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函谷關在哪裡,是為防止陝西進入河南的說法對嗎?

在沒有大型機械化的古代社會,處於洛陽與長安故道中間

的崤山至潼關段多在澗谷之中,深險如函,古稱函谷。《辭海》記載:函谷關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嶺,東臨絕澗,南依秦嶺,北瀕黃河,地勢險要,道路狹窄,素有“車不方軌,馬不併轡”之稱。《太平寰宇記》中對函谷關的表述為“其城北帶河,南依山,週迴五里餘四十步,高二丈”。從上面古書記載中我們可以知道,函谷關建在一條南北走向的河邊,這條澗河沖斷了從秦嶺山脈到黃河南岸這段內東西方向的道路(古代洛陽與長安之間的故道),特別是澗河西邊清一色的近百米高的崖壁,唯有的小道就是函谷關內的澗谷,是古代天然的防禦屏障。在此建關,東臨絕澗,易守難攻,是絕佳的防守之地,所以函谷關主要是防禦函谷關以東的勢力(河南及以東政權)向關內進攻的。

歷史上的函谷關在哪裡,是為防止陝西進入河南的說法對嗎?

關樓前的吊橋

戰國時期,秦、魏、燕、齊、韓、楚、趙七雄並立。因為秦國的勢力最強大,對東方六國構成嚴重威脅,成為東方六國的共同對手。於是以魏相國公孫衍為代表合縱六國抵抗強秦,以秦國張儀為代表的連橫是破壞六國間的合縱,以便孤立各國,各個擊破。公孫衍曾於公元前318年聯合魏、燕、韓、楚、趙五國攻秦,造成泰山壓頂之勢,使秦國內朝臣多數主張投降求和,然秦依函谷關天險,最終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秦依靠函谷關天險作用,在此關處數次擊敗強大自己數倍的敵人,最張統一六國,建立一統的華夏大國。

歷史上的函谷關在哪裡,是為防止陝西進入河南的說法對嗎?

函谷關關樓

自春秋戰國以來的兩千多年曆史中,函谷關歷經了七雄爭霸、楚漢相爭,李自成、黃巢農民起義、辛亥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是進入關中的重要通道,所以函谷關歷來都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這些在函谷關歷史上記載的數次大戰,均是關內政權抗擊關外政權的戰役,所以說函谷關是為防止關中及以西勢力東進的、潼關是防止河南及以東勢力進入關內的說法是不符合歷史上函谷關的主要作用的。那麼歷史上的函谷關坐落在哪裡呢,與現在位於河南省靈寶市王垛村的函谷關景區是在同一個地方嗎?

歷史上的函谷關在哪裡,是為防止陝西進入河南的說法對嗎?

在函谷關景區舉辦的國際賽事

歷史上的函谷關有三處:

1、漢關

依《後漢書·郡國志》所載:“谷城”瀍水出,有函谷關。谷城隸屬河南尹轄治,遺址大概在今河南洛陽市新安縣東500米。據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縣誌記載,漢室興起後,關中作為帝都,人們以自己是關中人為榮,而函谷關以東則稱關外。樓船將軍楊僕,原籍在函谷關以東的新安縣,別人說他是關外人,他很不高興,感覺沒面子,於是在公元前114年(漢元鼎三年)在今新安縣城東五百米處修起了一座雄偉的城關,當時人們稱它為漢函谷關。有了這座新關,楊僕也就成了關中人了。

歷史上的函谷關在哪裡,是為防止陝西進入河南的說法對嗎?

現在關樓即是漢關樓復建

2、秦關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所建的函谷關稱為秦關,遺址在今靈寶市北十五公里處的王垛村,現在函谷關景區所在地,國家4A級景區。依《後漢書·郡國志》所載:“弘農”故秦函谷關,燭水出。有枯樅山,有桃丘聚,故桃林。有務鄉。有曹陽亭。秦關地處“長安古道”,靠黃河南岸邊。因關在澗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古人王氏曰:自靈寶以西(今河南靈寶縣)、潼關以東,皆曰桃林,桃林曾經屬於潼關管轄,後又復歸函谷關。自崤山以西崤山,潼津以南,通稱函谷。

歷史上的函谷關在哪裡,是為防止陝西進入河南的說法對嗎?

函谷關景區內老子金像

3、魏關

遺址位於今天靈寶市東北二十公里處,距秦關約五公里。相傳曹操西討張魯、馬超時,為了方便快速轉運兵馬糧草,命令許褚在那裡開鑿隧道,築起關樓,距秦關不遠,故稱新關。抗日戰爭時城樓毀於兵火,遺址為三門峽水庫淹沒,現僅留古道和烽火臺遺址。

函谷關、潼關在古代均為有名的戰略要地,函谷關在古代的作用也主是關內政權防止河南以東政權進攻關內的,這也是它能發揮“一夫當關,萬夫莫關”天然依靠的底氣。如果讓函谷關防止關內進入河南及以東,則失去的天然屏障的依託,也就失去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關”的優勢。所以說函谷關主要是為防止陝西進入河南的說法是不符合歷史上上函谷關所發揮的作用的。現今的函谷關景區是在古秦關故道上建立起來的,發掘出的有相關遺物佐證,關樓是按照漢代關樓復建的,值得一看。

參考資料:

《史記》

《後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