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教育”和“說教教育”的孩子,20年後差距甚大,父母要留意

不管在什麼條件的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都是最重要的,而每個父母都有一個統一的感受,那就是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非常不容易的,畢竟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個性越來越突出,想法也越來越多,再有一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所以如果家長一個沒看住,孩子都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


“棍棒教育”和“說教教育”的孩子,20年後差距甚大,父母要留意


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就會非常的生氣,甚至好多家長都會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情緒,打孩子兩下那都是有可能的,畢竟傳統的教育理念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用“打”來教育孩子就是一個傳統教育理念,但是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傳統教育被質疑,孩子犯錯了,到底應不應該打呢?


“棍棒教育”和“說教教育”的孩子,20年後差距甚大,父母要留意


我們來看看“經常捱打”和“從不捱打”的孩子,20年後會有哪些差距


1、經常捱打的孩子,心理可能會留下陰影

桐桐的父母平時對桐桐的管教非常的嚴厲,如果桐桐有一點不聽話,就會招來一頓胖揍。所以時間長了桐桐也學會了順從,不會對父母反抗,乖乖的非常聽話,不管走到哪裡,都會人誇桐桐是一個乖孩子,懂事的孩子。

但是桐桐的行為只是表面的而已,其實桐桐對父母的行為是非常反感的,並且意見頗多,經常會在父母看不見的地方,做出很多叛逆的事情。轉眼之間,20年過去了,桐桐長大後有了不錯的工作,身邊的人也都覺得桐桐非常的優秀,但是

桐桐的內心已經是千瘡百孔了,早已經患上了嚴重的心理疾病,做事非常的偏激,並且脾氣也大,對待父母的態度也非常惡劣。


“棍棒教育”和“說教教育”的孩子,20年後差距甚大,父母要留意


2、經常捱打的孩子會成才

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一對嚴厲的父母。世界著名的鋼琴演奏家郎朗,從小就練琴,他的父親對他就特別嚴厲,有的時候還會用上戒尺。郎朗也在採訪中說過,他現在的成就都要感謝他的父親嚴厲的教育。

果果的父母對對果果就非常的嚴厲,無論果果做什麼,父母都要管上一管。如果果果不聽話的話,那肯定就會要挨削。20年後的果果,在父母的嚴厲管教下特別的出色,不僅有一份體面的好工作,生活也是非常的幸福美滿。果果很清楚,如今自己的生活都要感謝當初父母的嚴厲管教,所以果果對自己的父母也是非常的孝順。

3、從來沒捱過打的孩子,容易養成“巨嬰”

孫先生和妻子因為忙於事業,所以要孩子比較晚,孩子出生後,老來得子的兩口子對孩子特別的寵愛,孩子說什麼都是百依百順。他們覺得自己對孩子好,孩子會知道的,以後也會反哺的

,沒想到20年後,孩子是長大了,但是也養成了依賴的習慣,整天不僅無所事事,還什麼都要靠父母,班也不上,就知道伸手跟父母要錢,如果不給還反過來罵父母,跟“孝順”簡直就是不挨邊。


“棍棒教育”和“說教教育”的孩子,20年後差距甚大,父母要留意


4、孩子從來不捱打,也是能夠成才的

魏女士和丈夫都是有名的高材生,並且對於教育還有自己獨特的理念。因為是知識分子,所以兩口子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犯錯的時候,就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很顯然被教育的很好,長大之後也成為非常出色的人,對父母也是百般孝順,是小區裡的好孩子典範。


“棍棒教育”和“說教教育”的孩子,20年後差距甚大,父母要留意


總結

教育孩子還是要講究策略和方法的,並且要因材施教,畢竟孩子的性格和成長環境是不同的,孩子在面對捱打和不捱打的內心反映是不同的,有的孩子不適合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因為這會讓孩子更加偏激。而有的孩子在面對“打罵”的時候,會看清父母的用心,知道父母是為自己好,所以會感恩。

父母切記用“詐屍式”的教育方式,就是想管的時候,突然來那麼一下,要不平時根本對孩子不聞不問,這樣孩子對家長根本就不會信服,反而會對父母的管教產生逆反心理。所以父母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自己就要先成為什麼樣的人,用自己的行為去薰陶孩子,這樣才是好的教育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