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难买后悔药,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古文经典《劝忍百箴》翻译

忽之忍世上难买后悔药,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古文经典《劝忍百箴》翻译

【原文】

勿谓小而弗戒,溃堤者蚁,螫人者虿。

勿谓微而不防,疽根一粟,裂肌腐肠。

患尝消于所慎,祸每生于所忽。与其行赏于焦头烂额,孰若受谏于徙薪曲突。噫,可不忍欤!

【译文】

不要因为事物微不足道而不加以戒备,让大堤最终溃决的是白蚁,能螫人的是蜂虿。

不要认为事态微小就不防备,恶疮开始时不过米粒般大小,最后却能使肌肉破裂,肠胃腐烂。

隐患常常由于谨慎而消除,祸害总是因疏忽而产生。与其在火灭后奖赏焦头烂额的救火者,不如在起火前接受改灶移薪的建议。唉,能不忍吗!

疾之忍

【原文】

六气之淫,是生六疾;慎于未萌,乃真药石。

曾调摄之不谨,致寒暑之为衅。药治之而反疑,巫眩之而深信。卒陷枉死之愚,自背圣贤之训。

故有病则学乖崖移心之法,未病则守嵇康养生之论。

勿待二竖之膏肓,当思爱我之疾疢。噫,可不忍欤!

【译文】

六种气超出一定限度就会发生六种疾病;在病还没有萌发以前就必须慎重预防,是真正的治病良药。

如果人们调理衣食不慎重小心,就会导致寒热之气进入体内而得病。有些人对医药的治疗效果怀疑,非常相信巫术的作用。最终要陷入枉死的愚蠢境地,自然是背弃了圣贤的告诫。

因此有了病就学习断绝世俗欲望的转移心性的方法,身体健康时就要谨守嵇康的养生之道。

不应该等病入膏肓然后再求医,应当重视治病的苦口良药。唉,怎么能不忍呢!

忤之忍

【原文】

驰马碎宝,醉烧金帛,裴不谴吏,羊不罪客。

司马行酒,曳遐坠地。推床脱帻,谢瞋不系。诉事呼如周,宗周不以讳。是何触触生,姓名俱改避?

盖小之事大多忤,贵之视贱多怒。古之君子,盛德弘度,人有不及,可以情恕。噫,可不忍欤!

【译文】

擅自跑马,摔碎宝物,裴行俭没有怪罪小吏;宾客醉酒,误烧船只金帛,羊侃没有怪罪他。

司马劝酒,曳拉裴遐跌倒,裴遐没有生气;蔡系把谢万推下座位,使他帽子头巾脱落,谢并不恼怒。告状的人直呼其名“如周”,宗如周不避讳。是什么原因产生忌讳这一俗习,使别人的姓名都要改变加以避讳?

居下位者侍奉居上位的多有冒犯,居上者往往易发怒,古代的君子,有道德修养的,对下人有所冒犯常能宽恕。唉,能不忍吗!

直之忍

【原文】

晋有伯宗,直言致害;虽有贤妻,不听其戒。

札爱叔向,临别相劝;君子好直,思免于难。

直哉史鱼,终身如矢。以尸谏君,虽死不死。夫子称之,闻者兴起。

时有污隆,直道不容。曲而如钩,乃得封侯。直而如弦,死于道边。枉道事人,隳名丧节,直道事人,身婴木铁。噫,可不忍欤!

【译文】

晋国的伯宗由于直言招致祸害;虽然有贤德之妻,却不听她的劝戒。

季札喜爱叔向,临别时劝叔向:你喜欢直言,要注意避免受害。

史鱼一生为人正直,好像箭矢。史鱼用自己的尸体劝谏君主,实在是虽死犹生。孔子称赞他,听到的人纷纷效仿。

经常会有邪佞之徒猖獗的时候,当此之时正道之人不为社会所容。弯曲如钩的人却被封为侯,正直如弓弦的人死在道路边。枉屈道义侍奉权贵就会丧失名节;以正直的方式为官就身受刑具之苦。唉,能不忍吗!

虐之忍世上难买后悔药,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古文经典《劝忍百箴》翻译

【原文】

不教而杀,孔谓之虐。汉唐酷吏,史书其恶。

宁成乳虎,延年屠伯。终破南阳之家,不逃严母之责。

恳恳用刑,不如用恩;孳孳求奸,未若礼贤。

凡尔有官,师法循良。垂芳百世,召杜龚黄。噫,可不忍欤!

【译文】

没有经过教化就杀人,孔子称之为虐。汉唐的酷吏,史书永记他们的罪恶。

宁成号称乳虎,严延年号称屠伯。前者终于家破人亡,后者不能逃脱母亲的责备。

过多地用刑,不如施恩以教化;努力不懈地追查奸人,不如礼贤下士。

凡是担任官职的人,要效法循规蹈矩的忠良之臣。召信臣杜诗、龚遂、黄霸作为官吏的楷模而流芳百世。唉,能不忍吗!

仇之忍

【原文】

血气之初,寇仇之根。报冤复仇,自古有闻。不在其身,则在子孙。人生世间,慎勿构冤。小吏辱秀,中书憾潘。谁谓李陆,忠州结欢。

霸陵尉死于禁夜,庾都督夺于鹅炙。一时之忿,异日之祸。

张敞之杀絮舜,徒以五日京兆之忿;安国之释田甲,不念死灰可溺之恨。

莫惨乎深文以致辟,莫难乎以德而报怨。君子长者,宽大乐易,恩仇两忘,人己一致。无林甫夜徙之疑,有廉蔺交欢之喜。噫,可不忍欤!

【译文】

血气方刚是容易导致结怨的祸根所在。报仇雪冤,自古以来就不断听说。如果不能报复本人,就伤及他的子孙。人生在世,千万谨慎不要结下怨仇。小吏孙秀受辱终于报复成功,中书吕壹与顾雍结怨而被杀,谁知道李吉和陆贽竟在忠州释怨结交?

霸陵尉的被杀是由于禁止李广犯禁夜行,庾悦的兵权被剥夺是因为原先没给刘毅鹅肉吃。一时惹下的怨恨,成为后来的祸患。

张敞杀了絮舜,只是由于絮舜说他只能做五天京兆尹的怨恨;韩安国释放了田甲,并不以田甲骂他死灰可溺而怨恨。

没有比罗织罪名以致人死地更惨的,没有比以德报怨更难的。君子长者,宽厚大度平易,不计较恩仇,不分彼此。没有李林甫夜里易换数床的多疑,而有廉颇、蔺相如言归于好的欣喜。唉,能不忍吗!

妒之忍

【原文】

君子以公义胜私欲,故多爱;小人以私心蔽公道,故多害。多爱,则人之有技,若己有之;多害,则人之有技,困疾以恶之。

士人入朝而见嫉,女子入宫而见妒。汉宫兴人彘之悲,唐殿有人猫之惧。

萧绎忌才而药刘遴;隋士忌能而刺颖达。僧虔以拙笔之字而获免;道衡以燕泥之诗而被杀。噫,可不忍欤!

