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原创 关注武汉的 一个包子的梦想 3天前

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餐饮行业正在遭遇四十年来最大的危机。


餐饮业,无疑是疫情后遗症中,最难也最迟恢复的行业。


4月8日,武汉全面重启。


寂静的街道有了人流,马路上的车开始拥堵,热干面、小龙虾、奶茶等率先复苏,大街小巷的烟火气出现啦。


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视频来源于湖北日报


意料之中的,在停摆两个多月后,武汉餐饮业出现了集体塌陷。


随之而来的,是最长的灾区消费信心重建恢复期。


中国烹饪协会调研报告显示,今年春节期间餐饮业由于疫情损失惨重,全国79.3%餐企选择了用“完全停业”寻求止损,78%餐饮企业营收损失达100%。


恒大研究院数据显示:仅春节七天,餐饮行业零售额损失已达5000亿元。


其中处于疫情风暴眼的武汉餐饮企业,损失惨重。据统计仅55万桌年夜饭,一天就损失10亿元营业收入。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餐饮从业者约有50万,背后波及人口超百万。


疫情何时结束?寒冬要持续多久?能坚持到那一天吗?这些残酷的问题,仍然每天在敲击着武汉餐饮人的心。


在这个交织重启喜悦和复工艰难的4月,我们找到了3个武汉餐饮的样本,力求反映这个行业的现状,并预知它可以预测的前景。


01

东一味餐饮:

为抗疫援助近10000碗面

春节期间零营收,团购和外卖难自救


1月19日傍晚,武汉餐饮企业东一味正好在举办年会,老板孙炼收到了协和店店长汇报,不久协和店店长又接到电话,说地铁通知马上去店里将东西拖走,封街后就不能进去了。


孙炼突然联想到了当时还不知名称的肺炎,“我怀疑是因为进入了爆发期,为了防止传染,因而封街。”于是,他让三名管理人员带着三名员工,饭也没吃就赶往东一味协和店,将冰箱里库存原料拖往其他店进行存放。


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孙炼是地道的武汉人,从事餐饮行业20年。


2014年底,从传统中餐转型做了快餐和小吃,创立了东一味品牌,主打牛肉粉和红豆沙,之后又接连成立小汤蒸鲜和石教授品牌,共九家店,员工130余人,“我们就是武汉众多牛肉粉店中,普通的一家。”


因为经历过2003年非典,他对疫情尤为关注。从有传言“疑似非典”开始,就要求全体员工从塑料口罩改戴医用一次性口罩。在即便五家店位于高风险区的情况下,因当初防护到位,无一例员工感染。


根据当时的疫情传播地域和数据,孙炼判断“要做好停业3个月的准备了”。


“20日就停止了进货,21日八店销售额只有不到平常的五分之一,营收降幅达81.25%。

”当晚孙炼决定关闭所有店面。


“所以我幸运地躲过了封城这一劫,绝大部份员工全部顺利返乡,如果我反应慢一点,或者贪心那一点销售额,后果就非常严重了。”孙炼庆幸地说,因为80%的员工是外地人,如果被困在了武汉,吃和安全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对于少数几个滞留武汉的员工,孙炼还组织了专人给他们送粮油和菜。


“往年三十放假,正月初六开业,会有一个销售高峰,通常是平常销售额的150%。而今年,什么也不用想了,只想着怎么能活下去 。实在不行,可能会关停两三家店。”孙炼透露,封城期间,大多员工很焦虑,身在外地的员工不停地问什么时候可以上班复工,在武汉的,除了担心个人的人身安全,还在努力让企业脱困,“有好几个管理者主动提出疫情期间停薪,还有人提出降薪”。


封城后不久,孙炼和在汉员工还开始为医护人员免费送早餐。


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1月30日,东一味石桥店店长小瞿告诉孙炼,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一个朋友问她“医院三餐供应有困难,能不能送早餐,每天早上八点送100份”,孙炼毫不犹豫答应了。


考虑到安全风险问题,第二天孙炼和6名在汉员工讨论后,成立了“东一味抗疫志愿者”小队。


从2月3日开始,给包括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亚心医院等三家医院的医护人员送早餐。3月11日,又发起了“给武汉市中心医院送温暖早餐”活动。


“前二十天,几乎每天200份热干面、牛肉面。”3月30日,武汉逐步放开复工,曾吃过免费早餐的医护人员开始上门过早,“都给钱,我不收,他们就通过网上直接支付。所以从31日开始,送出的早餐一下子降到每天几十份,“但我还是坚持送到4月7号,累计为援鄂医疗队送出牛肉面、热干面5153碗。”


另外,在2月22日至3月26日,孙炼和员工更是跑遍武汉三镇,为9个省、直辖市、自治州共17支医疗队、21个驻地援鄂医护人员免费送食物,加上本地医院,累计送出9541碗!


