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寺隨筆(初稿)

今天是來到大理的第二天,昨天晚上看了很久的攻略,決定今天去無為寺。

無為寺隨筆(初稿)

一早起來便匆匆上路了,因為來回的路程大概有18公里,我選擇的是步行前往。走了3公里左右便看見路旁的崇聖寺三塔了,遠遠的拍了張照片,繼續趕路了。

無為寺隨筆(初稿)

路上並無其他,遠遠的可以看見路旁蒼山和洱海,蒼山上的積雪隱約可見,洱海淹沒在群房之中了。忽一轉角,一條小路通向遠方看不見盡頭,前方遠處還有一輛小車緩緩的向前駛著。好似《千與千尋》中,爸爸開車帶著千尋駛向那個未知世界的洞口一樣。思緒閃過,小車消失在視線中了。長嘆一口氣,沿路繼續走。

無為寺隨筆(初稿)

走不多久,路的右側就可以看到遠方隱沒在房子裡的洱海了,田園,房屋,洱海,山,這個畫面還是滿漂亮的。

無為寺隨筆(初稿)

一路山路崎嶇,我在蒼山之中時不時的住足看看對面的洱海。別有一番風情在裡面,既可以休息又可以欣賞美景,好不愜意。

無為寺隨筆(初稿)

一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時間過的飛快,抬頭髮現眼前一個大山門“靈鷲山”。進了這山門彷彿隔世,《天龍八部》中的靈鷲宮好似就在眼前。後來順著溪流上到山上才知道,不是靈鷲宮而是無為寺了。

無為寺隨筆(初稿)

無為寺是一所千年古剎,大理國曾有六位國王在此皈依受戒。《天龍八部》中段譽的原型,段和譽也皈依受戒於此。

無為寺隨筆(初稿)

寺後有一神泉,名為“救疫泉”,顧名思義此泉水能治百病。這等神水我豈能錯過,喝完一杯又裝滿一杯帶著,心滿意足的走了,彷彿此生在無病痛一樣。

無為寺隨筆(初稿)

來此古剎既算是爬了蒼山又尋一份安寧,可謂一舉兩得。但這份安寧到底是像對這古剎匆匆一瞥一樣的消失了,還是會化為血脈永存心底呢?這個只能讓時間來回答了。想起這寺中的一副對聯“攀緣而為生煩惱,逆緣而為心生苦”,一切隨緣吧。就像這小僧一樣,每日樹下打坐參禪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