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牛正威為什麼叫秦牛正威

秦牛正威為什麼叫秦牛正威


當年吳亦凡傳出緋聞女友的時候,照片裡女孩長髮飄飄、清純可人,就像那場醒了很久,還是很感動的夢。

誰也沒有料到,她會有一個石破天驚的名字,叫做秦牛正威。


秦牛正威為什麼叫秦牛正威

《青春有你 2》訓練生秦牛正威 / 微博


這名字一下子把人拉回現實,原諒我狹隘的想象力暫時還做不出這麼魔幻現實主義的夢。


光聽名字,我甚至懷疑這是一個正氣凜然的鐵血硬漢,文文弱弱的一個小姑娘,怎麼把“牛”、“威”這樣的,中老年飯桌互相吹捧的常見字眼往名字裡放。


此時此刻,也只有李榮浩的《不搭》和這場景很搭了。


所以,秦牛正威為什麼叫秦牛正威?


秦牛正威為什麼叫秦牛正威

蔡徐坤孫楊馬蘇,都很秦牛正威


《青春有你 2》的導師 Jony J 見到秦牛正威第一面時,也和我們一樣,小小的腦袋對她的名字有著大大的困惑。

秉持著不懂就問的好學精神,Jony J 導師通過現場發問解決了我們的困惑。


“秦牛正威是姓秦,還是姓秦牛?”


“我爸爸姓秦,媽媽姓牛,因為我屬虎,所以我正在發威。”


秦牛正威為什麼叫秦牛正威


這麼一解釋,是不是頓時悟出了點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味道。


如果你順著這個思路一琢磨,就會發現用“父姓+母姓”的方法取名的名人還真不少。


這不,坐在秦牛正威臺下的導師蔡徐坤就是其中一個嗎?


聽完秦牛正威對自己名字的解釋,一眾導師都聯想到了名字裡也包含著兩個姓氏的蔡徐坤。


當事人迅速答疑解惑,“對,所以我自己就叫坤。”


誒,怎麼會這麼巧?


其實這並非偶然,只是你平時沒太注意罷了。


仔細想來,那些三倆字裡盡是姓的名字,很可能是“父姓+母姓”這種新複姓的產物,孫楊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父親姓孫,母親姓楊,結合了父母的姓氏就有了“孫楊”這個名字。


秦牛正威為什麼叫秦牛正威

世界比賽中接受採訪的孫楊


諸如此類,還有胡夏、馬蘇等等明星,他們的名字也都是這麼來的。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感覺到新世界的大門在慢慢向你打開,沒想到姓氏組合的名字也能文藝又浪漫。

別急,還有更高級的玩法。

我們來看看楊冪的名字,乍一看你可能覺得奇怪,難道父母起名的時候是希望她以後能好好學數學?“冪”又和姓氏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是因為楊冪的父母都姓楊,加上她正好一家三口整整齊齊,所以叫做楊冪。


秦牛正威為什麼叫秦牛正威

2014 年 1 月 8 日,楊冪父母參加楊冪劉愷威大婚


如果這麼解釋你還不明白,建議回顧一下高中數學課本。

與此同時,把父母姓氏用諧音的方式放在名字裡也是一種很常見的取名方式。

比如陳小春和應採兒的兒子 Jasper,他的中文名字叫做陳胤捷,就取了父親“陳”和母親“應”的諧音。


秦牛正威為什麼叫秦牛正威

陳小春一家三口以模範家庭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兒子的名字也可以體現出夫妻的恩愛


在粵語裡,“陳胤捷”還和“情人節”的發音很像,而這天正是陳小春和應採兒結婚領證的日子,是不是突然有被狗糧齁到。

類似的還有陳曉陳妍希夫婦的孩子陳睦辰,名字裡也藏著父母的姓氏。

看來,像秦牛正威這樣用父母的姓氏取名,早就不是件稀奇事了。


秦牛正威為什麼叫秦牛正威

新複姓,比你想的多得多


不同於“歐陽”、“上官”這樣實打實的複姓,新複姓只不過是“父姓+母姓”這樣組合的一種說法,其實並沒有一個明確的依據。


那麼在法律上,對於孩子的姓氏到底有什麼說法呢?


