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天龙苑

天堂镇因天堂寺而得名。五一刚刚过去,街上多了形形色色的游客,天堂镇似乎复活了,充满了生机,游客都是冲着千年古刹天堂寺来的。

其实还有一处不被游客熟悉的地方——天龙苑。天龙苑因一块神秘的奇石而修建。传说这块奇石就是大通河河神供奉给佛祖的“美玉聚宝盆”,此奇石石质为花岗岩,从河中当时的位置南侧看去形似一块乌龟背负一莲花状宝盆,盆内注水,酷似一巨型砚台;从西侧看去,似一卧牛;从北侧看,似一神龙守护着一朵莲花。其莲花状的凹槽内,有两颗圆形石头,人们称作“龙眼石”,这块奇石周围有两块与之匹配的石头拱卫,一块属于“靠背石”,另一块与其颈部非常吻合的凹槽,被称作“枕头石”,视之令人惊叹大自然的奇巧夺天工。

2012年8月,在天堂寺西北侧动工修建了占地28亩,以浓厚的藏文化和龙文化融为一体的园林型、生态型、休闲型、旅游型为一体的景观广场龙石公园——天龙苑。

它以盘龙奇石为主题,园内景观集汉传与藏传龙文化和聚财文化的龙壁玛尼筒大门、整体古式石雕桑炉、藏传八宝龙柱、九龙莲花财宝雕塑、音乐霓虹龙形喷泉湖、藏汉龙文化墙、十二生肖妙音天女墙、汉白玉桥、尊圣佛母塔、碑亭、龙形曲廊、水动力玛尼磨等建筑,种植龙柏、龙槐、龙爪榆、龙爪柳,铺设了龙形休闲石子路。

天龙苑离我的工作单位很近,每天清早或傍晚,我来到天龙苑中散步,一般都是从后门进来,逆时针绕着走一圈。

假如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颜色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绿色,夏天是紫色,秋天是金黄色,冬天是白色。

以天龙苑中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迎春花和杏花竞相开放的比赛。夏天是一座戏台,你方唱罢我登台,华锐民歌在这里绽放。秋天是叶子红于二月花的桦树林,冬天是寂静雪地里作画的野鸡。

天堂镇因为有了天龙苑,有了游客,更有了休闲生活。

来到天龙苑里的人很多,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一位模样长得俊俏的农村媳妇,约30来岁的样子,她是快手主播,粉丝有好几万,我也是其中一个。

她在天龙苑里变换着位置,架设好直播设备,便开始她的表演,她有时候唱歌,有时候跳舞,有时候就是与粉丝随意聊天,天龙苑成了她当网络主播的天然舞台,曾经以打工为生的她,如今有了不错的收入,美满的生活。

我还经常遇到一位老人,穿一身得体的西装,带着一顶鸭舌帽,一手拿着二胡,一手领着一个小孩,他们爷孙俩常常于午后三四点出现在天龙苑,这时的苑里很安静,很少有人。

在树荫下的石凳上落座,如诉如泣的二胡声便从他的指尖飘出,或长或短地拉弓,时而目视前方,时而身子随着旋律前后摇动,一旁的孩子也跟着咿咿呀呀地唱,老人沉醉在音乐的世界里,一晃一下午过去了,该回家吃饭了,一老一少离开了,第二天又准时到来。闲聊中得知他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在农村学校的三尺讲台上站了40多年,将青春和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如今退休了,该做最喜欢的事了,天龙苑便是这样一个理想的去处。

还有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他聋哑,不知道他来自附近的哪个村庄,高高的个子,结实的身板,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我见他时总见他挥舞着手中的大扫帚,将龙苑收拾得干净整齐。他是个不幸的人,但他也是幸福的人。天龙苑收留了他,不再让他寄人篱下,不再让他吹风淋雨,他以实际行动报答天龙苑。

饭后人们不约而同去天龙苑散步,在篮球场上必定能看到一群人在打篮球,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有好几位是身穿袈裟的僧人,他们健步如飞,运球自如,左右一闪,好像是一块跑动的红绸,赏心悦目。

天龙苑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因从附近的大通河里挖掘出来的奇石而建成,是小镇居民休闲的地方,给人们带来无限快乐。

我与天龙苑

天龙苑正门


我与天龙苑

盘龙奇石


我与天龙苑

天龙苑后门


我与天龙苑


我与天龙苑


我与天龙苑


我与天龙苑


我与天龙苑


我与天龙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