当时有记者问孙炼“为什么要做这个公益,难道不怕吗?”他回答的是:我不想让420开头的身份证被歧视。


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图源大众点评


“身为一个武汉人,此时不为家乡做点什么,真的对不起自己的家乡。”

在爱和感恩包裹的生命面前,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有医护人员说‘我们被人嫌弃了’,他们不需要口号和悲情,要的是尊重与欢乐。一碗热干面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几块钱,但在那个时候能让他们放松心情,愉快上战场,那我送餐的目的就达到了。”


每天三点多起床,四点多到店开始生产制作,七点左右将早餐送到医疗队住地。有时为了让上早班的医护人员吃上早饭,六点半要送到,六点就要出发送餐。


“最远的一次是送到吴家山九支沟外的华美达酒店,而且早上六点半要送到。”孙炼说,这段时间和医护人员的面对面接触,不管是医疗队还是本地医院的,几乎都和他成了朋友。很多援鄂医疗队叫来当地媒体采访孙炼,甚至有些医护还去大众点评里留言五星好评。


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但公益的热闹总是短暂的,终究我还是要回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中来。”


目前,东一味仅石桥店一家店正式复工。其余8家因在商圈和地铁,短时间内还未有复工开业的迹象。


三月下旬,孙炼也尝试着做了团购,但行动晚了一点,效果一般,“其实我身边很多做团购的都不行”。


为了保证安全,只能做外带和外卖,且只能做无接触点餐。很多老人来进餐,因为不会使用手机,孙炼还要耐心地教他们用。“有些老年机无法进行手机点餐,只能看着他们流失,有的老人实在可怜,也就送一碗他们吃,先记账。”


无接触点餐也给孙炼增加了成本和费用,一是开发成本,二是专人发餐的人工成本,“堂食一天不放开,餐饮就一天看不到希望。”


前两天,孙炼和甲方沟通了降租问题,对方很谨慎,“他们问我“5.1可以开业了吧”,提出的希望开业的时间点让孙炼担忧,“这说明他们对餐饮开业后的情况也极度没信心。”


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除了营收问题,孙炼现在最怕的是资本趁机收购“貌似不良实则廉价的优质资源”。


一个在深圳做私募的朋友告诉他“已经有人在动心思了”,“这才是湖北和武汉餐饮企业在下阶段面临的真正危机,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昨天下午,孙炼在公司微信群里发布了《给东一味全体同事的一封信》,里面提到,从四月份起,除已复工的石桥店,东一味全面停工停产停薪。

“我能最大限度做好的就是这样了,其实员工都知道,很多餐饮企业连一个月的生活费都没发,所以基本上都能理解。”

“不过我相信我能敖过去的,我会想办法自救。”孙炼很坚定地说。


02

元银甲:

预计餐饮业9月恢复正常

发挥强项自救,社区团购值得一试


因为外卖无法自救,武汉本土甲鱼品牌元银甲开始尝试做团餐和利用社区团长团购。


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老板杨元银和武汉知名评书人何祚欢老先生


临近春节的前两天,很多客人提前在元银甲预定了年夜饭。


据老板杨元银介绍,1月21日至23日,元银甲均被预定满座,结果21日晚上就接到了很多退订的消息,第二天几乎全退,“只有一两桌,当天下午,我就通知所有店关店放假了。”


杨元银,42岁,从1992年至今,从事餐饮行业28年,是中国烹饪大师,国家高级烹饪技师,在武汉拥有4家门店,但疫情后到现在只有一家复了工。


“生意就不谈了,太差了,一直到2月22日,我接到了一个单子,因为社区和公司的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要求为他们供应盒饭。”


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3月初,甲鱼和牛蛙被列入《水产养殖名录》,获得了“合法地位”,对于杨元银来说,无疑是“危中的机遇”,他觉得疫情过后是扩大品牌规模的好机会,但提前先要渡过眼下的危机。


“怎么生存下去?尽力压缩开支。比如自己当厨师,一天收入千元不等,起码可以保证一到两个店的房租。”


他认为,此时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强项发挥出来,把企业的漏洞找出来并堵住,通过压缩成本,找到新的有效的模式去自救才是硬道理。


“比如和社区团长合作,采取社区团购,可以最大化降低成本,最快找到最精准的客户消费。”杨元银说,社区团购抽佣比较低,相对外卖而言更划算。


3月底,他申请到了为防疫单位做团餐的资格,一边为防疫人员做配餐,一边积极开拓散客外卖预定。他表示,做团餐也是想为武汉防疫出一份力,基本不赚钱,每天上午做完固定的100多份配餐,下午他才可以做散客预定的外卖。