【译文】

君子用公德正义克服私欲,因此大多数人都有爱心;小人用私心覆盖公道,因此大多数人有害人之心。爱心多,别人有技能就看作是自己有技能;害人之心多,别人有技能就一定要妒嫉厌恶。

不管有没有才能,士人进入朝廷就会被人嫉恨;不管是否美貌,女子入宫必然会被人嫉妒。汉宫中有人彘那样的悲剧,唐朝宫殿中有对人猫的畏惧。

萧绎由于忌妒刘之遴的才能而将他毒死,隋朝儒士忌妒孔颖达的才能而想刺杀他。王僧虔故意展示自己拙劣的作品而免除灾祸,薛道衡因写了燕泥的好诗而被杀掉。唉,能不忍吗!

俭之忍

【原文】

以俭治身,则无忧;以俭治家,则无求。

人生用物,各有天限。夏涝太多,至秋必旱。

瓦鬲进煮粥,孔子以为厚。平仲祀先人,豚肩不掩豆。季公庾郎,二韭三韭。

脱粟布被,非敢为诈。蒸豆菜葅,勿以为讶。食钱一万,无乃太过。噫,可不忍欤!

【译文】

以俭朴修身,就不会有忧虑,以俭朴持家,就不会有求于人。

人生一世所用的事物各有上天规定的限度,夏天洪涝如果多了,必然会出现秋天的干旱。

鲁人用瓦盆盛粥献给孔子,孔子认为这是厚礼。晏婴祭祀先人,猪肩都盖不住盛器。李崇、庾杲之只是以韭为菜。

吃的是刚刚去掉壳的粗米,盖的是用布做的被子,并非伪装成这样。蒸豆为饭,煮蔬菜为食,也没有必要惊讶。每吃一顿饭要用掉上万钱,岂不是太过分了吗?唉,能不忍吗!

惧之忍

【原文】

内省不疚,何忧何惧?见理既明,委心变故。

中水舟运,不谄河伯,霹雳破柱,读书自若。

何潜心于太玄,乃惊遽而投阁。故当死生患难之际,见平生之所学。噫,可不忍欤!

【译文】

如果自我反省没有内疚的话,有什么可担心的?明了事理,就不会担心会发生变故。

坐船于河中遇险,韩褐子没有祭拜河伯;雷电霹雳击坏倚立的柱子,夏侯玄读书照旧。

扬雄是那样地专心于《太玄》,却惊吓得从天禄阁跳了下来。在生死患难关头,便显现出一个人平生所学。唉,能不忍吗!

变之忍

【原文】

志不慑者,得于预备;胆易夺者,惊于猝至。

勇者能搏猛兽,遇蜂虿而却走;怒者能破和璧,闻釜破而失色。

桓温一来,坦之手板颠倒;爰有谢安,从容与之谈笑。

郭晞一动,孝德彷徨无措;亦有秀实,单骑入其部伍。

中书失印,裴度端坐;三军山呼,张詠下马。噫,可不忍欤!

【译文】

意志不能被轻易夺走,得力于事先有所预防;轻易就被吓破胆的,是被突如其来的事所惊吓的结果。

勇敢的人敢和猛兽搏斗,但碰到毒蜂却只能逃走;发怒的时候能打破和氏璧一样的玉石,却大惊失色于打破了锅釜。

桓温一来,王坦之吓得手板都拿颠倒了,而谢安却和桓温从容谈笑。

郭晞军营一鼓噪,白孝德惊慌得手足无措;段秀实单骑进其军营,确实是壮士。

中书省丢了官印,裴度却从容镇定;三军大声高呼,张詠也下马高呼。唉,能不忍吗!

取之忍

【原文】

取戒伤廉,有可不可,齐薛馈金,辞受在我。

胡奴之米不入修龄之甑釜,袁毅之丝不充巨源之机杼;计日之俸何惭,暮夜之金必拒。

幼廉不受徐乾金锭之赂;钟意不拜张恢赃物之赐。彦回却求官金鉼之袖,张奂绝先零金鐻之遗,千古清名,照耀金匮。噫,可不忍欤!

【译文】

收取财物要警惕不要伤害了自己的廉洁,有可取与不可取的分别;齐国、薛国的馈赠黄金,拒绝还是收下取决于自己。

陶胡奴的米进不了王修龄的甑釜,山巨源不愿意接受袁毅的丝;计日发放的俸禄杨震得来惭愧,夜里送来的金子必须拒收。

李幼廉不接受徐乾送来的金锭这样的贿赂,钟离意不接受张恢赃物的赏赐;褚渊拒绝求取官职的人袖中的金鉼,张奂拒绝收取先酋长金鐻的馈赠。千古清廉名声,照耀史册。唉,能不忍吗!

予之忍世上难买后悔药,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古文经典《劝忍百箴》翻译

【原文】

富视所与,达视所举,不程其义之当否,而轻于赐予者,是捐金帛于粪土,不择其人之贤不肖而滥于许与者,是委华衮于狐鼠。

春秋不与卫人以繁缨,戒假人以名器,孔子周公西之急,而以五秉之与责冉子。噫,可不忍欤!

【译文】

富裕了看他送财物给什么样的人,显达了看他举荐什么样的人。不看是否合乎道义而轻易地赐予,是把金银布帛扔在粪土里。不分清人的贤与不贤而随便许官,是把华贵的衣服给了狐鼠一样的动物。

孔子不赞同卫人给仲叔繁缨以朝的谢礼,是警诫不要轻易给人朝廷的名器。孔子周济公西赤出使齐国的急需物品,而由于冉求给了五秉粟而责备他。唉,能不忍吗!

乞之忍

【原文】

箪食豆羹,不得则死,乞人不屑,恶其蹴尔。

晚菘早韭,赤米白盐,取足而已,安贫养恬。

巧于钻刺,郭尖李锥,有道之士,耻而不为。

古之君子,有平生不肯道一乞字者,后之君子诈贫匿富以乞为利者矣。故陆鲁望之歌曰:“人间所谓好男子,我见妇人留须眉,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噫,可不忍欤!

【译文】

一竹筒饭,一盘汤,没有得到就会饿死,要饭的人不屑接受,是由于厌恶食物被踏过。

晚秋的菘菜,初春的早韭,红米、白盐,取用刚够就可以了。安贫乐道,恬静地生活。

巧于投机钻营的人,当推北魏的“郭尖”郭景尚和“李锥”李世哲,有道之士以钻营为耻辱而不屑那样做。

古代的君子,有的人一生不愿说一个“乞”字;后世的所谓君子,假装贫困隐匿富有而向贵人乞讨谋利。所以《陆鲁望之歌》说:“人间所谓的好男子,我看是留须眉的妇人,而奴颜婢膝的真正乞丐,反过来把正直的人当作狂妄痴笨。”唉,能不忍吗!

求之忍

【原文】

人有不足于我乎,求以有济无,其心休休。冯驩(huān)弹铗(jiá),三求三得,苟非长者,怒盈于色。维昔孟尝,倾心爱客,比饭弗憎,焚券弗责。欲效冯驩之过求,世无孟尝则羞;欲效孟尝之不吝,世无冯驩则倦。羞彼倦此,为义不尽。

偿债安得惠开,给丧谁是元振。噫,可不忍欤!

【译文】

别人没有的东西我有,请求我将多余的周济给没有的人,我安闲自得,心情愉快。冯驩弹剑而歌,三次要求三次得到允许。如果不是长者一定会怒气溢于言表,由于那时孟尝君诚心尊敬宾客,对冯驩求食而不憎恶,焚烧债券而没有责备。要效仿冯驩提出过分的要求,世上如果没有孟尝就会自觉羞愧;想要模仿孟尝君的毫不吝啬,世上没有冯驩就会厌倦。大概厌倦的理由是施行仁义不能到极尽。

帮助别人偿还债务,哪有像萧惠开这样大方;送钱给人办理丧事,谁能像郭元振那样慷慨。唉,能不忍吗!

