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孩子談錢?

在這個高度物質化的世界,“錢”成為所有人都繞不過去的話題,但該如何跟孩子談錢,卻讓家長無比頭疼。關於提升孩子財商,我們需要三個“錢罐子”。

如何跟孩子談錢?

『契機』

很多家長想讓孩子理解錢、管理錢,但是卻不知道什麼時候跟他們說這件事。別急,讓孩子管理錢是有契機的。

我們第一次給孩子零用錢,最晚不要超過一年級,早一點開始也可以。而最好的時機,就是孩子會算數的時候,他們會問:“媽媽,錢是從哪裡來的?”那一刻,你就可以讓它直接接觸錢了。

那些靠死纏爛打要求父母買東西的小孩,其實都是對錢沒概念。他不懂錢花了就沒了。但如果你讓他嘗試自主支配呢?他會在反覆思考和衡量中,得到最優花費方式。

當孩子有了一筆錢,比如過年時的壓歲錢,父母要給孩子三個存錢罐。它們分別代表消費、捐獻與儲蓄,這會開啟他的預算意識。可是要怎麼分呢?

有些錢要給比我們更需要的人,有些錢則要存下來,等以後需要時再用。

如何跟孩子談錢?

『消費罐』

第一個是消費的罐子。父母要告訴孩子:只有這個罐子裡的錢才能買吃的、玩的。

這個消費罐是可以隨身攜帶的。比如外出時,當孩子又出現了看見商品邁不動道的情況,就把罐子給他,讓他看見裡面有多少錢,並且告訴他“買了這個,就不能買別的東西咯。”

這更像是一種實驗,你會從中發現孩子的興趣。他可能寧願餓著肚子買一個小汽車,或者寧願渴著,也要買一張貼畫。

當然,在作者研究的諸多案例中,他發現當孩子開始自主管錢以後,他們中的大多數會選擇買便宜的東西。只有讓他們拿著花花綠綠的鈔票,親自面對現實中的選擇,才能真的教會他們控制自己的衝動,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比起父母每天給零用錢的孩子,自主管錢的孩子面對其它選擇也會更理智、更堅決。

如何跟孩子談錢?

『 捐款罐』

相比第一個罐子,對孩子而言,第二個罐子就不怎麼好理解了,因為第二個是捐款罐。

要讓年齡小的孩子理解捐獻,就要讓他理解分享、愛心,理解還有比他更需要錢的人。很多父母最頭疼的是,孩子總是不願意跟別人分享自己的玩具或零食。可是理解捐款的孩子,在和朋友分享玩具這件事上,表現得就非常出色。

剛開始,父母可以帶孩子去有捐款箱的地方,比如超市收銀櫃邊上的一角捐款,還有很多公共場合的捐款箱。然後爸爸做演示,媽媽做講解“這個錢是捐給山區小朋友的。”“這個錢是捐給福利院的。”等等。以此,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分享精神。

此外,捐獻也能培養孩子的耐心。當他們看著捐款罐一點點攢滿,他們會有一種目標實現的真實感。

如何跟孩子談錢?

『 儲蓄罐』

最後一個就是儲蓄的罐子。大人每天忙著掙錢存錢,也要讓孩子參與進來。

對於年齡小一點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時間觀念還比較模糊,所以給他們制定的存錢目標,都要在短期內完成即可。

存錢罐還能提升孩子責任感和延遲滿足。想到現在存的錢是為了以後使用,孩子的目標意識會更強烈。

“我的孩子總是忍不住要花存錢罐裡的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你一方面可以給存錢罐裡的錢設置利息,存得越多越久,得到的錢就越多;另一方面你還可以設置獎金,比如存夠50元獎勵5元,存夠100元獎勵15元,以此類推。

重要的不是存了多少錢,重要的是通過儲蓄行為,激活孩子的理財觀念。這樣將來他在財務問題上,能少走很多彎路。

如何跟孩子談錢?

總結一下,這三個錢罐子,不僅考驗孩子,更考驗家長的執行力和耐心。把錢當成一種重要的教育工具,用它們打開孩子對財務的認知,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意志品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