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自己忘不掉的,轉變成孩子的噩夢

不要讓自己忘不掉的,轉變成孩子的噩夢

明天就五一小長假了,之前瞭解到國內原定是放假一天的,後面不知道哪位,想一出是一出,給大家爭取了四天的小長假。

那種單休或者5.5天的社畜真實的枯遼,好端端的,為什麼要放假?連續上了九天甚至十天的班簡直要吐了。

不要讓自己忘不掉的,轉變成孩子的噩夢

好了,多了幾句嘴,講正事,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節日”,一開始覺得,這是什麼山寨節日啊,但是一查,還真是正版的!

有意思了,在國際勞動節即將來臨之際,居然還存在這麼一個正經又不正經的節日,據說是1998年,美國的一個叫做“有效管教中心”的民間組織號召發起的,到現在已經有百十個國家的民間組織參與了這個活動。

不要讓自己忘不掉的,轉變成孩子的噩夢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美國人打孩子已經有非常普遍的群眾基礎了。但是由於美國人的法律意識非常的強,所以他就發起了一個國際不打小孩日。這還說明什麼?說明了在全世界範圍內,打孩子是一個大人們都接受不了,但是又都控制不住的惡習。

天可憐見,這樣的日子早點出現,那爹地小時候在面對爸爸的拖鞋和媽媽的鍋鏟時就有了無窮的底氣:

“今天國際上有規定不能打小孩,不然會抓起來判刑的!”

不要讓自己忘不掉的,轉變成孩子的噩夢

爹地之所以會有如此感慨,只是因為當年的經歷太震撼。

打起孩子來,父母的創造力是無窮的,正所謂“遠取諸物,近取諸身”……

巴掌拖鞋,衣架皮帶……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

現在科技發達了,各類育兒號還美其名日:打孩子是一項技術活,哪裡該打,哪裡不該打,都得打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我:???

不要讓自己忘不掉的,轉變成孩子的噩夢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到了現代社會,我們已經被教育到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打孩子是一種陋習,打孩子是父母沒有本事的表現……

幾乎受採訪的每一個家長都認為打孩子是不對的,但是你要問每個孩子,或者你問每一個成人小時候是否捱過父母的揍,似乎每一個被採訪者都或多或少受過父母的體罰。

這真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為什麼我們成人總是說一套做一套?

不要讓自己忘不掉的,轉變成孩子的噩夢

雖然飯糰是個女孩子,年輕小小的,我疼都來不及,哪還捨得下手呢?一直以來爹地都是不提倡無謂的棍棒教育。

但是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有一個原則必須遵守:罰必有法,罰不可辱,法必周知,法必有理。

可以打打孩子,但是必須是你已經制定了某個規則,並且這個規則孩子是知道的和認可的。

有的父親經常無厘頭拿孩子撒氣,偽裝的還好,客人來的時候笑語盈盈,客人一走立刻暴揍一頓,理由變化不停千奇百怪。

這樣只會毀掉孩子對世界的認知:不知道做錯了什麼,不知道為什麼被罰;

然後我保證:這種父親必然吃他的自己種的苦果,也毀掉自己孩子的一生。

罰必有法:懲罰孩子必然是依據某些不更改的原則;

法必周知:孩子知道這些原則;可以做成表貼在牆上;加減都申明,孩子大了之後,甚至可以討論法條有無道理、刑罰是否過重;

不要讓自己忘不掉的,轉變成孩子的噩夢

法必有理:這些原則必須是符合社會規範和兒童成長的——如不可偷盜、不可罵人等;但不應該是不可控制的(孩子還小無法做到)或者主觀的和很難量化的(如說話太吵)

罰不可辱:懲罰和人格侮辱區分開,不能一邊刑罰一邊辱罵對方人格,我覺得用雞毛撣子無感情的打幾下,比辱罵一個小時強上萬倍。

總而言之:上述法則很多家長做不到,很多人就不配養孩子;又或者上輩子他孩子殺了他全家,這輩子過來還債的。

小孩小時候偶像和學習對象都是自己父母,父母自信尊重他人,孩子也學壞不到哪裡去;相反,你自己就暴躁、不知道自己幹什麼、情緒化用事,你就會發現你孩子和你一樣暴躁不可控;