利害之忍

【原文】

利者人之所同嗜,害者人之所同畏。利为害影,岂不知避,贪小利而忘大害,犹痼疾之难治。鸩酒盈器,好酒者饮之而立死,知饮酒之快意,而不知毒人肠胃。遗金有主,爱金者攫之而被系,知攫金之苟得,而不知受辱于狱吏。

以羊诱虎,虎贪羊而落阱;以饵投鱼,鱼贪饵而忘命。

虞公耽于垂棘而昧于假道之诈,夫差豢于西施而忽于为沼之祸。

匕首伏于督亢,贪于地者始皇。毒刃藏于鱼腹,溺于味者吴王。噫,可不忍欤!

【译文】

利是人们都想要的,害是人人都畏惧的。利是害的影子,怎么能不知道躲避。贪图小利而忘记大害,就好比得了绝症无法治疗。毒酒装满酒杯,好酒的人喝了马上就死,他只知道饮酒的快意,而不知道毒害了自己的肠胃。被遗失在路上的金钱是有主人的,爱钱的人捡起它而被抓,他只知道极力获取金钱,而不知道将被关进牢狱受到狱吏的羞辱。

用羊做饵捕老虎,虎因贪吃羊而掉进陷阱;把鱼饵扔给鱼,鱼贪吃鱼饵而忘却了性命。

虞公贪图良马宝玉而被晋国借道所欺骗,最终丧身亡国;夫差宠爱西施,而忘记了亡国的灾难。

匕首藏在督亢的地图中,贪图土地的是秦始皇;毒剑藏在鱼肚子里,沉溺于美味之中的是吴王。唉,能不忍吗!

祸福之忍世上难买后悔药,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古文经典《劝忍百箴》翻译

【原文】

祸兮福倚,福兮祸伏,鸦鸣鹊噪,易警愚俗。

白犊之怪,兆为盲目,征戍不及,月受官粟。

荧惑守心,亦孔之丑,宋公三言,反以为寿。

城雀生乌,桑谷生朝,谓祥匪祥,谓妖匪妖。

故君子闻喜不喜,见怪不怪,不崇淫祀之虚费,不信巫觋之狂悖。信巫觋者愚,崇淫祀者败。噫,可不忍欤!

【译文】

灾祸中有福运倚伏,福运中有灾祸潜藏。乌鸦的鸣叫,喜鹊的聒噪,容易惊动愚笨凡俗的人。

黑牛产下白犊的奇怪现象是瞎眼的征兆,由于眼瞎没有让他们服兵役去打仗,反而每月要受到官府粮米的救助。

天象不正,是天降灾祸给宋国的预兆,宋景公的三次仁德的回答,反而延长了他的寿命。

城里的雀生下了乌鸦,说是好的征兆却没带来吉祥;桑、谷在朝堂上生长,说是凶兆却没有带来什么凶险。

所以君子听到喜事不以为喜,见到奇怪的事物不以为怪,不崇尚不合礼制的祭祀,不听信巫觋的狂言。听信巫觋的人愚蠢,推崇淫祀的人败亡。唉,能不忍吗!

不平之忍

【原文】

不平则鸣,物之常性,达人大观,与物不竞。

彼取以均石,与我以锱铢;彼自待以圣,视我以为愚。

同此一类人,厚彼而薄我。我直而彼曲,屈于手高下。人所不能忍,争斗起大祸。我心常淡然,不怨亦不怒。彼强而我弱,强弱必有故;彼盛而我衰,盛衰自有数。

人众者胜天,天定则胜人。世态有炎燠,我心常自春。噫,可不忍欤!

【译文】

处在不平的状态下就发出声音,是物体的常性,达观的人洞察透彻,能够做到与世无争。

对方得到很多,给我的却非常少;他自认为聪明,认为我愚笨。

同是一类人,厚待他而轻视我。我为人正直而他内心奸滑,却屈就于抬手间定的高下。人不能忍受,就相互争斗引起大祸。我内心保持恬淡,对不平不怨怒。他强我弱,强弱一定有原因;他兴盛我衰微,盛衰自然有一定的规律。

人多了就必定胜过天,天的意志一定能胜过人。世态炎凉变化,我心情却经常如春天般温和。唉,能不忍吗!

不满之忍

【原文】

望仓庾而得升斗,愿卿相而得郎官,其志不满,形于辞气。

故亚夫之怏怏,子幼之呜呜,或以下狱,或以族诛。

渊明之赋归,扬雄之解嘲,排难释忿,其乐陶陶。

多得少得,自有定分,一阶一级,造物所靳。宜达而穷者,阴阳为之消长,当与而夺者,鬼神为之典掌。付得失于自然,庶神怡而心旷。噫,可不忍欤!

【译文】

望着满仓的谷物,但是只能得到升斗,希望能担任卿相一类的高官,然而只做了个郎官。他的志向没有满足,在说话和神色中表现出来。

所以周亚夫心里闷闷不乐,被判入狱;杨恽呜呜诉说不平,最终被满门抄斩。

陶渊明作《归去来兮辞》,扬雄作《解嘲文》,以抒发排解心中的烦忧,如此就会自得其乐。

士人进爵受禄的多少都是天给予的,多得少得,这些都是天命注定的,所以说得失完全在于自然,这样人做起事来就会觉得心旷神怡。唉,能不忍吗!

听谗之忍

【原文】

自古害人莫甚于谗,谓伯夷溷,谓盗跖廉。贾谊吊湘,哀彼屈原,《离骚》《九歌》,千古悲酸。

亦有周雅,十月之交:“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大夫伤于谗而赋《巧言》,寺人伤于谗而歌《巷伯》。父听之则孝子为逆,君听之则忠臣为贼,兄弟听之则墙阋,夫妻听之则反目,主人听之则平原之门无留客。噫,可不忍欤!

【译文】

自古祸害人的没有比谗言更厉害的东西。说伯夷浑浊,说盗跖廉洁。贾谊在湘江祭吊屈原,《离骚》、《九歌》,千百年来引人心酸悲戚。

也有周《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篇所说的:“无罪无辜的人受到谗言的诽谤中伤。”

大夫被谗言伤害而作《巧言》,寺人被谗言所害而作《巷伯》。父亲听信谗言就把孝子反当成叛逆之子,君主听信谗言就把忠臣视作盗贼,兄弟听信谗言就互相争吵,夫妻听信谗言就怒目相向,主人听信谗言,那么平原君门下也就留不住宾客。唉,能不忍吗!

苛察之忍世上难买后悔药,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古文经典《劝忍百箴》翻译

【原文】

水太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徒。瑾瑜匿瑕,川泽纳污。

其政察察,斯民缺缺,老子此言,可以为法。

苛政不亲,烦苦伤恩,虽出鄙语,薛宣上陈。

称柴而爨(cuàn),数米而炊,擘肌析骨,吹毛求疵,如此用之,亲戚叛之。

古之君子,于有过中求无过,所以天下无怨恶,今之君子,于无过中求有过,使民手足无所措。噫,可不忍欤!

