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000吨牛肉,一大半被上海人吃了……

每月1000吨牛肉,一大半被上海人吃了……

前几天,天谱乐食的市场部人员紧急赶到南京处理一起投诉事件。据说,有消费者投诉买到的牛排颜色偏暗,怀疑肉有问题。天谱乐食的市场部人员明知道肉色偏暗是因为真空包装阻隔了肉与氧气的接触导致的,并不是质量问题,但为了更好地向电商平台传递一些常识性问题,他们还是选择“跑一趟”。事实上,在疫情发生前这种情况几乎从未发生,因为天谱乐食的主要客户群是高级西餐厅。但疫情发生后,餐厅一夜间遭遇寒冬,作为餐厅供货商的天谱乐食第一时间调整策略,转向零售。如今,零售营业额占比已达到了70%,一场危机变成了新的市场机遇。

每月1000吨牛肉,一大半被上海人吃了……

转型后的天谱乐食将目标瞄准零售市场

01

紧急采购价值800万设备

进入4月,电商平台盒马生鲜在部分城市做起了“牛排节”,最高潮出现在4月17日。当天,西安君悦酒店的大厨进行了长达2小时的直播,传授挑选牛排、煎制牛排的秘诀。而直播所用的这些牛排就来自天谱乐食。

每月1000吨牛肉,一大半被上海人吃了……

酒店大厨直播煎牛排

对于这家在牛肉领域耕耘20多年的企业来说,“玩直播”还是头一次。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林思伟常常回想起仅仅2个多月之前,他们从未想过自己公司也有涉足直播领域的一天。不过,看完整场直播的林思伟发现这种方式真的挺有趣,如今,公司市场部正在进行复盘,并计划在更多平台上尝试直播。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天谱乐食这个品牌远没有爱森、光明等有名,原因就在于,天谱乐食以往很少与消费者直接发生关系,他们的客户群体是高级西餐厅。“逼”着天谱乐食转型的“幕后推手”则是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每月1000吨牛肉,一大半被上海人吃了……

天谱乐食有巨大的加工厂房

“疫情前,我们营业额的60%以上来自餐厅客户,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零售仅占30%不到。而今天,我们70%的营业额来自于零售。”林思伟回忆起1月中旬的那几天,与天谱乐食合作多年的餐厅接二连三关门,“想到库房里成吨的牛肉,我们一时间感到前所未有的紧张。”

转型,势在必行,却很难一蹴而就。

尽管林思伟很快想到了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消化存量,但却发现原本供应给高级西餐厅的牛肉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有些贵,不太适合家庭日常食用。这也意味着,想要打开电商渠道,还需要采购适合普通家庭日常消费的牛肉。

很快,新货源到位,而紧急采购的价值800万元的切肉设备也陆续到货。林思伟构思的转型拼图还缺少最后一块:流水线工人。因为过年,50%的一线员工回家了,天谱乐食的转型之路只能在缺少一半人的情况下勉强启动。

每月1000吨牛肉,一大半被上海人吃了……

原切牛排就是这样诞生的

02

空运费用上涨4倍

尽管天谱乐食因为转型及时,平稳度过了疫情初期的危机,但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天谱乐食的牛肉货源地澳大利亚也陷入危机。虽说供应商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生产基地的安全,但运费却无法避免地飙升。“由于航班大量减少,空运费用上涨了4倍,航运相对好些,但也上涨了30%。”

实际上,物流危机并不仅仅只体现在费用上涨方面。2月份的时候,上海港口因疫情防控需要严格控制流量,不少集装箱货运船抵达港口后无法及时卸货。天谱乐食的牛肉也遭遇了“流浪风波”。据林思伟回忆,当时他们接到船方的通知,因为无法及时卸货,货运船只能继续开往下一站香港,并将货物卸到了当地码头。“这还算好的,有时候实在无法卸货,集装箱就只能跟着货船返回始发点……”

后来,为了尽量避免货物被“遣返”,公司管理层决定在宁波港也设立一个到港取货点位。不过为了使这个点位顺利运转,公司不得不在当地招募了一批通关、转运人员,额外又增加了不少人工费用。

前期积压的牛肉无法消化,采购设备又花了近千万,新采购来的牛肉需要支付货款,还有不断上涨的转运费用……各种支出让公司管理层头疼不已。几位股东和高管一合计,纷纷拿出自己的钱应急。几天之内,1900万元注入现金流,天谱乐食终于再次转危为安。

