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設施草莓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技術

北方設施草莓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技術

王 娟

草莓 (Fragariaananassa Duch) 為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小漿果,營養豐富、果肉酸甜。由於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大,加之草莓易繁殖、便於管理且生長週期短,食用與觀賞價值較高,因此草莓不僅在國內設施栽培以及觀光采摘領域快速發展,而且已成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經濟作物 。但是,設施栽培雖然能夠實現草莓週年生產,卻也在一定程度上給草莓生產造成不利影響,特別是設施草莓病蟲害的危害較多,應加以重視。為此,探究設施草莓常見病蟲害的發生規律並全程實施綠色防控技術,能夠有效避免農藥殘留汙染,確保草莓品質安全。[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

1 設施草莓主要病害的發生規律

1. 1 白粉病

病原菌為子囊菌亞門羽衣草單囊殼菌。設施栽培條件下,溫度過高或過低、溼度大且空氣流通不佳、採光差,極易發生白粉病,特別是草莓幼苗發病後危害極大。病初,草莓葉片呈桶狀上卷,繼而葉片背面可見白色菌絲並向四周擴散出現連片白粉 (分生孢子); 該病害在草莓整個生長季節均可發生,不僅危害葉片、葉柄,而且會使花蕾、花瓣受害,導致授粉不良,幼果被菌絲包裹無法膨大致其枯萎; 果實受到白粉菌侵染後,其表面出現白色粉斑,繼而果實硬化、發育停止,嚴重降低草莓產量和品質。

1. 2 根腐病

該病害主要由疫黴菌屬、鐮刀菌屬、擬盤多毛孢菌屬、絲核菌屬等 20 多種病原菌複合侵染引發,是一種主要危害草莓莖部和根部的土傳毀滅性病害。在水澇、低溫凍害、乾旱高溫、土壤肥力差等栽培條件下均可降低草莓植株抗逆性而感染該病。根據該病為害草莓根部症狀,可分為紅中柱根腐病 (根外部呈黑褐色,內部中柱維管束呈褐紅色)、黑根腐病 (根系呈褐色或黑色)、白根腐病 (根部腐爛呈白色)、鞋帶冠根腐病 (根部呈鞋帶狀) 等類型。

1. 3 芽枯病

病原菌為立枯絲核菌,高溫、高溼、高肥的栽培條件下易發生本病,以危害草莓新生葉、新芽和花蕾為主,致使幼苗立枯。病初新生葉片尖端乾枯,繼而蔓延整個葉片,直至葉片乾枯呈黃色,花蕾、新芽染病時萎蔫、枯死,幼芽呈青枯狀、花苞呈黑褐色。

1. 4 炭疽病

病原菌分為草莓炭疽菌、尖孢炭疽菌和膠孢炭疽菌 3 種。該病多發於設施內高溫高溼環境下,幼苗染病後逐漸萎焉枯死; 葉片染病後可見黑褐色斑; 匍匐莖染病時可見梭形縊縮病斑呈棕褐色,導致植株生長不良; 果實染病後表面出現水漬狀斑點呈淡褐色,繼而發展為棕褐色或黑色圓形、硬化病斑,形成畸形果,使草莓產量和品質受到嚴重影響。

1. 5 灰黴病

病原菌主要是灰葡萄孢菌,是設施栽培中極易發生和流行的病害,可造成草莓減產達 20%~50%以上。該病能夠為害草莓葉柄、葉片、花器、果實等,以開花結果期的危害最為嚴重。雖然草莓受害部位不同,其症狀有所差異,但是基於高溼條件下的受害病部出現灰褐色或灰色黴層可作為本病典型的鑑別特徵。

2 設施草莓主要蟲害的發生規律

設施草莓主要蟲害生物包括薊馬、粉蝨、蚜蟲和紅蜘蛛以及地老虎、金針蟲和螻蛄等地下害蟲,給草莓生產造成較大的損失。如,薊馬近些年在遼寧省草莓設施栽培中的危害逐漸加重,可侵食草莓花絮導致果實發育不良,形成僵果、畸形果; 蚜蟲在草莓整個生育期均可為害,其具有較短的繁殖週期和較快的繁殖速度,能夠侵食草莓植株組織液,致使嫩芽和花器因水分和養分缺失而枯萎,嚴重時可導致整株死亡,且蚜蟲可分泌蜜乳、傳播病毒病; 二斑葉蟎吸食幼葉汁液,受害葉片失綠捲縮,受害果實畸形 ; 螻蛄以成蟲或若蟲越冬,春末夏初為嚴重危害期,不僅能夠將草莓幼根架空,致其難以紮根,也可咬斷草莓幼根、嫩莖,致使秧苗死亡。

