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被忽略的兒童潛能,日本很多人靠它年入千萬,而國內人才匱乏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豐富的想象力,卓絕的觀察力,強大的記憶力,良好的交際能力等都是孩子潛能。但有種兒童潛能最容易被爸媽忽略,幾乎也沒有人去培養開發這種潛能。但在日本,卻有幾十萬人從事這方面工作,不少人靠它年入千萬,而國內人才匱乏。


最易被忽略的兒童潛能,日本很多人靠它年入千萬,而國內人才匱乏

對於一部成功的動畫而言,劇情、畫面及聲效三大要素必不可少。聲效就包括了音樂和配音。好的配音,對於整部動畫而言,具有畫龍點睛的決定作用,人物性格的塑造,故事情節的展開,主題思想的表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配音來完成的。說到這裡,大家也猜到了,這個最容易被忽略的兒童潛能就是:聲音。配音演員也叫聲優,而想成為一名聲優,最需要的潛質就是一個好聽的聲音


最易被忽略的兒童潛能,日本很多人靠它年入千萬,而國內人才匱乏


在日本,聲優行業已經發展十分成熟,收入也是非常可觀的,年收入一般從10萬到2000萬不等,一線聲優年入千萬甚至上億。就拿日本有名氣的男聲優神谷浩史來講,代表作《機動戰士高達00》提耶利亞·厄德,《進擊的巨人》利威爾兵長,《夏目友人帳》夏目貴志。通過這些爆火的動漫作品,神谷浩史的身價一路飆升,從剛入行的不足萬元,到如今的年入過億。其中不乏有他的努力和機遇,但是不斷提升他的根源卻是一副好的聲音。

最易被忽略的兒童潛能,日本很多人靠它年入千萬,而國內人才匱乏

像他這樣年入千萬的聲優在日本也是非常多的,比如:野澤雅子(《七龍珠》中的主要角色悟空的配音),花澤香菜(《我的妹妹不可能那麼可愛》中的五更琉璃)等。

最易被忽略的兒童潛能,日本很多人靠它年入千萬,而國內人才匱乏

國內聲優現狀:人才匱乏,當配音演員不如唱歌出道,童聲更是稀缺資源


最易被忽略的兒童潛能,日本很多人靠它年入千萬,而國內人才匱乏

在2018年,《聲臨其境》的出現,才讓大眾認識到聲優整個行業,認識到什麼才是專業的配音演員。看過這個之後,我才知道86版《西遊記》中孫悟空的配音演員李世宏,《甄嬛傳》中甄嬛的配音演員季冠霖。而這些配音演員都是幕後工作者,論知名度,收入遠遠不及演員。所以導致很少有聲音天賦的人去從事配音工作,而是選擇去做歌手藝人出道。


最易被忽略的兒童潛能,日本很多人靠它年入千萬,而國內人才匱乏

比如:影帝黃渤,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配音專業,早年曾有過駐唱歌手、舞蹈教練、影視配音等多種工作經歷,但最終選擇做演員,畢竟演員更賺錢麼。不過,成名後的黃渤也依然熱衷於配音事業,幾乎每年都會動漫、影視的配音作品。


最易被忽略的兒童潛能,日本很多人靠它年入千萬,而國內人才匱乏

在國內,聲優的生存環境也確實不如日本,日本的動漫遊戲發展在世界範圍遙遙領先,不少動漫作品在國內大受歡迎,而很多聲優也因此成名。雖說近幾年,國內的動漫也開始漸有起色,從《大聖歸來》到《哪吒》,票房都是上億的。但從整體上講,也只不過是擺脫貧困的第一階段罷了,遠遠沒有達到小康水平,聲優的發展空間少之又少。


最易被忽略的兒童潛能,日本很多人靠它年入千萬,而國內人才匱乏

在不少動漫作品中,兒童的聲音用得最多,但是童聲的資源卻極其稀缺。雖說一個優質的配音員能夠配出兒童的聲音,但是也只是擬聲,缺乏真摯自然。而兒童配音演員也是最難培養的,極少有小孩能夠集中注意力在錄音棚錄上幾個小時,反覆的去配音。這也是一項考驗成年人耐心的工作。由於資源的稀缺,真摯的童聲配音也就價格高昂了許多。


最易被忽略的兒童潛能,日本很多人靠它年入千萬,而國內人才匱乏

有獨特好聽的音色是一種天賦,一個專業配音演員的最低要求則是發音標準,有好聽的音色。對於兒童而言,達到發音標準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如果你的孩子能夠做到,並且愛好表演,愛聽音樂,這就表明孩子有當配音員的潛質。

聰明的家長會幫助孩子激發子的潛能,比如:調皮好動的孩子,家長會孩子多參加運動項目;安靜認真的孩子,家長會讓孩子學習繪畫、手工,這樣都能很好的開發孩子的潛能。但有些家長卻一味地專注於孩子的學習成績上,這樣只能埋沒了孩子的潛質,壓抑孩子,阻止孩子進步。

作為家長,幫助孩子激發潛能,遠比讓孩子機械地背幾百首唐詩宋詞、會快速計算要有用得多。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