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的祖先到底是帝高陽,還是祝融和鬻熊呢

楚人的祖先到底是帝高陽,還是祝融和鬻熊呢

1987年,湖北荊山發掘了一座古墓,墓主人是戰國時期中晚期的楚左尹邵,在他的隨葬的竹簡中記載墓主人奉祀的祖先的名字叫祝融。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他在自己《離騷》中第一句話:帝高陽之苗裔兮。說自己是“帝高陽”的後代。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認為,楚人的祖先是祝融。還有不少的楚人則認為“鬻熊”是自己的祖先。

那麼對於楚人祖先認知的這些說法矛盾嗎?那麼楚人的祖先到底是誰呢?接下來,我們來聊一聊楚國祖先到底是誰?楚國的發展史又是什麼樣的?

《史記.楚世家》中記載: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

楚人的祖先到底是帝高陽,還是祝融和鬻熊呢

楚人的祖先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送華夏始祖炎帝黃帝說起吧。炎帝當年被皇帝打敗後,黃帝把炎帝的文明一起接管了過來,就有了我們後面的這些炎黃子孫。黃帝有一個孫子叫:帝高陽,這個人就是屈原跟《史記.楚世家》裡記載的那個帝顓頊高陽。後來帝高陽有了一個重孫叫祝融,後人也有人叫他:重黎。其實不矛盾,祝融是他的官名。後世尊稱他為:火神,水火之神。到了他這裡的時候,他的後代被分成了八支,歷史上成為:祝融八姓。這八姓再後來的不斷遷徙與戰亂中,大多都解體失散了。唯有“羋姓”這一支保存下來了。

楚人的祖先到底是帝高陽,還是祝融和鬻熊呢

圖片來自網絡

《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文王時“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興甲大夫之徒皆往歸之”

他們這一支在商代逐漸的向南遷徙,遷到了丹水與淅水匯合的地方,他們部落的首領鬻熊,被尊稱為:鬻子,因為商紂王荒淫殘暴,便投靠日益強大的周朝,因為鬻熊曾經在商紂王那裡營救過被囚困的姬昌,所以年邁的鬻熊得到了周族首領姬昌(周文王)的賞識,視為老師,用於謀臣。後來鬻熊的兒子:鬻麗後來繼續帶領部族南遷,到了湖北西北部的荊山與睢山附近。

到了周成王的時候,鬻麗的孫子鬻繹得到了周成王的分封,冊封為子爵,正式定居於丹陽。周朝正式承認鬻繹對“楚蠻之地”的統治權,從此開始建立諸侯國。這時,才有了“楚”這個國名和族名。楚國也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後來也有人把這裡稱為“荊”、“荊楚”,其實荊與楚是一國二名。楚是周王室的異族諸侯,但並沒有得到別的什麼賞賜,僅“封於楚”。從此,楚人開始了幾代人的艱苦創業的歷程。從首領鬻繹帶領族人篳路藍縷創基業,到楚莊王的三年不鳴到問鼎中原,再到後來的楚宣王跟楚威王的“宣威盛世”,再到楚懷王的楚國由盛轉衰,直到楚襄王的走向滅亡。楚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很深的文化記憶,成為湖北最獨特的而地方文化。

楚人的祖先到底是帝高陽,還是祝融和鬻熊呢

圖片來自網絡

看了上面這一段,就能清楚的看到了楚人的祖先是誰。所以無論對於屈原認為的自己是帝高陽的後代,還是後來楚人認為自己是祝融、鬻熊的後代,其實都不矛盾,只是大家認定的祖先所處的時代遠近、環境的不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