根據現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父母姓都有的新複姓,看起來有點特殊。


秦牛正威為什麼叫秦牛正威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


在 2007 年,公安部起草了《姓名登記條例(初稿)》,其中包括允許公民“採用父母雙方姓氏”。但在當時因為其他方面爭議太大,就沒有正式發行。

雖然沒有法律的明文規定來倡導,不過,新複姓取名的方式,倒是漸漸流行開來。

你可能會覺得,中國十幾億人口,能撈出幾個新複姓的人也不是件太稀奇的事情,但實際上,我們身邊用新複姓取名的人,比你想的要多得多。

公安部的數據顯示,1990 年底,就有 11.8 萬人的姓名中同時包含父姓和母姓,到 2018 年底,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 110 萬。

單看數字你可能有些摸不著頭腦,但通過一個簡單的對照我們就能夠理解。

在中國,根據上一次人口普查的結果,有 126 萬的傣族人口。這樣算來,要是把新複姓的人聚集起來,數量也能和規模較大的少數民族較一較高低了。

在新複姓的姓氏組合裡,“張、王、李、楊、劉、陳、周”等姓氏都比較常見,這可能也與這些姓氏本身龐大的人口基數有關。

按照排在前面的幾個來看,說不定你星期一早上出門擠地鐵,就能遇到名字裡包含“張楊”“李楊”“劉楊”的朋友。

當然,這些數據針對的更多的,可能是我們這群 80、90 後的“老一輩”人,對於新出生的 00 後,甚至 10 後來說,新複姓則更成為了一種來勢洶洶的潮流。

在 2017 年出生的新生兒裡,嘗試用新複姓取名的孩子已經超過了 4%,其中男孩達到了 2.51%,女孩達到了 1.73%。

這也就意味著,等到這一代的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按照一個班 50 個人來算,平均每個班裡就有 2 個使用新複姓的孩子,說不定他們就是你孩子的前後桌。

如果湊巧一點,老師可能看眼花名冊,就能猜出半個班的孩子爸爸、媽媽分別姓什麼。

到那個時候,老師們和孩子的互動可能就變成了,“秦牛正威,你是不是爸爸姓秦,媽媽姓牛?我一猜就知道。”


秦牛正威為什麼叫秦牛正威

漢字那麼多,為什麼是新複姓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 明明有那麼多優美生動的漢字,為什麼偏要取父母的姓氏來當名字?


原因各有不同。


追溯歷史,我們會發現所謂的新複姓在臺灣大有來頭。


還是要回到最開始 Jony J 老師問秦牛正威的那個問題,“你到底姓秦,還是秦牛?”


秦牛正威為什麼叫秦牛正威


一般人的問法可能是,“你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但不會注意到姓氏上的特殊,但對於浙閩沿海、臺灣地區的人來說,這與他們早些時候的移墾社會與特殊婚俗有關。


當時,不少從浙閩沿海到臺灣的男子可以通過與當地女子結婚的方式來獲得土地,像這樣的入贅,夫妻雙方往往會提前約定,一個兒子隨父姓,一個兒子隨母姓。如果只生育了一子,就會出現同時從父母雙方姓氏的情況。


由此產生的雙姓也隨著子孫後代的繁衍世世代代地流傳了下來,像“張簡”、“范姜”等,都是比較常見的姓氏。


這也就不奇怪,出生在福建的 Jony J 老師怎麼會對姓氏如此在意了。


到現在,臺灣的雙姓逐漸被我們熟知,但大陸的父母為什麼也如此偏愛新複姓呢?


重名肯定是個逃不開的因素。


截至 2019 年底,有超過 2000 萬人的名字裡包含“國”字,其中,建國排在了男性“國”字姓名的首位。


王建國、李建國、張建國、劉建國......這年頭,誰還沒個叫建國的朋友了?


秦牛正威為什麼叫秦牛正威


同一組數據顯示,全國叫“張偉”這個名字的人,有近 30 萬。

是不是我說著,你腦海裡就已經浮現出了自己身邊幾個都叫“張偉”,但高矮胖瘦各不同的朋友。

我們聽著樂呵,但這也苦惱了不少給孩子取名的家長,畢竟喜歡的字就那麼幾個,誰也不想自己的孩子以後承受,名字得用“大張偉”“小張偉”來區分的尷尬。

而把父母姓氏都加到名字裡的新複姓,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份尷尬。


秦牛正威為什麼叫秦牛正威

花兒樂隊主唱大張偉,張偉這個名字就很容易重名


中國人民大學的教授杜鵬在分析重名的問題時指出,按照中國現有的 1601 個姓氏來計算,如果採用新複姓的取名法,可以新增加 128 萬個姓氏,這對重名現狀的緩解大有幫助。

對想偷點懶的家長來說,這方法再省事兒不過。

當然,新複姓名字的出現也與觀念的變更有關係。

中國人姓名研究中心的分析指出,這背後可能意味著女性家庭、經濟地位的提高。畢竟,那個子承父姓,生孩子只是為了傳宗接代的時代正在逐漸離我們遠去。

當然,把父母雙方的姓氏放進孩子的名字裡,也結結實實地灑了一波狗糧,不得不讓人感慨現在年輕的小夫妻可太會了,怎麼齁怎麼來。

不過,隨著二孩政策的開放,也有越來越多的孩子直接隨母親姓,新複姓新生兒的比例也有所下降。

所以新複姓是不是條優秀的取名思路呢?

你家孩子,你說了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