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记美国出版,岂能君子可欺以“方”

方方日记美国出版,岂能君子可欺以“方”


4月8日,时隔76天,武汉启封。

这标志着我们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斗争中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放眼互联网,一场关于舆情防控的舆论斗争远未结束。

1

在某些人眼中,“那美好的仗已经打完”,但他们埋下的炸弹却在国际舆论场上不断引爆,他们递出的子弹已经到达大洋彼岸。

《方方日记》以创出版界纪录之快速,即将由美国一家大出版商出版,并已经开始在一家大型网站上预售。几乎同时,一些美国政客炮制“李文亮法案”,将《方方日记》30多次提到的李文亮严重政治化,这位称职的党员医生被硬生生地被扭曲为“反体制的斗士”。

身处疫情震中的美国政客,无暇自哀,却如此关心一位来自中国的不伦不类的作家及其不伦不类的作品,其动机着实让人费解。

想来想去,无非鸡毛也能当令箭,古代有句谚语:“君子可欺以其方”。意思是君子人品正直,别人可以利用这点来欺骗他们。

至于方方本人是什么态度,这里姑且不下结论。不过既然她“应约”写了稿子,又同意在国外出版,至少应该是半推半就吧。

2

《方方日记》把武汉说得那么惨,一副“谁敢比我惨”的样子,一些善良的美国民众看了之后,估计会暗自庆幸——“看来我还不是最惨的!”。

前段时间,一些外媒不是炒作中国手机号注销了一千多万吗。他们想,我们不过是注销10万到24万之间吧。这是初级的欺君子以“方”。

《方方日记》这瓶安慰剂,比美国的医疗船“安慰号”还给力——它能慰藉心灵的创伤、制度的颓丧、文明的失落。

当然,这样一本据称很对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口味的作品,不可能只作为防守用途,那是大材小用。他们从《方方日记》中引经据典、寻章摘句,推导出中国“瞒、瞒、瞒”“错、错、错”,然后借机把美国政府坐失疫情防控良机、导致人道主义灾难的黑锅甩到太平洋西岸,甚至打起新一轮“庚子赔款”的算盘。这是高级一点的欺君子以“方”。

然而,这口锅太大,太平洋太宽,是如何也甩不过来的;这个庚子年也不是120年前的庚子年,不仅赔款要不到,赔礼也没有。

3

还有更高级欺之以方,

是针对我们这个“君子型政府”的。

说实话,我们这样一个政府,真的是有君子之风的。我们对自己的标准很高,近乎理想主义、完美主义。脱贫攻坚我们“不让一个人掉队”,疫情防控我们“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出了什么问题总是想到“不惜一切代价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群众也很信任政府,对政府的期望值很高。一切都很美好。

但问题在于,方方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我们的成绩,拿着放大镜找政府的问题,然后上纲上线,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对一个总是在做事的政府,挑刺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毕竟,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洗碗效应”摆在那里。

实际上,方方们扪心自问,他们不是不知道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他们对我们的政府如此的严苛,不是“爱之深责之切”,而是从内心深处看不上、看不起、看不惯。

从挑刺到挑拨,从挑拨到挑动,社会戾气不断升腾,社会心理趋于脆弱。他们不是批评,是批判;不是鞭策,是鞭笞;不是良心,是祸心。

4

现在不少观察家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积极有为的“君子型政府”,却往往因为一点风吹草动,就要在网络舆论场上遭受不公正的甚至凌辱式的批评。

反之,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府搞市场原教旨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任由群众在自由竞争中自生自灭,即便行径近似“无赖”,却仍有那么高的支持率。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意识形态的稳定性,在于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方方,或者他们的方方没有那么多的支持者。他们对付他们的方方们的手段,是我们这样一个“君子型政府”所不愿为的。这恐怕也是方方们肆无忌惮、上蹿下跳的原因所在。

这是一种很下作的欺君子之以方。

5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官方主流媒体作了很多的正面报道,但对网上以方方们为代表的负面声音批驳远远不够。

我们信奉“网上来网上去”的原则,不插手“倒方派”对“挺方派”的网上斗争。这样看似公平,实则不公。

显而易见的是,“倒方派”虽然义正词严,但显然的不对路“挺方派”的味口,十分势单力薄,有时还要被方方们反咬一口,说什么脑子里都是“垃圾和毒素”。

反之,方方和“拥趸们”尽管闪烁其词,但他们同互联网大佬及其幕后控制者有着共同的价值观——这里且不说利益的问题,形成了天然的盟友。

“撼山易,撼汪主席难”,这就是实际情况。

6

毛主席说过,政治就是把支持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铁的事实面前,支持我们的人是绝大多数,但也要看到,由于“沉默的螺旋”的存在,他们往往是“沉默的大多数”。如果对反对的声音不予批驳,他们就会变本加厉、遥相呼应,在一定范围引起思想混乱,乃至产生更坏的结果。现在看来,不搞不行!

笔者之前也写过“种自己的庄稼,让蝲蝲蛄叫一会儿”,但现在看来,是自己太乐观了,毕竟“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如果蝲蝲蛄自己不愿意销声匿迹,还需要农人手动清除。因为他们从叫唤到交欢,繁殖出太多的蝲蝲蛄,对庄稼的根茎损伤就太大了。

这里想起一千多年前,韩愈《祭鳄鱼文》这样警告鳄鱼的:“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

文/胡一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