03

成盒马冰鲜类最大供应商

3月底,回家过年又因为疫情影响没法按时返回的一线员工,在经过隔离后陆续回到岗位。与此同时,20多个新招的流水线工人充实到“战队”中。总计120人的一线员工配置让林思伟“进军零售市场”的计划终于可以开足马力了。

如今,200万份的月产量相比人手不足的2月份几乎翻了一番。

另一方面,电商市场的开拓也取得阶段性胜利。京东、盒马、大润发等平台陆续上线天谱乐食的产品。更令林思伟感到高兴的是,天谱乐食已一跃成为盒马冰鲜类产品的最大供应商。“我们目前冰鲜的日常量在3万份左右,供应给盒马的冰鲜类产品数量是去年同期的4倍。”

不过,越是深入电商平台,新问题也越是层出不穷。

“一般来说,西餐厅的大厨对牛排非常熟悉,他们是专家。但普通消费者则不同,不少人刚刚接触牛排,所以他们就会问出很多我们觉得非常外行的话。”林思伟笑着谈起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情,“南京的电商平台要求我们回复一起消费者投诉,他们说我们的牛排颜色偏暗,怀疑质量有问题。”

每月1000吨牛肉,一大半被上海人吃了……

真空包装会使得牛肉颜色看起来偏暗

每月1000吨牛肉,一大半被上海人吃了……

牛肉与空气接触后颜色就会逐渐变红

原来,天谱乐食生产的冰鲜肉采用真空包装,包装袋隔绝了外界的空气,牛肉中的血因为缺氧而偏暗,这种情况对于经常处理牛排的大厨来说司空见惯,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就可能“发出差评”。

因为这起投诉,一位天谱乐食的市场部员工特意赶去南京与电商平台进行沟通,并顺带着将更多牛排小常识告知电商平台,以确保他们未来可以顺利应对消费者的各种质疑。

对于深耕牛肉领域20多年的林思伟来说,遇到这种情况犹如“老革命碰到新问题”,但他要带领团队闯出一条新路,因此不得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04

年营业额力争突破10亿

如今,每个月都会有约50个集装箱通过空运或海运的方式,将新鲜的牛肉源源不断地运到天谱乐食的加工厂,总重量达到了1000吨,其中有70%进入了各大电商平台。根据天谱乐食最重要的电商客户盒马生鲜的统计数据,购买天谱乐食牛肉的消费者有60%以上位于上海。林思伟笑称“上海人是消费天谱乐食的主力军”。

每月1000吨牛肉,一大半被上海人吃了……每月1000吨牛肉,一大半被上海人吃了……

据说上海人是牛排消费主力军

牛排是家庭餐桌上的常客

再过几天,第二季度的第一个月就将过去。截至目前,公司的经营数据已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这也意味着,公司4月份的经营业绩非常漂亮,除了完成本月指标外,还填补了2、3月份的缺口。

林思伟对今年的业绩很有信心。去年,公司的营业额为8亿元,其中60%以上来自于高级西餐厅。而今年,直面消费者的电商平台对于公司来说就像是新的蓝海,重要的业绩增长空间就将在此产生。而且,公司的统计报表还“报告”了一个好消息:餐厅正逐步走出阴霾。4月份,天谱乐食给餐厅的供货量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30%,相比2月份的零供货量进步显著。如果说以前的天谱乐食是单腿跳跃前进,那么现在的天谱乐食就有了两条腿,行走速度定会大大超越以往。

每月1000吨牛肉,一大半被上海人吃了……
每月1000吨牛肉,一大半被上海人吃了……

除了牛排,天谱乐食还生产各种牛肉制品

不仅如此,政府层面的扶持政策也纷至沓来。林思伟前几天参加了浦江镇企业服务中心和镇商会举行的银行见面会,了解了不少银行围绕此次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专门向企业推出的信用贷,还与部分银行建立了联系。下一阶段,他和管理层将仔细研究这些政策,争取早日将股东和高管们凑来应急的1900万元还给大家,也争取将公司带入一个新的增长快车道。

去年底的时候,天谱乐食公布了新年目标:10亿元营业额。经过年初的挫折后,大家又重新掌控了公司前进的“方向盘”。

记者:樊姝倩

编辑:樊姝倩

每月1000吨牛肉,一大半被上海人吃了……

↑保存图片-打抖音

和我们一起抖吧↑

△ 闵行今年首个上市销售的新楼盘开售啦

△ 闵行携手盒马,要在这里干一件大事!

△ 昨天,融媒体中心收到一份特殊礼物;今天,我们送出一份特殊礼物。

△ 文明用餐:公勺公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