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爷们,不喜欢北京菇凉

北京爷们,不喜欢北京菇凉

某男,30岁,北京人,从业于一家证券公司,他找女朋友的两条原则是:坚决不找本行业人;坚决不找北京人。

我问:不找本行业可以理解,不找北京人是什么鬼

他说:我认识的北京女孩大多生活在安逸之中,没有什么上进心,一般结婚之后再生完小孩,在家里呆两年就基本上和社会脱节了,不像外地女孩一样,很努力,总在不断地吸收新鲜知识。

怕是没见过几个北京女孩。

从心里学的角度来讲,这种观点属于社会认知偏差造成的个人偏见。

我认识的几个北京女孩都是在事业上和生活上很有追求的人。

虽然极度不赞成北京女孩偏于安逸的说法,但是我理解他说的:如果一个人总选择安逸,不去接受和挑战新的事物,Ta极有可能会变成一个无趣的人。

那些选择做家庭主妇的女孩子,一般情况下,她们的老公经济能力都很不错。这种经济能力如果建立在事业之上,男人们每天都会接触新的更有魅力的女性,一个长年呆在家中照顾小孩吃喝拉撒的女人,再怎么伟大,也逃不出被男人嫌弃的结局。

当然,不排除有好男人在,就是无论你如何变化,无论你增值还是减值,他都能忍受。但,遇到这样男人的概率值低,而且是被动的。

家庭主妇里边依然有把家庭打理得仅仅有条,还能持续学习的女人,前提是,你能在杂乱的家务中依然保持优雅和清醒。

如果有一天某个男人告诉我:你别工作了,我养你啊。

你问我,我信嚒?

我当然信,因为他在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他心里想的是当下容光焕发、青春活力的我,是他喜欢的我。

可是,男人们不大明白,如果一个女人长期在家里照顾小孩,洗洗刷刷,得不到理解,如果她无法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就容易变得脾气暴躁。而这种价值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所以,你养我的结局,就是把我们俩养成“相看两生厌”。

周六下午,我参加了toastmaster俱乐部和一个培训师俱乐部的联合会议,我发现参会成员中70%都是女性,这些人都有着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强烈意愿,当看着她们中的每一个人走上演讲台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作为女人的我都忍不住要喜欢她们。

我相信喜欢年轻是无论男人和女人都有的心理,年轻不仅代表着荷尔蒙和胶原蛋白,更重要的是年轻的心,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冒险的心,以及生龙活虎的精神状态。如果一个年轻的女孩子除了长得好看外,没有青春活力,没有阳光气息,你在她身上嗅不到任何年轻的气息,男人还愿意和她呆在一起麽?

康有为在《少年中国说》里提到“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唯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唯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为希望也,故进取。为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我相信,一个人如果保持生猛和活力,像一座蓄势待发的弓箭,或者喷薄欲出的火山,她或者他身上永远都会保有吸引人的魅力。

但地域偏见不能有,谁说北京姑娘没有上进心?!站出来我们聊聊。

北京爷们,不喜欢北京菇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