【译文】

水太清了就没有鱼生长,人太严肃认真了就会没有伙伴。美玉中藏着瑕疵,江河中容纳着污秽。

政治太苛察,庶民就不会满足。老子这句话,可以当作治国的法则。

社制严厉的政治不能使人民亲近朝廷,人民烦忧伤苦,就会使朝廷对人民的恩德受到损伤。即使是以日常俗语规劝帝王,薛宣却有着大臣的德行。

称了柴火然后去烧火,数了米粒再去做饭,弄得很精细,吹毛求疵。如此这般去做事,亲戚也会背叛他。

古代的君子,能在别人错中找出不错的地方,所以后人对他们没有什么恶评,现在的君子,只在别人错误中找错误,让老百姓觉得无所适从,唉,能不忍吗!

小节之忍

【原文】

顾大体者,不区区于小节;顾大事者,不屑屑于细故。视大圭者,不察察于微玷;得大木者,不怏怏于末蠹(dù)。以玷弃圭,则天下无全玉,以蠹废林,则天下无全木。苟变干城之将,岂以二卵而见麾;陈平出奇之智,不以盗嫂而见疑。

智伯发愤于庖亡一炙,其身之亡而弗思;邯郸子瞋目于园失一桃,其国之失而不知。

争刀锥之末而致讼者,市人之小器;委四万斤金而不问者,万乘之大志。故相马失之瘦,必不得千里之骥;取士失之贫,则不得百里奚之智。噫,可不忍欤!

【译文】

顾全大局的人,不会斤斤计较区区小节;做大事的人,不在意细微小事;观赏大玉珪的人,不太察究它的小瑕疵;得到大木材的人,不为小的虫蛀而不欢愉。如果因为瑕疵抛弃玉珪就没有完美的美玉,因为虫蛀就废弃木材,天下就不会有好木材。苟变是保卫国家的将才,怎么能因为吃人家两个鸡蛋而罢黜不用;陈平善出奇计,不因为谣传他与嫂子私通而怀疑他。

智伯因为厨师偷了一碗肉而非常愤怒,却没有想到自己将灭亡;邯郸的一个人因为园中丢失了一只桃子而生气,他的国家灭亡了却不知道。

为了争夺刀尖那么小的利益而相互争讼的,是小市民的小器而已;汉王给陈平四万斤黄金而没有过问,是有夺取天下的大志。所以相马要认为马瘦不行,就必然得不到千里马;因为贫穷便不取用士人,就无法得到百里奚这样的智士。唉,能不忍吗!

无益之忍

【原文】

不做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此召公告君之言,万世而不可忽。

酣游废业,奇巧废功,蒲博废财,禽荒废农,凡此无益,实贻困穷。

隋珠和璧,蒟(jǔ)酱筇(qióng)竹,寒不可衣,饥不可食,凡此异物,不如五谷。

空走桓玄之画舸,徒贮王涯之复壁。噫,可不忍欤!

【译文】

不能做无益的事去损害有益的事,不可以看重奇异的物品而轻视日常用品。这是召公劝告君王的话,万世都不可忽视。

畅游山水荒废正业,奇淫技巧浪费功夫,赌钱浪费钱财,打猎荒废田作,这是没有益处的事,的确是带来穷困的根源。

隋珠、和氏璧这种珍宝,蒟酱、筇竹这些特产,天气寒冷时不能作衣服穿,饥饿时不能当食物吃,凡是这些奇异的东西,都比不上五谷。

桓玄用画舸载着书画玩物,等战败后却空手逃跑了,王涯白白在复壁中贮藏书画。唉,能不忍吗!

随时之忍

【原文】

为可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不可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故言行之危逊,视世道之污隆。

老聃过西戎而夷语,夏禹入裸国而解裳。墨子谓乐器为无益而不好,往见荆王而衣锦吹笙。

苟执方而不变,是不达于时宜,贸章甫于椎髻之蛮,炫絇(qú)履于跣(xiǎn)足之夷,袗(zhěn)絺(chī)冰雪,挟纩(kuàng)炎曦,人以至愚而谥之。噫,可不忍欤!

【译文】

在可以做的时候做可以做的事,往往很顺利;在不能做的时候做不能做的事;往往很凶险。所以士人言行是正直还是退忍,要看世道是不是清明。

老子到西戎就说夷语,夏禹进入裸国就脱下衣裳;墨子认为乐器没有益处而不好,去见楚荆王时却穿着锦衣吹着笙。

如果一味抓住死理而不学会变通,就不合时宜。到剃去头发的蛮人那里卖帽子,向赤着双脚的少数民族炫耀自己的好鞋子,冰天雪地里穿单衣,夏日炎炎时穿棉衣,人们会给他最愚蠢的谥号。唉,能不忍吗!

苟禄之忍世上难买后悔药,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古文经典《劝忍百箴》翻译

【原文】

窃位苟禄,君子所耻,相时而动,可仕则仕。墨子不舍朝歌之邑,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析圭儋爵,将荣其身,鸟犹择木,而况于人。

逢萌挂冠于东都,陶亮解印于彭泽,权皋诈死于禄山之荐,费贻漆身于公孙之迫。

携持琬琰(yǎn),易一羊皮,枉尺直寻,颜厚忸怩。噫,可不忍欤!

【译文】

窃居高位谋取俸禄,是君子所不愿为的;等待时势而行动,可以做官的时候做官。墨子不进叫朝歌的城邑,志士不喝盗泉的水。

佩带圭玉,享受爵禄,使自身荣耀,鸟雀尚且选择树木栖息,更何况人呢!

逢萌解下衣冠挂在东都城门上,辞官隐居,陶渊明在彭泽自解印绶,返归田园,权皋为躲避安禄山的举荐而假装死去,费贻为不愿意被公孙述任用而漆身。

拿着玉石换了一张羊皮,扭曲一尺的长度去得到一寻的长度,就是脸皮厚的人内心也会觉得忸怩不安。唉,能不忍吗!

躁进之忍

【原文】

仕进之路,如阶有级,攀援躐(liè)等,何必躁急。

远大之器,退然养恬,诏或辞再,命犹待三。趋热者,以不能忍寒;媚灶者,以不能忍谗;逾墙者,以不能忍淫;穿窬(yú)者,以不能忍贪。

爵乃天爵,禄乃天禄,可久则久,可速则速。

辇载金帛,奔走形势。食玉炊桂,因鬼见帝。虚梦南柯,于事何济!噫,可不忍欤。

【译文】

仕途升迁的道路,假如像台阶一样有分级,攀爬跨越,何必那样着急。

具有远大抱负的人,退隐家中为的是培养恬淡的心性,皇上多次征召,他还要等待第三次征召才同意。去靠近天气热的地方的人,是因为不能忍耐寒冷;向灶献媚的人,是由于不能忍耐谗涎;翻墙幽会的人,是因为忍不住情欲;偷盗东西的人,是因为不能克服贪欲。

天需要的是贤人,让他们来治理天下的百姓,不是君王所能专任的事,值得出来做官就做,不值就隐居,可以停下来不做就停下来,可以长久做下去就做下去,可快就快。

用车子装载着金银布帛,奔走于诸侯之间。吃的就好像玉一样珍贵,用桂枝来烧火,因为鬼的引见见到天神。这些好比南柯一梦那么虚幻,对事情有什么益处!唉,能不忍吗!

