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宋第一怪人,抱着一盘菜吃到饱,守着一个人到终老

这些日子重温旧年摘录的诗词,偶然翻到那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唇齿间略一辗转,忽然觉得,这才是梅花最本质、最自然的样子。

这首诗的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大家都不陌生。千年以来对他的评价褒贬三七,各家自有说法。贬的人说他乖戾孤僻,罪大恶极;褒的人夸他天上少有,世间罕见。

他是大宋第一怪人,抱着一盘菜吃到饱,守着一个人到终老

然而翻开历史,明见其人,他只是在尽己所能地,做着为人、为民、为臣应该做的事情,践行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之路。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王安石。

自幼聪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听个故事能有一通感慨,爬个山也能引发一串感悟,这是一个实打实的文人。

可偏偏,出身官宦世家、身负绝世文才的王安石,却始终无法融入文人那个樽前月下,柳巷花街的圈子。

不逛青楼,不修边幅,不懂风流,抱着一盘菜吃到饱,守着一个人到终老,吃喝玩乐外加酒色,他一无所爱一无所求。这样一根木头,怎么接近怎么聊?

他是大宋第一怪人,抱着一盘菜吃到饱,守着一个人到终老

也正因此,王安石常被人诟病说性格孤僻、目中无人。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翻开他传世的诗词,会发现其中不乏知交好友的影子,而翻开史书,一桩桩一件件,更是可以轻易看到他平易近人,敦厚谦逊的一面。

十七八岁,是那些文人子弟们,还在吟赏风月、强赋愁词的年纪,他却放下了高高在上的世家身份,混迹于江宁的田间地里向农民伯伯虚心求教,学习耕种的技术。

他是大宋第一怪人,抱着一盘菜吃到饱,守着一个人到终老

庆历二年,王安石新科及第,进士第四名。历来登榜的学子们皆是争先恐后地抢做京官,而年纪轻轻、风光无限的他,却偏偏收敛了所有的少年意气,放弃在京任职的机会,心甘情愿地跑去地方埋头苦干。

十几年如一日,风尘仆仆,遍走千乡,不辞劳苦地调查、研究、治理。踏踏实实做小事,兢兢业业做小官。所任之处,皆是一派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实践的积累,岁月的沉淀,几经琢磨,数度求证,终于,一篇洋洋洒洒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向世人揭开了他默藏良久的雄心与抱负。

多年的奔波劳累,辛勤为政,细致谨慎,亲力亲为。他把一切繁华奢靡拒之门外,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自然不仅仅是为了做好一个地方小官。他所谋求的,是“矫世变俗”,是为生民立命,是那安民兴邦的家国大业。

他是大宋第一怪人,抱着一盘菜吃到饱,守着一个人到终老

而当雄心被阻碍,当抱负被忽视,他主动辞官回家,一如既往的风轻云淡,没有郁郁不得志的愤懑,也没有心血付东流的不满,只安心地做回一介小民。年复一年高官厚禄的征召,他皆作婉言谢绝。

“得其时而驾,不得其时而隐”,先贤圣人的为官之道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历史上,直到这个时候,王安石的形象在众人心中仍是光辉的,士大夫皆以不能与之相识为憾,朝堂重臣亦对其青睐有加。

直到神宗即位,君臣见解相应,一拍即合,皇帝当即拍板将治国重任托付,王安石则立马当仁不让出仕为相。这是他一展抱负的起点,也是千年骂名的开始。

他是大宋第一怪人,抱着一盘菜吃到饱,守着一个人到终老

他的变法,涉及诸多领域,全面而深刻,很多政策都具有超前的意义和价值。纵然因为时代条件所限没能充分了解社会状况,因为猪一样队友扛着红旗反红旗的阳奉阴违,而引发了诸多弊端,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大宋一向孱弱的国情,提高了财政及军事实力。

要说变法的一切方针策略都是正确的,说他完全是成功的,也许并不妥当。然而就此给他扣上了千年的“妖人”头衔,也未免太失偏颇。

国有危机,民有忧困,整天吟诗作对、哀叹悲慨就能改变现状?当然不能。有些人或是为求虚名,或是安于现状,或是畏惧雷池,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寄情于诗文发一通牢骚,转头又去寻花问柳,纸醉金迷。动动嘴皮子就能美名与浮华两得,多好。

他是大宋第一怪人,抱着一盘菜吃到饱,守着一个人到终老

毕竟发现问题简单,解决问题却很困难。往往都是发现的人多,解决的人少,因为不作为总有太多可以开脱的理由,可一旦做错,就是万丈深渊登临,没有回头路。

但王安石偏偏是个不走捷径的人,发现了问题就要死心眼地要去解决,打根基,做调研,提方案,做实践,归纳总结,每一步他都走的一丝不苟。他只是做了那个一心一意试图真正解决问题的人,只是真正履行了为人臣的义务,也履行了为官的职责。

他德行可嘉,品性高洁,他本应是普通的君子,却因为时代和社会的“怪异”,被讥为“怪人”。

他勤勉为学,颇有才华,他本应是普通的文人,却因为不屑于奢靡风气和阶层陋习,被批为“目中无人”。

他是大宋第一怪人,抱着一盘菜吃到饱,守着一个人到终老

他勤政爱民,敬业务实,他本应是普通的官员臣子,却因为触犯了固有官僚集团的利益,被安上一副青面獠牙的面具。

国乱则谋平乱政,

忧民乃计安民身。

梅开自可香飞雪,

何必诗书道与人。

不为悠闲度日,不为富贵平生,不为名扬后世。但为苍生谋福祉,但为君王守江山。身罢一抔黄土,何惧青史评说?

王安石,这位大宋第一怪人,怪有君子气度,怪有文人风骨,怪成臣子楷模。

怪如云里月,怪如雪中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