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的人性衝突 淺析《我不是藥神》

電影《我不是藥神》由文牧野執導,主要講述了由徐崢飾演的程勇為救慢粒白血而賣印度藥的故事。這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導演以他紮實、感人的敘事手段,運用了極富表意的視聽語言將主人公的人物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展現出法大於情的理論,批判了現實主義擠壓著困苦的人們,也把人性的善於惡,呈現在觀眾眼前,整部影片使觀眾心領神會。

困境中的人性衝突                          淺析《我不是藥神》

影片豐富立體且情感細膩的人物形象塑造支柱般地撐起其整體結構。影片一開始程勇只為錢去印度進藥,透露出了人性的貪慾,後來,呂受益因病去世,他再次冒險去印度進藥,虧本賣給白血病人,體現出程勇在為當初犯下錯誤贖罪,也揭示人性本真的善。而張長林在所有人眼裡無惡不赦的罪人,表面上光鮮亮麗,西裝革履,當他在看到程勇的善心行為後,在警察面前,並沒有供出程勇,這也正揭露出人性最深處的隱藏的善。認真、嫻熟地技巧拍攝出如此淋漓盡致地人物形象,揭示出人性的善與惡的主題。

困境中的人性衝突                          淺析《我不是藥神》

馬賽爾·馬爾丹說過:光不僅給予畫面上的形象以物質生命,而且賦予了他們藝術生命。當呂受益在醫院揭受治療,程勇和呂受益的老婆在門外等著,外面的光直射到兩人之中,呂受益的老婆並沒有被照射,而程勇被光線照射,這突出兩人的生活狀態,形成鮮明對比,也為程勇增添了一種正義的光線,為下面他對病人伸出援助之手,虧本賣藥做了鋪墊。光線為主人公增添了主角光環,極豐富全面地表現生火。導演正是如此完成自然敘述表現形成藝術的美,從而給觀眾心靈的觸動。

困境中的人性衝突                          淺析《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以一個個平凡而普通的人物,明快詼諧又不失含蓄。導演通過跌宕起伏的敘事內容和手段,在屏幕演繹出一個個扣人心絃的人物形象,來表現出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無能為力,把人性本真的善與惡極致區分開,法大於情的事情並不少有,但在社會中種種壓迫,是值得觀眾思索的,不同立場的針鋒相對,貼進充滿矛盾的複雜世界,一面是法,一面是情,這是一種擁有著衝突和矛盾,讓人心懸未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