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進,你的家鄉話是這樣的嗎?

本文是維拉河谷高中時期的小論文,觀點淺薄,還望斧正

方言,為中國各地地方文化特色之一,同時也是廣博精深的漢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漢語方言種類繁多,浩如煙海。方言作為地方重要的人文地理特徵之一,對各地文化交流有著特殊的作用;每一聚落,無論鄉村與城市,只要有人類聚居的地方,為了最基本的溝通和交流,就會有語言,而方言,就是具有地方特徵的語言。聚落作為人類適應、利用自然的產物,是人類生產社會化的結晶。聚落的外部形態、組合類型無不深深打上了當地地理環境烙印,方言便是該“烙印”造成的突出產物。

對於中國方言,按地域差異區分,有南方語系及北方語系之分;這裡有必要一提的是,我們對於方言的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好懂與難懂,好聽與不好聽;因此,按照政治等因素區分,方言還有土語區和官話區;官話,顧名思義,就是曾經作為全國方言的主導,相當於“國語”或現代的普通話,當然,官話也就比較好懂,起碼,全國大部分人都能聽懂官話區的方言。土語區,即“方言”區,較為難懂。下面,我們就以湖北為例,就方言特徵及地域性特點做介紹。

附圖:湖北方言地圖(參考

湖北人進,你的家鄉話是這樣的嗎?

湖北方言地圖

湖北,位於洞庭湖以北,故稱湖北;古時為楚、鄂王封地,因而簡稱“鄂”。有“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說法。按照學術意義上劃分,湖北話應該屬於北方方言語系,且湖北大部屬於官話區——西南官話與江淮官話,又因湖北靠近四川,古有“川鄂之地”的說法,所以鄂中、西部方言與四川話相近,外地人特別是北方人通常難以辨別。比如,我在北京旅遊時,經常被老北京當作四川人。而鄂東南屬於贛語區,方言漸漸遠離川音,二者區別較大。

宜昌-荊州一帶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就有夷陵之戰、劉備借荊州的典故。因此,此地荊楚文化氣息最為濃厚。宜昌屬於西南官話區,方言接近川音,川味十足,荊州是湖北省中方言最接近武漢話的城市,漢腔較濃郁,但二者仍有區別:武漢話不拖泥帶水,而荊州方言較婉轉,少數詞語音韻與其略有不同,介於宜昌與武漢方言之間。因此,我認為此地帶方言最能作為湖北方言的代表,是外地人眼中正宗的湖北話。

鄂西北十堰、襄樊、老河口、隨州一帶也雖屬於西南官話區,但方言酷似河南話;鄂西恩施、巴東、利川一帶方言與川渝之音相仿;而鄂南廣大地區方言不受湘音影響,反而湘北嶽陽一帶的方言與湖北荊州一帶方言極為相近。

接下來我們說說鄂東南地區方言。

鄂東南是以黃石為中心的中小城市區,周圍有鄂州、黃岡、咸寧、孝感、大冶、陽新、浠水、英山、羅田等縣市,其中黃岡、黃石、孝感等屬於北方語系江淮官話區,咸寧、大冶、陽新等屬於南方語系贛方言區,我認為此地帶方言普遍缺乏鮮明的“湖北特色”。從地理與歷史上分析,其原因有三:

一、地處東南邊陲,遠離江漢平原上楚文化濃郁的荊楚之地。

二、位於丘陵之地,交通不便,導致方言差別大。

三、緊鄰皖贛,自古以來受外地方言影響較大。

黃石話:其方言相對於鄂東南其他縣市而言,稍微接近武漢話。關於黃石方言的形成,有必要提及黃石的歷史。黃石50年代初建市,屬於早期新興的重工業城市,外來支援建設的人員較多,因此,黃石市區方言能夠在鄂東南地區被廣為接納,有的讀者也許會問,深圳也是一座移民城市,它為什麼卻成了沒有方言的城市,而黃石卻不是呢?其實,黃石在建國初期建市,時值“一五”工業建設時期,主要發展的是冶金與機械工業,所以移民主要來自武漢及湖北周邊地區,且黃石屬於西南官話區,江淮官話區與贛語區的交匯點,其方言兼有西南官話與江淮官話的特點。而深圳是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建立的現代化城市,同時也是經濟特區,全國各地到深圳支援建設的精英不計其數,人們的方言差別大,沒有哪一種方言佔絕對優勢,因此,深圳成了以普通話為其主要地方語言的城市。

湖北人進,你的家鄉話是這樣的嗎?

表一:黃石方言部分詞彙發音與武漢方言及普通話對比


除了很多字詞發音與普通話有大相徑庭的差別外,黃石話與各地方言一樣,有許多獨特的方言詞彙,其中有許多同武漢話、大冶話相同,如“很――蠻”、“可憐――“造曳”等等。

浠水話:浠水縣位於長江北岸,為鄂東南著名的產米大縣。其下轄的散花鎮緊鄰黃石東部,僅一江之隔,黃

石人通常將其稱為“江北”。由於浠水與黃石之間無高山阻隔,水路交往頻繁,農產品貿易緊密,與黃石同屬於江淮官話區,因此,兩地人民能夠互懂方言。

湖北人進,你的家鄉話是這樣的嗎?