勇退之忍

【原文】

功成而身退,为天之道,知进而不知退,为乾之亢。验寒暑之候于火中,悟羝羊之悔于大壮。

天人一机,进退一理,当退不退,灾害并至。祖帐东都,二疏可喜,兔死狗烹,何嗟及矣。噫,可不忍欤!

【译文】

成功身退,符合上天之道;只知道进取而不懂得退让,就是乾卦中的“亢”。寒暑交替是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在鼎盛之时领悟羝羊撞藩篱进退两难的悔恨。

天时与人事是同一枢机,进与退道理是一样的,应当引退时不退,灾害就一块来了。公卿们在东都门外为疏广、疏受设帐送行,二疏被称作贤大夫;兔死狗烹,韩信的嗟叹已来不及了。唉,能不忍吗!

特立之忍

【原文】

特立独行,士之大节,虽无文王,犹兴豪杰。

不挠不屈,不仰不俯,壁立万仞,中流砥柱。

炙手权门,吾恐炭于朝而冰于昏;借援公侯,吾恐喜则亲而怒则仇。

傅燮(xiè)不从赵延殷勤之喻,韩稜不随窦宪万岁之呼;袁淑不附于刘湛,僧虔不屈于佃夫;王昕不就移床之役,李绘不供麋角之需。

穷通有时,得失有命;依人则邪,守道则正。修己而天不与者命,守道而人不知者性。

宁为松柏,勿为女萝,女萝(luó)失所托而萎苶(nié),松柏傲霜雪而嵯峨。噫,可不忍欤!

【译文】

有自己的操守和见识,不随波逐流,是士人应有的重要气节,即使没有文王那样的时势,圣杰豪杰也能兴起。

不屈不挠,不卑不亢,像万仞石壁一样挺立于江河中,岿然不动摇。

炙手可热的权势之家,我不安的是早上兴盛而黄昏可能就败亡了;借助公侯的援引,我担心高兴时会亲近,而一生气就成为仇人。

傅燮不屈从赵延私下的暗示,韩稜不赞同对窦宪呼喊万岁;袁淑不阿附刘湛,王僧虔不屈服于阮佃夫;王昕不做为人移床的仆役之类的事,李浍不供给崔谋索要的麋角鸽翎。

穷困或通达各有自己的时机,得失皆由命里注定;依附别人就是邪路,谨守道义就是正途。自己修身而上天不赐予,是由于命;谨守道义而不为人理解,是天命所定。

宁愿做挺立的松柏,也不愿做依附他物的女萝,女萝没有依托便无法直立,松柏高耸着傲对风雪。唉,能不忍吗!

才技之忍

【原文】

露才扬己,器卑识乏。盆括有才,终以见杀。

学有余者,虽盈若亏;内不足者,急于人知。

不扣不鸣者,黄钟大吕;嚣(xiāo)嚣聒耳者,陶盆瓦釜。

韫藏待价者,千金不售;叫炫市巷者,一钱可贸。大辩若讷,大巧若拙。辽豕贻羞,黔驴易蹶。噫,可不忍欤!

【译文】

显露才能来表现自己,是器量狭小学识贫乏的表现。盆成括年少有才气而好显露自己,最终因此被杀。

学问广博的人,虽然渊博却好像还不充实;学问欠缺的人,就急于想让人知道。

不敲击它便不响的是黄钟大吕;发出喧嚣刺耳声音的,是陶盆瓦罐而已。

深藏美玉等待好价钱的,即使给他千金也不会卖;在市场巷道中叫卖的,一文钱就可以买到。有很高超的辩论才能却好像是木讷不会说话的人,最聪明的人看起来很笨拙。辽东人献白头猪带来羞惭,黔之驴的一蹶却不能保住自己性命。唉,能不忍吗!

挫折之忍

【原文】

不受触者,怒不顾人;不受抑者,忿不顾身。一毫之挫,若挞于市,发上冲冠,岂非壮士。

不以害人,则必自害,不如忍耐,徐观胜败。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黥布负气,拟为汉将,待以踞洗则几欲自杀,优以供帐则大喜过望。功名未见其终,当日已窥其量。噫,可不忍欤!

【译文】

不能忍受别人触犯的人,一发怒就不顾及别人;不能忍受压抑的人,愤怒起来就不顾及自身安危。受一点小挫折,就认为好像是在市场上被鞭打的侮辱;怒发上冲冠的,难道不是壮士!

不能忍受挫折,不是害了别人,就是害了自己。不如忍耐下来,慢慢观察胜败之理。名誉在屈辱中彰显,德量在隐忍中增大。黥布傲慢自负,认为会拜他为将,刘邦坐在床上洗脚召见他,他气得几乎想自杀,当得到汉王一样的待遇时,又高兴过了头。还没看到他以后立的功名,当天就看到了他的器量。唉,能不忍吗!

不遇之忍世上难买后悔药,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古文经典《劝忍百箴》翻译

【原文】

子虚一赋,相如遽显;阙下一书,顿荣主偃。

王生布衣,教龚遂而曳组汉庭;马周白身,代常何而垂绅唐殿。

人生未遇,如求谷于石田;及其当遇,如取果于家园。岂非得失有命,富贵在天?

卞和之三献不售,颜驷之三朝不遇。何贾谊之抑郁,竟自终于《鵩赋》。噫,可不忍欤!

【译文】

子虚赋一作,司马相如马上显达;阙下一封上书,主父偃顿时变得荣耀。

平民王生,教龚遂答帝王问而得到汉朝的官职;平民马周,代替常何上疏而担任唐朝的中书令。

人生中没有获得机遇时,就好像在石田里寻求谷子;一旦他受到赏识后,就好像在家里的园子里摘果子。这难道不是得失有命,富贵在天?

卞和三次献宝没有成功,颜驷历经三朝不被重视。贾谊是那样的抑郁不乐,竟然作《鵩鸟赋》以表达自己将死的思想。唉,能不忍吗!

同寅之忍

【原文】同官为僚,《春秋》所敬;同寅协恭,《虞书》所命。生各天涯,仕为同列,如兄如弟,议论参决。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心无贪竞,两无猜疑。言有可否,事有是非,少不如意,矛盾相持。

幕中之辩,人以为叛;台中之评,人以为倾。昌黎此箴,足以劝惩。噫,可不忍欤!

【译文】在一起做官称为同僚,是《春秋》所讲的;同具敬畏之心,是《虞书》所规定。虽然生来天各一方,做官在同一行列,就应当跟自家兄弟一样,遇事大家商量解决。

为了国家忘记小家,为了公事忘了私事。心中没有贪求、竞争的心思,互相就没有猜疑。说话有对有错,做事有是有非,稍不如意,就产生了矛盾对立。

在幕府中谈论他人好坏,别人会认为你存心不良;闲暇时评点人物,别人认为你倾慕他们。韩愈的这句箴言,足以劝诫人们。唉,能不忍吗!

背义之忍

【原文】

古之义士,虽死不避,栾布器彭,郭亮丧李。

王修葬谭,操嘉其义。晦送杨凭,擢为御史。此其用心,纯乎天理。

后之薄俗,奔走利欲,利在友则卖友,利在国则卖国。回视古人,有何面目?赵岐之遇孙嵩,张俭之逢李笃,非亲非旧,情同骨肉,坚守大义,甘婴重戮。噫,可不忍欤!

