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人吃肉不見人捱打,於是網紅,成為了當下年輕人最想當的職業

網紅,大概是這個時代最為光鮮的職業之一。


在人們眼中,網紅有成百上千萬的粉絲,年入過百萬,相當於一個個耀眼的明星。短視頻網紅一姐papi醬、素顏第一模特張大奕、口紅一哥李佳琦......這些一線網紅的故事,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


網紅的風光,甚至影響了年輕一代的職業目標。根據一項調查,95後中有54%的人想當網紅,這個數據在00後中更高。


然而,網紅不是那麼好當的。


成為網紅:2分靠努力,8分靠運氣


成為網紅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我認為是5分靠努力,5分靠運氣。


先說努力。


以「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papi醬為例。人們都知道papi醬當初用了4個月的時間,粉絲突破千萬,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她在視頻製作背後下的苦功。


只見人吃肉不見人捱打,於是網紅,成為了當下年輕人最想當的職業


一條5、6分鐘的視頻看似很短,但需要選題、寫稿、換裝、錄製、剪輯、合成等多個工序,一個流程下來需要滿滿當當好幾天。而這一切,都是papi醬自己一個人完成的。


看似在2016年突然走紅的papi醬,其實在2011年就開始製作短視頻了,並不是人們口中的「一夜爆紅」。


再看運氣。


比如「發明界的泥石流」耿帥,在走紅之前,他還只是個手藝嫻熟的焊工。


快到三十歲的時候,耿帥厭倦了打工生活,開始在家搗鼓小發明售賣。結果他的產品沒賣多少,卻憑著「腦瓜崩」、「加特林機槍」、「菜刀手機殼」等創意開始走紅。這麼奇葩的經歷,能說不是運氣嗎?


只見人吃肉不見人捱打,於是網紅,成為了當下年輕人最想當的職業


我說成為網紅8分靠運氣,意思是如果沒有運氣,單靠努力的2分就是不及格,必然失敗。


正因為網紅的成功中有很大的運氣和偶然因素,所以追隨他們的路徑成為網紅,幾乎是不可能的。網紅界盛傳的一句話「張大奕之後再無張大奕,papi醬之後再無papi醬」,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網紅的生活:表面風光,背後艱苦

在多數人眼中,網紅的生活是輕鬆的,開直播和粉絲聊聊天,到處旅遊購物,就能賺到大把的錢。


現實呢?


來看看口紅一哥李佳琦。曾經月薪6千的他,近幾年通過口紅直播爆紅,月收入高達6位數。在去年和馬雲PK直播賣貨時,還創造出5分鐘銷售15000支口紅的記錄。


只見人吃肉不見人捱打,於是網紅,成為了當下年輕人最想當的職業


光鮮的背後,是對生活的透支。一年365天,李佳琦直播了389場,每天直播6小時,從晚7點到凌晨1點,中間沒有休息。


李佳琦在採訪中曾說,他月薪6千的時候非常開心,下午6點下班就開始吃喝玩樂,然後睡懶覺,只要想玩,就能叫一大幫朋友來陪;

走紅之後,他的身邊幾乎沒了朋友,只剩下同事。


網紅不僅在身體上勞累,在心理方面也會受到負面影響。


前段時間,微博粉絲412萬的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發了一條微博說,他見過大概50個各平臺各領域的流量博主,這些人之中心情好的人數是:零。


只見人吃肉不見人捱打,於是網紅,成為了當下年輕人最想當的職業


更嚴重的例子是B站吃播播主「小翔哥」,逗樂別人卻沒有取悅自己,在視頻和生活中失去了平衡,最終確診了抑鬱症。


網紅高壓生活的背後,也有著行業環境的因素。


根據《中國移動互聯網2019年大報告》,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互聯網用戶時長增速從22.6%降至11.8%,到了去年年底,增速已經下滑到了6%。


這意味著,流量行業已經接近於存量市場,網紅之間的競爭會越發激烈。行業的馬太效應加強,普通網紅的生存已經不易,更不用說要成為頭部網紅了。


網紅的本質:打造個人品牌

我曾經想過,網紅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答案是「個人品牌」。


互聯網的興起,很大程度上起著「去中心化」的作用。比如媒體,以前人們基本就通過中央電視臺來獲取資訊,後來變成各大傳統媒體,如今媒體已經極度碎片化,一個個小小的公眾號,就能提供人們需要的所有訊息。


品牌也是類似的道理。以往品牌只是企業的事情,是商家面對消費者的一塊招牌,集中在一個個企業手中。如今社交媒體的風靡,讓許多個體的人可以憑藉人設或技能,吸引大量粉絲,形成個人品牌。


正如微信公眾號平臺首頁的標語:「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只見人吃肉不見人捱打,於是網紅,成為了當下年輕人最想當的職業


從這個角度看,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什麼做網紅那麼難,因為做品牌本來就很難!


一個企業想要將品牌打響,佔領消費者的心智,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


比如喜茶,之所以有今天的品牌力,除了精心打造產品,還要設計門店、優化服務、跨界聯名等等,不能出現一塊短板;再看瑞幸,為了快速搶奪消費者,用大量的錢補貼咖啡、投放廣告,還聯名開店,才基本打開了局面。


可想而知,要做一個個人品牌——網紅,也絕非易事。走紅本身已經夠難了,持續紅則更難,對網紅的創造力和毅力有更為嚴苛的要求。


無怪乎李佳琦有強烈的危機感,

「如果你今天不直播了,說不定你的粉絲就會被另外9千多場直播吸引,可能第二天他就不來看你了。」


想做網紅,有沒有實際點的路徑?


我曾經看一篇文章,將同為網紅的李佳琦和薛兆豐放在一起講。


只見人吃肉不見人捱打,於是網紅,成為了當下年輕人最想當的職業


薛兆豐是著名經濟學者,曾經在北京大學擔任講師。2017年在得到APP開授《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199元的售價,訂閱人數超過了40萬,貢獻了超過8000萬的銷售額,個人收入估計超過4000萬。


這幾年薛兆豐走進了知名綜藝節目《奇葩說》,因頗具爭議的經濟學觀點逐漸走紅。


可能有人會覺得兩人沒有可比性,但我認為這是網紅的兩種路徑。


李佳琦的走紅是短期爆發式的,要維持個人的熱度,就必須不斷輸出內容,還要尋找新創意,一旦停止工作,收入也會瞬間驟降。


只見人吃肉不見人捱打,於是網紅,成為了當下年輕人最想當的職業


薛兆豐的走紅更顯得厚積薄發,他在得到開課時已經49歲了,他輸出的內容更多是以前的積累,只有小部分需要更新,以他的「賣貨方式」,即便他去休假,依然能持續產生收入。


可以說,李佳琦是「表演型」網紅,薛兆豐是「知識型」網紅。


表演型的爆發力強,但不確定性很大,持續性也成問題;知識型沒有什麼爆發力,勝在長期確定性比較好,後續持續性也更強。


對於有志於網紅的年輕人,想做表演型的,可以降低心理預期,奮力一試;而選擇做知識型的,則要依靠長久的耐心,長期打磨知識技能。


希望能對你有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