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職名也太樸素了,不過有點搞笑,建議收藏考孩子

古代官職名也太樸素了,不過有點搞笑,建議收藏考孩子

古代的官職種類繁雜,其中有些個咱們最熟悉的,比如將軍、宰相、駙馬,巡撫、太守等,不過這些只是古代官職體系的一小部分,絕大多數職位咱們連聽都沒聽過,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非主流的官職,聽完這些奇葩職位,保準讓你對祖先有個新的認識。


古代官職名也太樸素了,不過有點搞笑,建議收藏考孩子

高中語文文言文中常考校的官職名

第一,“太子洗馬”(陳情表中李密被委任為太子洗馬)。這個官職可不是給太子洗馬的,而且跟馬毛關係都沒有。這是輔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職。和太子太傅、太子師是一個概念。秦漢開始時就設立了這個官職,只是最開始寫的是太子“先馬”,但後人可能誤寫為“洗馬”,最終正史王朝統一將這個官職寫成“洗馬”於是就一直洗下去了,留下了千古懸念。

古代官職名也太樸素了,不過有點搞笑,建議收藏考孩子

第二,給事中唐宋三省為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其中,門下省的長官是侍中(與六部尚書同為正三品)、副官是門下侍郎(從三品,比正四品的六部侍郎高一點點),其下又有四名中層幹部,稱給事中(相應的,中書省有6名中層稱中書舍人),正五品,也比六部的中層從五品郎中略高。

在明代的時候,給事中的地位和現代官職就有了相似之處。明代廢除三省保留六部,六部尚書下面有吏、禮、兵、刑、戶、工六科,給事中就是掌管,相當於現在的科長。

古代官職名也太樸素了,不過有點搞笑,建議收藏考孩子

第三,“冏卿"。這個官職可不常出現,但是在描繪皇帝外出的材料中大多有它的身影。冏卿是太僕寺卿的別稱,主要職責是君王外出時負責駕車的前驅,也就是古代的司機小李,同時也負責傳達君王命令及接受群臣奏事。

別看是個司機其實權力可並不小,放在現代可能算上是一國首腦的保安隊隊長。要知道秦始皇的先祖可是給周天子駕車就獲得了封地。

意想不到的古代職員名

“牛人”。牛人現在我們通常用來稱呼在某一行業業務能力非常強的人,或者有別人難以做到的本領。但是在古代“牛人”和工作掛鉤,就是個養牛的。

以此類推:雞人(養雞或者報時)、豬人(養豬或者形容人骯髒),甚至糞人(處理排洩物的)也有。這樣的官職都是一個名詞後再跟一個“人”字。“凌人″就是負責採集和儲存冰塊的官。

古代官職名也太樸素了,不過有點搞笑,建議收藏考孩子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在《周禮》中是皰人,職責是認肉和切肉。而肉類中,獸肉類是由“獸人”來負責。但是獸人沒有資格釣魚,因此釣魚由“漁人”負責。但漁人也沒資格負責整個水產,凡是帶殼兒的都歸“鱉人″來管。然後做肉,地交給“烹人”,因為他是管理火候和烹煮的。有時肉吃不完,還得麻煩“臘人″出馬把肉製成臘肉,最後吃肉的時候總得配點喝的吧,於是“酒人”就負擔釀酒,飲料呢交給“漿人”來負責。

整套的採買和製作流程完畢後,古人對上不同的菜還有不同的官職負責,比如“籩人”主要負責乾肉和乾果。“醢hǎi人”負責豆類和肉醬。“醯xī人”負責所有用醋調味的食物。甚至就連蓋飯碗用的布,都有個叫“幕人”的官職負責。

舉報/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