【译文】

古代的义士,面对死也不恐惧回避,栾布哭祭彭越,郭亮为李固收尸。

王修埋葬袁谭,曹操嘉奖他为人的义气;徐晦为杨凭送行,被提升为监察御史。这是由于他们的用心全部合乎天理。

后世世风凉薄,人们只为利欲奔走,朋友那里有利就出卖朋友,国事有利就出卖国家。回头对比古人,还有什么面目见人?赵歧遇到孙嵩,张俭遇到李笃,非亲非故,却情同骨肉,孙嵩、李笃坚守大义,甘愿冒被杀的凶险。唉,能不忍吗!

事君之忍

【原文】

子路问事君于孔子,孔子教以勿欺而犯,唐有魏征,汉有汲黯。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张禹有于帝师之称,李勣(jì)何颜于废后之对?

俯拾怒掷之奏札,力救就戮之绯裩(kūn)。忠不避死,主耳忘身。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若景公之有晏子,乃是为社稷之臣。噫,可不忍欤!

【译文】

子路向孔子询问怎样侍奉君主,孔子告诉他不要欺骗君主而要敢于犯颜直谏。唐朝的魏徵,汉朝的汲黯都是照这样做的。顺从君主的过失,这是一种小罪,诱导君主去产生过失,这是大罪。张禹愧对身为皇帝老师的尊称,李勣在废立皇后一文上又有什么颜面呢?

赵普弯腰拾起皇上怒视的奏折,赵绰全力解救由于穿红色内裤而要被杀的辛亶。忠心不避让死亡,念主而忘记自身。一心可以侍奉一百个君主,三心二意连一个君主都侍奉不了。假若像齐景公有晏婴那样,就是国家的大臣了。唉,能不忍吗!

事师之忍

【原文】

父生师教,然后成人。事师之道,同乎事亲。

德公进粥林宗,三呵而不敢怒;定夫立侍伊川,雪深而不敢去。

膏梁子弟,闾阎小儿,或恃父兄世禄之贵,或恃家有百金之资,厉声作色,辄(zhé)谩其师。弟于之傲如此,其家之败可期。故张觜以走教蔡京之子。此乃忠爱而报之。噫,可不忍欤!

【译文】

父母生育,老师教导,然后才能长大成人。侍奉老师之道,与侍奉双亲一样。

魏昭进献粥给郭林宗,郭林宗三次训斥他,而他没有任何怒气,颜色和悦;游酢(zuò)站立等待程颐,雪下了三尺深都不敢离去。

富贵人家的子弟,或者凭借父兄显贵的地位,或是仰仗着家有百金的富有,对老师厉声作色,动不动谩骂老师。为人弟子骄傲到这种地步,他们家的败亡必然不远了。所以张觜教蔡京的儿子跑步,这是因为忠爱而报答蔡京。唉,能不忍吗!

为士之忍

【原文】

峨冠博带而为士,当自拔于凡庸;喜怒笑嚬(pín)之易动,人已窥其浅中。故临大节而不可夺者,必无偏躁之气;见小利而易售者,失之斗筲之器。

礼义以养其量,学问以充其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庶可以立天下之大功,成天下之大事。噫,可不忍欤!

【译文】

戴着高高的帽子,系着宽带的是士人,应当自觉有别于平庸的俗人;容易引动喜笑怒怨情绪的人,旁人已经窥视到了他的内心。因此在生死关头不能夺其志向的人,一定没有偏躁之气;见一点小利就轻易售出的,只有斗筲那么大的器度。

用礼义来培养他的器量,用学问来充实他的智慧。不由于贫贱而悲戚,不极力追求富贵,就可以建立宏大的功业,成就天下的大事。唉,能不忍吗!

为农之忍

【原文】

终岁勤勤,仰事俯畜,服田力穑,不避寒燠。

水旱者,造化之不常,良农不因是而辍耕;稼穑者,勤劳之所有,厥子乃不知于父母。

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苟惰农不昏于做劳,则家不给,而人不足。噫,可不忍欤!

【译文】

农民一年到头勤劳不已,努力耕作,播种收获,不避寒暑。

旱涝灾害是大自然的不正常现象,好农民并不因此停止耕种;耕种庄稼,是勤劳农夫的本分,子孙却不理解父母的辛苦。

一户人家从事农作,却有六户人家要吃饭,如果农民懒惰不辛勤劳作,就无法满足供给的需要。唉,能不忍吗!

为工之忍

【原文】

不善于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行年七十,老而斫轮,得心应手,虽子不传。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犹君子学以致其道。学不精则窘于才,工不精则失于巧。国有尚方之作礼,有冬官之考阶,身宠而家温,贵技高而心小。噫,可不忍欤!

【译文】

不善于使用斧子的人,手指被弄出了血,汗水淋漓满面;手艺高超的工匠在一旁观看,把手缩在袖子里。年近七十高龄,斫起轮子来却得心应手,这种技艺即使是儿子也继承不了。

百工们只有居住在工肆中才能学成技艺,好比君子学习才能明白道理。学问不精就没有多少才华,技术不精就不够巧妙。国有尚方官署掌管工匠,有冬官这种官员考核工匠的级别,工匠自身受宠而家庭温暖富足,可贵的是自身技术高明而没有野心。唉,能不忍吗!

为商之忍

【原文】

商者,贩商,又曰商量。商贩则懋(mào)迁有无,商量则计较短长。用有缓急,价有低昂。不为折阅不市者,荀子谓之良贾;不与人争买卖之价者,《国策》谓之良商。何必鬻(yù)良而杂苦,效鲁人之晨饮其羊。

古之善为货殖者,取人之所舍,缓人之所急,雍容待时,赢利十倍。陶朱氏积金,贩脂卖脯之鼎食,是皆大耐于计筹,不规小利于旦夕。噫,可不忍欤!

【译文】

商人,就是商贩,又称作商量。有了商贩就可以做到互通有无,有商量就会斤斤计较。使用物品有缓有急,价格有高有低,商人不因为商品降价而不做生意。荀子说,良好的商人是不和顾客争吵买卖的价钱的;《战国策》说,好的商人没有必要以次充好,效仿鲁国的沈犹氏早晨给羊喝水以增加重量。

古代的会经商的人,收取别人所舍弃的东西,给人所急需的东西,平静从容地等待时机,以获得巨额的利润。陶朱公的善于积累财富,那些贩卖小东西的人的豪富,都是能长远打算,不贪求眼前的蝇头小利的结果。唉,能不忍吗!

父子之忍世上难买后悔药,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古文经典《劝忍百箴》翻译

【原文】

父子之性,出于秉彝。孟子有言,责善则离,贼恩之大,莫甚相夷。

焚廪掩井,瞽太不慈,大孝如舜,齐慓(piāo)夔(kuí)夔。

尹信后妻,欲杀伯奇,有口不辩,甘逐放之。

散米数百斛而空其船,施财数千万而罄(qìng)其库,以郗超、全琮不禀之专,二父胡为不怒?

我见叔世,父子为仇,证罪攘羊,德色借耰(yōu)。

父而不父,子而不子,有何面目,戴天履地?噫,可不忍欤!

