺等。

“其客於六腑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溼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盡述了六腑之痺的形成過程。大凡人的起居失常,則易受外邪侵襲。飲食不節則傷腸胃,腸胃既傷,營養無源,而經俞空虛,故風寒溼三氣即可乘虛而入,各舍於本腑則發為腑痺。觀《素問注證發微·痺論》中注云:“六腑之成痺者,先從內傷為本,而外邪從乘之”,可謂言簡意賅,一語中的。

淺析“痺”病與五臟、氣血之間的聯繫

值得一提的是,營衛之氣與風寒溼痺的關係也很密切。營衛之氣為水谷所化,分別由脈之內外運輸於周身。“營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於五髒,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衛者,水谷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分肉之間”,所以溫分肉,充皮膚,實理。二者和平協調以保證營衛之氣的正常運行,若營衛失調,復感於致痺的風寒溼邪,則痺病成矣。否則不會發生痺病,或病亦易向愈。正如《素問·痺論篇》中說道:“逆其氣則病, 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溼氣合,故不為痺”。因此,此文在論述營衛之氣與痺病關係時,又揭示出營衛之氣與痺邪相合而形成痺的機理,更體現了“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發病觀點。

【文中素材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