“发动每个店长主动找熟客,挨个打电话问客人是否有需求。以前我们没干过这个,但现在为了自救,必须拼了。”在接受公众号“红餐网”采访时,杨元银介绍,虽然每天做的单量不多,只有几十单,但好在客单价高,基本在200元左右,高的甚至1000多元一单,营收也就还勉强过得去。


目前元银甲只有1家门店恢复了营业,但也仅仅是团餐和线上外卖。


在他的餐饮朋友圈里,有人因为堂食无法恢复,以前一天营收三四万的,现在只有几百元的收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要到9月才会完全恢复正常。随着武汉市外卖越来越多,更大的瓶颈也随之而来。”


员工都在盼望复工,但杨元银只能选择谨慎复工,“剩下的店,或许要等到允许堂食经营再开。”


03

良才美食城:

刚创业就损失近20万元

用外卖、团购、卖菜拼命自救


“丢掉的食材估计2万左右,团年饭和春节酒席损失差不多4万,外加房租和物业一个月4万左右,人工成本2.5万左右,疫情到现在店铺损近二十万。”


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丁良才一家人


丁良才今年31岁,湖北汉川人,是武汉东西湖区一家名为“良才美食城”的餐饮个体户。去年11月,为了多陪伴渐渐长大的女儿,老婆从供职的上市公司辞职,两人拿出所有积蓄和向朋友借的钱、银行贷款等,一共80多万,一起开了一家美食城。


精装修店铺,囤食材,怀壮志,想着大干一场,然而两个月不到就被疫情破了冷水。


“碰上了疫情,再找不到出路,就要凉了。”


良才美食城分为上下两层,二楼丁良才和妻子自营做中晚餐。一楼分成了8个档口,已经出租3个做早餐,自己经营了2个,还剩3个闲置。


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春节准备不回老家的,承接了几十桌团年饭和酒席,想着应该能赚一笔。”


但从新闻的一些报告上感觉到武汉的疫情可能会越来越重,封城的前一天,丁良才无奈地让员工提前放了假,取消了客户订单,清理掉冰箱里储存的食材,回了老家。


停业两三个月无一收入,对于一个刚刚开业的个体经营户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但是将心比心之下,丁良才也只收取了出租档口的部分租金。“现在疫情不明朗,还不清楚他们会不会继续搞,如果继续做,我会适当减免房租,大家都不容易,他们也有家庭需要照顾。”


“希望都能熬过去,等到餐饮业的春天吧!”

三月底一家人回到武汉,在硚口政府申请到了餐饮配送企业的复工审批单,从4月1日开始,良才美食城走上了“疫情下的自救之路。”


最开始尝试了外卖,相继在美团和饿了么上推出了低价菜品和优惠。


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这个截图是4月1日复工后的外卖销量,截止到今天,一共28单,自己还刷了4单。”


外卖收入甚微,丁良才又开始针对二楼的油闷大虾做起了小范围的团购接龙服务,微信小程序发起接龙,3斤大青虾159元,成本价售卖以维持店铺运营。


“当时只有14人参与接龙,包括我和我老婆在内,另外12人中有7人为小区关系好的朋友台庄,3人为老顾客,2人为新顾客。”


团购接龙突破了0订单的尴尬局面,好评反馈也为良才美食城打响了第一块招牌。


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近期随着一楼档口的开业,丁良才用一样的方式来团购接龙馄饨(7元/份),但效果不太好。


为了寻找新的突破点,现在他正在和一个接龙团购的团长商洽合作,团长销售,他负责制作成品和配送。


除了成品的外卖和社群团购,丁良才还卖起了菜,“从白沙洲直接买回来新鲜蔬菜,一部分用来做餐饮订单,剩下的用来卖,保证食材的新鲜,也成为了一部分来源。”


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付出了太多努力,进行了太多尝试,但是在疫情的大环境下,收益并没有和付出成正比。


“正常情况下,一天的营业额有5-6K,但是疫情期间加上卖菜一天也就1K左右。”


谈及武汉餐饮行业的求救函,丁老板感叹:“我觉得这次武汉市中小企业的自救函说出了我们的心声,蛮好的。”但像他一样没有知名度、公司组织和企业资信,不能进行银行融资的底层餐饮个体户,对是否能够申请各方援助度过店铺的寒冬期还是未知。


“个体户的来源基本上就是靠生意经营,现在生意不景气,房贷、车贷、小孩上学费用、信用卡还款等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身边这样破产的人还是蛮多的。”


丁良才希望能得到政府的扶持,如给指定企业送餐,也希望能多接点外卖订单,“这样美食城就能存活下来了,员工也不至于再找工作,今年实在是太难了,我们现阶段不追求利润,只希望能存活下来。”


暂时的亏钱,还能够勉励坚持,但是,要亏损的多了,就只有“关门”了。


04

武汉餐饮业的艰难自救之路


4月3日,一封《武汉中小微餐饮企业求救函》在网上流传,称因受疫情影响,武汉餐饮企业“损失尤为惨重,承受了前所未有、全国之最的巨大损失和长尾影响”


即使复工,餐饮业尤其是中小微餐企较其他产业的复产,将遭遇巨大的阻力,因此集体呼吁政府救市,给予必要援助。


他们提出了减免房租、协助贷款、补贴员工、向市民发定向消费券4项“求生诉求”。


关店、外卖、团购……3个武汉餐饮店自救样本!