【译文】

父子相互亲近是出于继承的天性。孟子说过,责备子女,使之向善,子女们会因为受到责骂而疏远父亲。对父子恩情伤害最大的,比不上父子之间相互责备了。

烧毁仓库,掩埋水井,瞽叟实在不仁慈,而舜这样非常有孝心的人,仍恭敬地侍奉他。

尹吉甫相信后妻的话,要杀伯奇,伯奇也没有辩解,宁愿被逐出家门。

散发数百斛米给读书人而空着船回来,全琮没有禀告父亲,父亲全柔也不去责怪;郗超施舍掉千万财物使仓库一空,父亲郗愔也不怪罪。为什么呢?

富家子弟长大后便分家,父子为仇,其父攘羊,儿子居然出来作证;贫贱家庭的子弟,分家后借耰鉏给他父亲,觉得有恩于父亲。

父亲不遵守父亲之道,儿子不遵守儿子之道,即使上天赐予他们粮食,也没办法得到它。唉,能不忍吗!

兄弟之忍

【原文】

兄友弟恭,人之大伦,虽有小忿,不废懿亲。舜之待象,心无宿怨,庄段弗协,用心交战。

许武割产,为弟成名;薛包分财,荒败自营。阿奴火攻,伯仁笑受;酗酒杀牛,兄不听嫂。

世降俗薄,交相为恶,不念同乳,阋(xì)墙难作。噫,可不忍欤!

【译文】

兄长友爱弟弟恭顺,是重要的人伦关系,虽然有小的矛盾,也不会丧失了骨肉亲情。舜对待弟弟象心中不存任何怨恨;庄公和共叔段两人关系不睦,彼此使用计谋相互争战。

许武分割财产,自己分得好的是为了让弟弟出名;薛包分家,把不好的分给自己。周顗笑着承受弟弟的火攻;牛弘的弟弟酗酒杀牛,牛弘不听妻子的唠叨。

兄弟之间如果有了矛盾,一定要互相谅解,这样外人才不敢来欺侮,唉!能不忍吗?

夫妇之忍

【原文】

正家之道,始于夫妇。上承祭祀,下养父母。惟夫义而妇顺,乃起家而裕厚。《诗》有仳(pǐ)离之戒,《易》有反目之悔。

鹿车共挽,桓氏不恃富而凌鲍宣;卖薪行歌,朱妇乃耻贫而弃买臣。茂弘忍于曹夫人之妒,夷甫忍于郭夫人之悍。不谓两相之贤,有此二妻之叹。噫,可不忍欤!

【译文】

使家道正直,是从夫妇开始的。对上承担祭祀祖先的重担,对下赡养父母。只有丈夫仁义,妻子恭顺,才能使家境渐变富裕。《诗经》中有夫妻分离的告诫,《易经》中有夫妻反目的悔恨。

桓少君不凭借家富而凌辱鲍宣,而是和丈夫共同拉着鹿车回家;朱买臣卖柴唱歌,他妻子羞愧于他的贫穷而抛弃了丈夫。王茂弘忍受曹夫人的善妒,王衍忍受郭夫人的凶悍。并不是说两位的贤德,而是对两位妻子为人的感叹。唉,能不忍吗!

奴婢之忍

【原文】

人有十等,以贱事贵,耕樵为奴,织爨(cuàn)为婢。父母所生,皆有血气,谴督太苛,小人怨詈(lì)。陶公善遇,以嘱其子。阳城不瞋易酒自醉之奴,文烈不谴籴米逃奔之婢。二公之性难齐,元亮之风可继。噫,可不忍欤!

【译文】

封建社会,人分为十等,下等人侍奉上等人,以耕田的人为奴,以纺纱织布的为婢,都是父母所生,也有血气,为何对他们太苛薄,这只会引来怨恨的。陶渊明叮嘱儿子要好好看待仆人,阳城让仆人拿米换酒,而仆人却醉倒在路上,阳城不怒反而把他背了回来。房文烈派奴婢出去买米,奴婢却乘机逃走了,后来奴婢回来了,房文烈却没打她。陶渊明的作风可以继承,而阳城、房文烈两位性情与度量是难以企及的。唉,能不忍吗!

宾主之忍

【原文】

为主为宾,无骄无谄;以礼始终,相孚肝胆。小夫量浅,挟财傲客,箪食豆羹,即见颜色。

毛遂为下客,坐于十九人之末,而不知为耻。鹏举为贱官,馆于马坊,教诸奴子,而不以为愧。广阳岂识其文章,平原不拟其成事。

孙丞相延宾,而开东阁;郑司农爱客,而戒留门。醉烧列艦(jiàn),而无怒于羊侃;收债焚券,而无恨于田文;杨政之劝马武,赵壹之哭羊陟。居今之世,此未有闻。噫,可不忍欤!

【译文】

无论是做主人还是做宾客,都不必骄傲或谄媚;要始终以礼相待,肝胆相照。小人的器量狭小,仰仗着财富傲视客人;而别人一旦慢待自己,马上就变了脸色。

毛遂是下等客人,坐在十九人的最后一位,却不因为这而羞耻;温子升为贱官,在马坊教书,而不认为羞愧。广阳王怎么能欣赏温子升的文章,平原就没指望过让毛遂帮他做成事情。

丞相公孙弘打开东面馆阁用来招揽宾客;司农郑庄为招待好客人,吩咐门下不分贵贱,留住客人。客人喝醉酒烧毁许多船只,羊侃没有生气;冯驩收债把债券全部烧掉,孟尝君不去怪罪。杨政责备马武,赵壹哭闹羊陟,都没有受到责怪。唉,能不忍吗!

交友之忍

【原文】

古交如真金百炼而不改其色;今交如暴浪盈涸而不保朝夕。管鲍之知,穷达不移;范张之谊,生死不弃。

淡全甘坏,先哲所戒;势贿谈量,易燠(yù)易凉。盖君子之交,慎终如始;小人之交,其名为市。郈子迎谷臣之妻子,至于分宅;到溉视西华之兄弟,胡心不恻,指天誓不相负,反眼若不相识。噫,可不忍欤!

【译文】

古时候的交友就好像真金一样,百炼都不能改变它的本色。管仲和鲍叔牙的知己之交,不管穷困还是发达都不改变,范式和张劭的友谊,无论生死都没有离弃。

先哲告诫我们,君子之交清淡而能成功,小人之交甘甜而易毁坏;以权势、贿赂、空谈,互相予求相交,容易表面热火也容易冷下来。君子交友,慎始慎终;小人交友,好像在市场上进行交易。郈成子迎接死去的友人谷成的妻子、儿女到自己家,分宅居住;到溉看到故友任昉的儿子们流离失所,却没有丝毫恻隐之心。相交时指天发誓互相不背负,一转眼间好像不曾相识。唉,能不忍吗!

年少之忍

【原文】

人之少年,譬如阳春,莺花明媚,不过九旬,夏热秋凄,如环斯循。人寿几何,自轻身命;贪酒好色,博弈驰骋;狎侮老成,党邪疾正;弃掷诗书,教之不听;玄鬓易白,红颜早衰;老之将至,时不再来;不学无术,悔何及哉!噫,可不忍欤!

【译文】

人的少年时期,就好像是春天,鸟语花香春光明媚,时间不过三个月。然后是炎热的夏天,凄凉的秋天,如此循环往复。人的寿命有多长,怎么能自己轻贱自己的生命;贪酒好色,赌博跑马。欺侮老实人,和邪恶的人结党拉派,嫉恨正直的人;不学习诗书,不听教诲。黑发容易变白,红颜容易衰老;老年就要到来,而青春的好时光不会再来。少年时不学无术,到年老时后悔就已经晚了!唉,能不忍吗!