3 設施草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3. 1 防控總則

依據設施草莓病蟲害為害特點,堅持以農業、物理和生物防治技術為主,輔以高效低毒的化學藥劑防治技術,制定科學有效的綜合防控措施,確保草莓品質安全。同時加強設施草莓病蟲害監測預警,對其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和防治技術進行系統化的掌握,從而切實把設施草莓病蟲害控制在發病初期,提高防控效率。

3. 2 農業防治技術

宜選用高產、早熟、抗病性強的優質草莓品種,可採用上年越冬的健壯苗繁育或組織培養的脫毒無病種苗; 視土壤肥力狀況施足底肥,通常施有機肥30000~ 45000kg/hm 2 ,同時增施石灰氮 600kg/hm 2 ,底肥施足後,採用辛硫磷、甲基託布津和百菌清等殺蟲劑、殺菌劑均勻噴灑於廂溝邊和肥料上,覆蓋塑料布結合太陽能高溫消毒處理,可殺死病原菌; 實行輪作制度,設施草莓生產本田最好是多年未栽培過草莓的地塊,前茬宜為油菜和豆科作物,不應同茄科類作物連作,避免灰黴病和土傳病害的發生; 草莓適宜採用寬窄行栽培模式,大行、小行分別為 80cm、40cm,深度為 20cm,株距 15~20cm,行距 25cm,定植後應及時澆定根水; 設施地草莓扣棚後,要注重棚內溫溼度管理、水肥管理,並及時去除匍匐莖和分櫱,確保主莖養分,促使草莓提早開花結果,同時要摘除老弱葉、花序和病蟲果,結合田間除草,人工捕殺地下害蟲; 確保棚內清潔,及時清理雜草和病殘葉進行集中掩埋處理,減少病蟲害發生。

3. 3 物理防治技術

棚室地面採用銀灰色地膜覆蓋或採用 40~60 目防蟲網可驅除蚜蟲等蟲害; 利用害蟲對顏色的趨性原理,採用黃板誘殺粉蝨、蚜蟲,藍板誘殺薊馬; 將家畜糞作為餌料厭氧發酵約 30d,棚室內挖 6~ 7 個長、寬、深分別為 30cm、30cm、20cm 規格的坑用於埋餌料,能夠誘殺地老虎和螻蛄等地下害蟲; 通過頻譜殺蟲燈能夠有效誘殺具有趨光性的害蟲,如棚內懸掛LED 水盆式殺蟲燈 (λ = 585nm),對於白粉蝨的防治效果顯著 。

3. 4 生物防治技術

棚室內掛設斜紋夜蛾性誘捕器,利用性誘劑防治斜紋夜蛾; 利用食蚜蠅、草蛉、七星瓢蟲等天敵減輕害蟲的危害,或在草莓開花結果期釋放一定數量的捕食蟎,對於紅蜘蛛等害蟲的防治效果顯著; 選用低毒的生物藥劑防治,如選用 2 億活孢子/g 木黴菌可溼性粉劑 500 倍液防治根腐病、枯萎病等土傳病害,選用0. 4%低聚糖素水劑 250~400 倍液、2%武夷菌素水劑200 倍液防治白粉病、灰黴病和炭疽病等。

3. 5 化學藥劑防治技術

保證選用的化學藥劑高效、低殘留和低毒,優先採用煙燻法。草莓採果期應謹慎用藥,注重交替用藥,採用具有較高安全性的藥劑,如水分散粒劑、懸浮劑等,降低藥害程度,草莓用藥後需經 14d 後方可採收上市。選用 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 600~800 倍液防治灰黴病,選用 80%代森錳鋅 800 倍液葉面噴施防治白粉病,選用 60%吡唑·代森聯水分散粒劑 1200倍液防治炭疽病,選用 25%嘧菌酯懸浮劑 2000 倍液灌根防治根腐病等土傳病害; 選用 22%氟啶蟲胺腈懸浮劑 3000 倍液、25%吡蚜酮懸浮劑 2000 ~ 2500 倍液防治蚜蟲、薊馬,選用 20%增效氰戊菊酯乳油 500~800 倍液防治紅蜘蛛,選用 0. 2%苦參鹼水劑 540 ~810mL/hm 2 灌根防治地老虎、螻蛄等地下害蟲 。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伴隨國內設施草莓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大,草莓病蟲害的發生與危害日益加劇,嚴重降低了草莓產量及品質,使農戶的種植效益大幅度減少。本文分析了北方設施草莓生產中的主要病害蟲的發生規律及其為害特點,並提出了綠色防控技術,即以農業防治技術為主,結合物理防治技術、生物防治技術,以增強草莓植株抗病蟲害的能力,同時輔以化學防治技術,做到科學用藥,避免農藥殘留汙染,從而確保設施草莓品質安全。


北方設施草莓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