对此,孙炼和杨元银都表示,向政府求救固然是一件积极解决自身问题的方式,但积极自救才是餐饮企业符合市场发展必须要落地的。


杨元银认为:“现在的情况是,所有行业和企业都困难,政府也困难,如果每个行业都去哭一哭,社会不就乱了吗?”


“目前有一些全国通用的政策,但落到我们小微餐企身上,基本就是一纸空文。毕竟甲方也要活。”对于湖北餐饮行业遭遇的困境,孙炼觉得,靠人不如靠已,只有自救才有生路。


不管是“求生诉求”,还是孙炼、杨元银、丁良才的花式自救,他们的背后是餐饮人面对疫情巨大冲击的无奈。


在这两个多月中,孙炼经常和同行交流,听到最多的就是工资怎么办?店还要不要做下去?“一个朋友年前在凯德开了一家店,不到一个月就遇到疫情,现在虽然勉强开业了,基本零营收,幸亏还有两个烧烤店托底,但再有一两个月,肯定只有关门一条路。”


在联系采访时,醉得意餐饮的秦先生透露,70多家店中目前只恢复了30多家店的线上外卖,但商圈店仍旧没办法运营,“预计会关掉一些店,现在大面积复工,可堂食恢复不了,还在想办法安置员工。”秦先生说,现在店里事情多,老板因为不想分心,婉拒了采访。


李阳2019年在武汉某商场开了一家茶饮店,因为亏损太大,自救又没有门路,无奈关店,“前几天和物业沟通房租减免,对方说只给免2月份的,现在已经在卖设备了,4万买的咖啡机,卖5000元出。”


本号小编家门口的老村长,过去生意一直很好。这几天在小区附近摆摊卖成品菜,店主亲自出马热情叫卖,虽然一份价格好几十元,但还是忍不住出手了,“没办法就是比家里做的好吃!”


一个做餐饮服务的朋友,过去在新世界大楼办公,现在因为租金问题不得不换到一个孵化器,“餐饮业大片倒闭,我也受到了影响”。


尽管在这种影响下,也有一些利好消息。


据支付宝和网商银行的数据显示,武汉小店复工率,4月第一周环比提升了23%,其中贷款小店复工率比不贷款高26%,贷款小店营业额也上涨了,环比提升了33%。


重启的这一天,网商银行为武汉全市36万家小店提供一个月免息贷款,总体资金为百亿规模。


05

2000万元消费券能否复苏餐饮业?


武汉餐饮业协会最近宣布,将通过创建无疫情餐饮企业、放心餐厅和未来餐饮等多种方式,加快武汉餐饮业的复苏。


4月12日,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等七部门出台《关于应对疫情影响积极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的意见》,对个体工商户实施税费减免、延期还贷等支持,受疫情影响流动性困难的,还可获专项纾困资金帮扶。


13日,湖北日报称,“武汉拟适时推出消费券”,以刺激市民消费。


今天,武汉发放了首期2000万元消费券。拟参加活动的包括中百仓储、武商量贩等商户的270余家门店,中百罗森、良品铺子等商户的3000余家门店,武汉广场、世贸广场等知名百货商圈。


这无疑是一剂刺激消费的强心针。但社区“非必要不外出”的防控管制,以及市民长期宅家自创美食习惯的养成,和在抗疫下的高企成本,都让一些业内人士谨慎乐观。


武汉餐饮整体向何处去,堂食何时恢复,谁都不敢妄下断言。有人大胆猜想,美团这样的外卖巨头、良品铺子这样的零食大王以及一些生鲜巨头,与餐饮属于近亲或者上下游关系的行业,或可下场抄底也未可知。


疫情也是一次洗牌,家底厚实、经营模式灵活先进、转型快、创始人意志坚定资源强大的,还是可以活下来,反之则会默默消失在疫后。


任何时候,丛林法则不会改变,但凡熬过这个艰难时期的,都是打不死的小强。


但无论如何,重启后的武汉还是那个武汉,1400万人口的吃饭需求就摆在那里,这是武汉餐饮业不变、不倒的靠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