好学之忍

【原文】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古之学者,一忍自持。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耕锄昼佣,牛衣夜织,忍苦向学,倪宽刘寔。以锥刺股者,苏秦之忍痛;系狱受经者,黄霸之忍辱。

宁越忍劳于十五年之昼夜,仲淹忍饥于一盆之粟粥。及乎学成于身,而达乎天子之庭。鸣玉曳组,为公为卿。为前圣继绝学,为斯世开太平。功名垂于竹帛,姓字著于丹青。噫,可不忍欤!

【译文】世上的百种行业都是以学习作为根本的。古代有学问的人,以坚忍自持。匡衡凿壁偷光,车胤把萤火虫放在囊中做灯,他们都忍受着贫困坚持读书。倪宽替人家耕作,刘寔在夜晚编织牛衣,他们二人都是忍受贫苦、勤奋向学的人。苏秦以锥刺股,忍痛发奋读书;黄霸关在监狱里,忍受侮辱拜师读书。

宁越忍受了十五年日夜的辛劳,范仲淹忍受了每日只能喝一盆玉米粥的饥饿,最后读书有大成就。等到自己学问已成,闻达于天子的朝堂。身佩珍贵的玉器和绶带,担任公卿的职务,为前代的圣人继承绝学,为人世间谋取太平。功名写在史书上,姓名也留在千古不朽的丹青上。唉,能不忍吗!

将帅之忍

【原文】

阃(kǔn)外之事,将军主之;专制轻敌,亦不敢违。卫青不斩裨将而归之天子,亚夫不出轻战而深沟高垒,军中不以为弱,公论亦称其美。延寿陈汤,兴师矫制,手斩郅支,威震万里,功赏未行,下狱几死。

自古为将,贵于持重;两军对阵,戒于轻动。故司马懿忍于妇帻之遗,而犹有死诸葛之恐;孟明视忍于郩陵之败,而终致穆公之三用。噫,可不忍欤!

【译文】

郭门以外的事,由将帅做主;即使将帅专横轻敌,部下也不敢违抗命令。卫青不杀自己的偏将而归来交给天子处理,周亚夫不轻易出战而是深挖沟高筑垒,军中将士并不认为他们软弱,公共舆论也赞美他们。陈汤、甘延寿,假称皇帝之命发兵攻打匈奴,杀了郅支单于,威震万里。还没有论功行赏,陈汤就被捕入狱险些死掉。

自古担任将帅的,以持重为最紧要;两军对垒,千万不能轻举妄动。司马懿能忍受诸葛亮送给他妇人衣物的羞辱,并被死诸葛所吓跑;孟明视能忍受郩陵之战的惨败事实,被穆公三次重用,终于打败晋国雪耻。唉,能不忍吗!

宰相之忍

【原文】

昔人有言,能鼻吸三斗醇醋,乃可以为宰相。盖任大用者存乎才,为大臣者存乎量。丙吉不罪于醉污车茵,安世不诘于郎溺殿上。周公忍召公之不悦,仁杰受师德之包容,彦博不以弹灯笼锦而衔唐介,王旦不以罪倒用印而仇寇公。廊庙倚为镇重,身命可以令终。噫,可不忍欤!

【译文】

从前曾有人说,能够用鼻子吸进三斗醇醋的人,就可以做国家宰相。能做大事的人在于他们的才能,能做朝廷大臣的人在于有大器量。丙吉不怪罪驾车马夫因为呕吐弄脏了车垫,张安世没有责怪在殿堂上喝醉后小便的郎官。周公忍受了召公对他的心怀不满之事,狄仁杰受到娄师德的包容举荐,文彦博并没有因为唐介弹劾他做灯笼锦媚上而记恨他,王旦不因为寇准开除倒用了印的官员而对寇准有成见。国家把这样的人倚为栋梁,而自身也可以得到善终。唉,能不忍吗!

顽嚚之忍世上难买后悔药,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古文经典《劝忍百箴》翻译

【原文】

心不则德义之经曰顽,口不道忠信之言曰嚚。顽嚚不友,是为凶人,其名浑敦。恶物丑类,宜投四裔,以御魑魅。唐虞之时,其民淳,书此以为戒。秦汉之下,其俗浇,习此不为怪。盖凶人之性难以义制,其吠噬也,似犬而猘(zhì),其抵触也,如牛而觢(shì)。待之以恕则乱;论之以理则叛;示之以弱则侮;怀之以恩则玩。当以禽兽而视之,不与之斗智角力,待其自陷于刑戮,若烟灭而爝(jué)息。我则行老子守柔之道,持颜子不较之德。噫,可不忍欤!

【译文】

心中不遵守道德规范叫做顽,口里不说忠信的话叫。顽嚚不友善,就是恶人,是叫“浑敦”一般的恶物丑类,应当流放到四方边境去,用来抵御妖怪和敌人。唐虞的时代,民风淳厚,《尚书》记下这些引以为诫条。秦汉之后,民风浮躁,就习以为常不觉奇怪。恶人的品性无法用道义去制约,好比狂犬咬人,如同疯狗一样相互撞击,像牛一样角斗。用宽恕对待他就会产生变乱;跟他晓之以理就不听从;给他示弱他就欺侮人;以恩德感化他他却轻侮你。应当把他看作禽兽,不和他斗智斗力,等待他们自己陷进刑罚中,好像火自己熄灭一样。我就实行老子恪守柔和的道,保持颜子不计较的德行。唉,能不忍吗!

屠杀之忍

【原文】

物之具形色,能饮食者,均有识知,其生也乐,其死也悲。

鸟俯而啄,仰而四顾,一弹飞来,应手而仆。牛舐其犊,爱深母子,牵就庖厨,觳(hú)觫(sù)畏死。蓬莱谢恩之雀,白玉四环;汉川报德之蛇,明珠一寸。勿谓羽鳞之微,生不知恩,死不知怨。

仁人君子,折旋蚁封,彼虽至微,惜命一同。伤猿,细故也,而部伍被黜于桓温;放麑,违命也,而西巴见赏于孟孙。

胡为朝割而暮烹,重口腹而轻物命?礼有无故不杀之戒,轲书有闻声不忍食之警。噫,可不忍欤!

【译文】

具有形体色彩,能够饮食的东西,都是有知觉的,活着的时候很快乐,死的时候就伤悲。

鸟雀低下身子啄食,抬起头四面张望,一颗弹丸飞来,立即仆倒下去。母牛舐着它的小牛犊,母子之情亲爱温暖。把牛牵到厨房宰杀,牛就颤抖着害怕死。来自蓬莱谢恩的黄雀,送四枚白玉给救它的恩人杨宝;报答疗伤之恩的蛇,含来直径一寸的珠子给隋侯。不应该说鸟兽这样的小动物,活着不知别人给它的恩德,死了不知怨恨。

仁慈的君子,在骑马时碰到蚂蚁窝就绕开,它们虽然非常微小,也像人一样珍爱它们自己的生命。伤害了猿猴,本是细小的过错,但是桓温却开除了他的部下;放跑麑子,是违抗命令,而孟孙却赏识秦西巴。

为什么早晨杀了而晚上烹食,这难道不是看重口腹之欲而轻视动物的性命吗?《礼记》中有没有理由不能杀生的戒律,孟子的书中有听到动物的哀声而不忍心进食的训戒。唉,能不忍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