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努力之前 先不要談天賦

1.前天見到了一個我極為欣賞的朋友,他和我同齡,卻已成為所在行業裡的頂級人才,近乎傳說般的存在。如你所料,他當然實現了財務自由——所以就開好車、住好房,帶著好姑娘滿世界玩嗎?

呵呵,哪有這麼俗套。

事實上,他仍在孜孜不倦地提升自己。

像一個修道士一般,安靜,孤獨,極度規律:七點鐘自然醒,每天工作14小時以上,用盡一切辦法節省時間:極少出門社交,飯菜從簡,營養即可;衣服若合身,一次買幾件,穿慣了的襪子,乾脆一次買一百雙;購買頂配的電腦,卻只置備最必須的傢俱;每天晚上睡前,雷打不動地在跑步機上跑步,保持身體活力……沒有人打擾他,擁有著我們這個年齡少有的清淨和自由。

單單一個人,效率堪比3個有天賦的同行,完爆10個資質平庸的同行。


2.如果普通朋友像他一樣深居簡出,我一定會說:“當工作狂不好吧?”“你太宅了,要多出來走走,談個戀愛什麼的”。

但對他,這種話我根本說不出口。

他太知道自己要什麼了。

他只是在練功,這是他深思熟慮後的選擇。他在追求更高的境界。

不讓人心疼,反而讓人羨慕。

讓人自慚形穢。

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何其可怕。


3.和足夠優秀的人聊天,常常不是折服其天賦,而是被其“已臻化境”的努力所震懾。

我姑且把“努力程度整整提升一個量級”,稱做換一個”維度“。因為量變引發質變,會給當事人帶來前所未有的感受。

村上春樹很欣賞海明威的話:“持之以恆,不亂節奏,對於長期作業至為重要。”,他說,寫長篇小說是個體力活,才華之外,更需要專注力和耐力。所以他開始堅持枯燥至極的長跑,以此保持專注力和耐力。經年累月的堅持——每週60公里,每年多次全程馬拉松,甚至超級馬拉松,聽上去更像是一種修行。而在這種修行中,他提出了“跑者藍調”的說法——

“說得誇張些,由於跑完了一百公里,我似乎一腳踏進了‘稍稍不同的場所’。跑過七十五公里,疲勞感突然銷聲匿跡後,那段意識的空白之中,甚至存有某種哲學或宗教的妙趣。其中有強迫我內省的東西……不管如何,我將它命名為‘跑者藍調’。”

這就是維度轉變,帶來的思維轉變。

當你從高維空間看低維,很多問題就已不再是問題。


4.說幾個真實故事。

2011年,我在騎川藏線的路上,碰到過一個六十多歲的大爺,獨立騎行,已經穿越了大半個中國。我說,大爺您身體真好啊。

他笑笑說,三個月前,自己還是個糖尿病患者哩。我看著他咕嚕咕嚕喝脈動,不敢置信。

他說,自己糖尿病很久了,跟所有患者一樣,堅持打針吃藥,一直養著耗著,吃不了任何甜食。三個月前有一天,某個機緣下,決定騎車穿越中國,於是上路了。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平均每天一百公里的騎行,讓老爺子的身體健康了起來,他已經可以不管甜食不甜食了,想吃啥吃啥,每天生龍活虎的。

這就是“提升一個維度”後的奇蹟。

低維世界

,老人每週去醫院注射胰島素,每天控制飲食,每天堅持“養生”——早上六點鐘到公園裡快走、甩手、打太極……小心翼翼地苟活下去。

而在高維世界,老人跨上了單車,每天騎行一百公里,經歷狂風暴雨、陡坡爛路甚至生命危險的洗禮,暫別了糖尿病的困擾,並收穫了絕美的風景和故事。


5.這樣的故事,在我身上也發生過。

我從小是一個病秧子,枯瘦如柴,在高中之前,幾乎每個月都要去醫院簽到。就是這樣一個“廢柴”,在臺灣遇到了一個“歡迎任何人挑戰生理極限”的美國鐵人教練,在他的盛情邀請下,我加入了鐵人三項訓練隊,開始了魔鬼訓練,甚至在我騎車摔傷血肉模糊的時候,教練都會用巴掌在我傷口上狠狠一拍:“習慣就好!“——是的,你可以認為,他沒有什麼人性。

在這種魔鬼訓練下,我患上了嚴重的胃潰瘍,一度痛得站不直身體,醫生警告我,不要再做大運動量的運動。但鐵血教練呢?他說:永遠不要相信醫生的話!

隊友告訴我,當年教練的膝蓋受傷,做了一個膝蓋手術,醫生說,他這輩子都不能再做激烈運動了。但是呢?教練沒多久就下床跑步了!如今,五十歲的年紀,卻是三十歲的肌肉疙瘩身材。

就這樣,我頂著腹痛,堅持訓練,最終完成了56.5km的鐵人三項全程挑戰。

而這一切——從開始訓練到完賽——只用了短短三個月。

就是從那時起,我對人類生理極限的認知上,徹底上升了一個維度。至於後來的騎川藏線、跑馬拉松,不過是同一維度的延展而已。


6.任何一個領域,都和生理挑戰類似,有著高低維之分。

看著文章開頭提到的朋友,我就能瞬間明白,為何自己過不上想要的生活。

說難聽點就是:以自己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不配。

那些”出身一般,沒有背景“、”年紀還很輕嘛“、”行業大環境就是如此“、”天賦不夠“、”平臺有限“、”聽老闆的話“……都是在低維度看似有理、實則主動放棄的藉口。

以下這些尖銳的問題,送給自己,以及想從更高維鞭策自己的影視創作者——

每天幾點起床?有多少有效工作時間?工作時會刷微博、朋友圈嗎? 你每個月讀幾本書?你每天堅持寫日記嗎?你有堅持在寫自己的作品嗎? 你的看片量多少?每天堅持看電影嗎?是否有堅持寫分析筆記? 你有目標嗎?你這一週,和上週相比,有更靠近目標嗎? ……

就是這些簡單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讓自己毫不面紅耳赤的答案,而是一堆諸如”工作好忙的“”我不是科班出身”“我沒有老師”“我在三線城市”“我已經四十多歲了”“我只能兼職……”等藉口。你就會一輩子耗死在低維世界。


7.前陣子,女朋友抑鬱,我說,咱換個維度,用生理挑戰解決心理問題吧——你信不信兩週之內,你可以跑到10公里?

她覺得我在胡扯——她耐力極差,只要跑五分鐘,就會腹痛難耐,心臟跳到嗓子眼。

她一本正經地拒絕我:”沒看到老孃胸這麼大嗎?跑起來一甩一甩的,怎麼跑?“

當然,最終她還是答應試試。

第一天,果不其然,她在跑步機上,不到一公里,整個人差點暈過去,乾嘔不止……

接下來的每一天,她都不斷刷新自己記錄。

僅僅第六天,她一口氣跑完了五公里,我們心滿意足。


第7天,是休息日。

第8天,霧霾太大,我們放棄了。

第9天,前一天睡太晚,所以賴床了。

第10天,我們似乎忘記10公里之約了……

是的,我們可恥地放棄了。


這簡直就是我過去多年生活的縮影:卯盡全力衝進高維世界,在獲取極短暫滿足、貼幾個標籤後,又跌落到蠅營狗苟的低維。

就像鐵血教練在賽後無情地戳破真相:查理,鐵人還沒有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

難的,不是呆在高維一時,而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