表二:黃石方言部分詞彙發音與浠水方言及普通話對比

除少數字詞和發音音調風格不同外,黃石話與浠水話基本相同。

大冶話:大冶位於黃石西南方,是著名的青銅之都、世界古礦遺址、青銅冶煉發源地。大冶市與黃石雖相距不遠,但其屬於南方語系贛方言區,與黃石話差別甚大,原因有二。

大冶與黃石有黃荊山脈相隔,改革開放前交通極為不便。

大冶為銅礦古都,歷史悠久,自古即有先民在此棲息繁衍,方言自成一體,難以被外地人所懂,大部分字詞無法用漢語拼音註釋出來。

下面僅列出極少大冶話詞彙發音。

湖北人進,你的家鄉話是這樣的嗎?

表三:大冶方言部分詞彙發音與黃石話及普通話對比

此表僅僅是大冶方言中的極少數,大冶轄區廣闊,下轄金牛、陳貴、羅橋、還地橋等鎮,方言各有差異,外地人通常是不能分辨其差別的。

好了,鄂東南方言我們就以黃石話、浠水話、大冶話這三種有代表性的方言來介紹,其他縣市暫不作研究。

說完了湖北大部分地區的方言,我們必須著重說說湖北省會——武漢的方言。

武漢,為華中第一重鎮,由武昌、漢陽、漢口三鎮組成,其中,漢口三國時期稱為“夏口”。武漢扼守長江與漢江的交匯處,毗鄰富饒的江漢平原,陸海空交通快捷便利,四通八達,有著“九省通衢”之盛名。武漢為華中經濟中心,人員物資交往頻繁。上個世紀30年代曾享有“東方芝加哥”的美稱。不得不提的是,武漢為三大火爐(武漢、南京、重慶)之首,其方言除了具有同天津,重慶等碼頭港口城市所共有的特點外,還有火辣暴躁,剛直,豪爽的特徵。

武漢屬於西南官話區,其方言以武昌,漢口的漢腔最為濃厚,漢話音韻與眾多北方方言一樣,雖同屬北方語系,仍同普通話有較大差別,不過在對漢字的發音吐字上,基本與漢語拼音相一致,但也有其獨特的一面。下面僅舉部分例子。

湖北人進,你的家鄉話是這樣的嗎?

表四.武漢話特點及部分詞彙發音與普通話對比

另外,武漢方言中還有許許多多獨特的詞彙,下面是部分特色詞彙表

湖北人進,你的家鄉話是這樣的嗎?

表五.武漢方言特色詞彙表

除此之外,語氣助詞也是一種方言區別於其他方言的標誌性因素,這裡我們暫不做研究。

以上就是湖北方言的簡要介紹。

方言代表了地方的文化,地域特色,是人們到任何一個陌生地區首先接觸到的人文風情,口語交流僅僅是方言的表現形式之一。

適當瞭解各地方言,有助於加深對祖國的語言文字與地方文化認識與理解,有助於啟發對漢語起源與演化的思考。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傳媒的日益廣泛與普及,各地方言正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泯滅;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非物質文化,方言,行將消亡!據報載,江蘇無錫能說一口純正的無錫話的居民僅在無錫總人口百分之十幾!方言的泛化與異變令人堪憂!

回顧我們周圍,可以明顯感覺故土之音遠不如前。許多稚嫩孩童還在咿呀學語就被家長一陣風地強行置於“幼兒英語”、“ABC從娃娃抓起”的枷鎖中,殊不知,對這些語言尚在形成的孩子們來說,過早接觸外語,暫且不說對自己的家鄉話有何影響,到最後連漢語普通話都不能熟練使用!這絕不是聳人聽聞!早在十幾二十年前就有人對“八零後”語言中出現的一些新詞頗感不適;現在,我們“九零後”流行的更加奇怪的語言遭到了“八零後”的猛烈抨擊;而現在,面對開口就是不標準普通話雜夾英文的“零零後”,我們該作何感想?我無法想象照這樣發展,幾十年後,繽紛多彩的方言會變成什麼樣子。

由此見得,湖北方言危矣,中國方言危矣!

作為湖北人,我們該怎樣拯救方言?我想,必須順應市場經濟的大潮,與時俱進,大膽創新。利用方言文化唱經濟戲,如拍攝方言電視劇,電視節目等,既弘揚了地方文化,又發展了地區經濟,這也不可不謂是一種舉兩得的措施。

總之,在大力推廣普通話與提倡學習英語的今天,我們更不能忽視了日益瀕危與泛化的方言。願方言作為燦爛的中華文化中一簇璀璨的寶石,長存於神州歷史長河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