家暴家庭長大的父母,很多都把自己童年習得的那一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不自覺的。

不要讓自己忘不掉的,轉變成孩子的噩夢

你要知道,在教育孩子上面有上限的。

第一個:你自己的修養水平——你超越不了自己,就算你理論學得天花亂墜,你還是做不到比自己更強;

第二個:孩子自身的運氣——這個是完全不可控的;

孩子本來就是無辜的,選擇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也都是不能選擇的,如果他們選擇投胎於你,那本身就是緣分。

而你擔負著保護和教育對方的義務,未來還會得到上述行為的審判:幸福收益或者痛苦無奈;因此,努力去教育和影響對方、尊重和愛對方,總不是最壞的選擇。

不要讓自己忘不掉的,轉變成孩子的噩夢

在如今來說,體罰已經不僅停留於字面的意思了,如果一不小心可能和家暴對等。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指出,全球2歲至4歲兒童中,有3/4兒童(約3億人)曾在家中遭受養護人的心理攻擊或體罰。

在30個有關數據的國家中,3/5的1歲左右兒童經常遭受暴力管教。同時,在這些兒童中,近1/4曾被用力搖晃以作體罰,近1/10兒童的臉部、頭部或耳部等身體部位曾遭受擊打。

不要讓自己忘不掉的,轉變成孩子的噩夢

那麼體罰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傷害呢?我們從生理和心理方面來分析,上文提到的打孩子是一項技術活,還真的是,如果你一不小心打到了孩子這些地方,那你就要引起注意了,或者一不小心可能會造成生命危險:

後腦勺:可能會引起一些呼吸衰竭併發症。

太陽穴:太陽穴遭擊打,可能對視神經發育不利。

擰耳朵:可能會導致鼓膜穿孔。

打屁股:可能造成孩子脊椎損傷。

不要讓自己忘不掉的,轉變成孩子的噩夢

那麼從心理上來看,對孩子的傷害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被打激發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開始和父母抗爭,為了緩解對抗同時也緩解父母的內疚心理,父母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來給孩子洗腦,告訴他打他是教育他,是為他好。

如果他接受洗腦,相信打他是對他好,那麼他長大以後也會同樣地打自己的孩子;如果他不接受洗腦,那麼親子關係會非常緊張,給家庭帶來衝突和煩惱,孩子帶著逆反心理長大,會更容易形成叛逆、不合群、挑戰權威的個性特點。

不要讓自己忘不掉的,轉變成孩子的噩夢

第二種情況:孩子在被打之後變得聽話了,這是一種退縮來保護自己的方式。

退縮的孩子不敢抗爭,容易形成內向,自卑,不愛說話,畏懼權威的心理,他們會覺得沒有安全感,很怕受到傷害,同時沒有強大的自我,會習慣性地附和別人的意見,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會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他的潛能發揮,對智商的發展也會有一點影響。

所以,從這兩方面來說,打孩子都對孩子產生了不少負面的影響。

不要讓自己忘不掉的,轉變成孩子的噩夢

有研究表明,在有“打孩子”風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不少重要的心理指標都受到了影響。他們的自卑程度往往更低,而攻擊性、失落感和焦慮程度往往更高。

也許恰恰是因為缺乏穩定的情緒狀態,這些孩子們在智力水平、學業水平以及注意力水平的發展,經常有所欠缺。而恰恰是這些欠缺,又很容易把他們重新帶入“捱打”的惡性循環。

不要讓自己忘不掉的,轉變成孩子的噩夢

越表現不好越捱打,越捱打就越表現不好,在這種情況下,體罰已徹底喪失任何管教的意義。

在一個正常的家庭裡,沒有家長喜歡打孩子,也沒有小孩認為自己應該被打。

家長體罰小孩,無非是因為當下想不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沒有精力去想怎麼辦。

對孩子來說,最直接的影響是之後的不敢作為,遇到問題也不敢和家長商量,因為害怕捱打。

不要暴力對待自己的孩子,要讓孩子成為你控制情緒的原因,而非發洩情緒的出口。

今天應景的就說這麼多了,那我們下期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