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資格當姐姐嗎?

網上流傳的小學生眼中姐姐和阿姨的區別:姐姐看到喜歡的就一定會買;阿姨只有搞特價的時候一定會買——角度獨特,但顯然沒抓住精髓,還是年輕啊。


像我和身邊的姐妹們早就開始執行“不買年”計劃了——除必需品外,一概不買;不光不買,還不停檢視自我、大膽斷舍離,按這個標準,不就成奶奶了?


“姐姐”一詞,精髓其實在於“保養”。必須是大風大浪都經過了依然保養精良,儘管早已dead inside但就是能目測比你小十歲,讓你見了就想跪,一個大寫的服。


你再有錢,總不能見人就掏錢包;再有故事,總不能抓住一個人就談從前;但只要保養得膚白貌美、身材勻稱,一身麻袋片兒也能穿得氣度不凡,讓路人想回頭再看一眼。


臺上那麼多熟女,明裡暗裡拼的還不是誰資格最老、看起來卻最顯小?


保養得越好,說話才越有底氣和份量。

有人問俞飛鴻:社交圈子小找不到男朋友怎麼辦?

她反問:為什麼一定要找啊?


這話從俞飛鴻嘴裡說出來,你就信她是真心的,你才服;要是換成你家街道居委會里的某位同齡人,不就是赤裸裸的“吃不著葡萄才喊酸”?


差別在哪?還用我說?


想當“姐姐”,需要有“妹妹”的外表,“哥哥”的勇敢和“大叔”的智慧。


否則當你年滿四十(或三十五歲),天生的優勢全部消耗殆盡,最多也只能換來一句“阿姨”的尊稱——這還算客氣的,不客氣的版本就多了去了……


保養得當與否,除了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還與文化修養、審美品位、自律刻苦等軟實力息息相關。


為什麼對姐姐要求這麼高?這跟我們特定的文化、歷史、審美觀念變化全部正相關,是個龐大的社會學議題。如果你對“姐姐”感興趣,那你的興趣點即可作為一個很好的註解。


當姐姐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