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包拯是安徽合肥人。

他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考中的进士,28岁入仕,算是起步比较晚的了。

先来说说包拯的两个著名形象特征:黑脸,以及额头的月牙。

包拯在民间留下的最流行形象,就是一张如同被墨喷过的脸,所以被称为“包黑子”。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但事实上,包拯长得一点都不黑。

试想,如果一个人要长成包拯那副黑样,肯定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史书上也会记上两笔。但《宋史·包拯传》中没有一个字提及包拯的肤色问题。

好,史书上不写,也不能证明包拯真的就不黑是不是?

按“壹读百科”在《包拯是如何被“黑”的?》一文中的考证,包公的家谱《包公书院记》中有那么一句:

“今睹遗像,乃清隽古雅,殊无异于人。”

说明包拯的肤色并无惊人之处。

与之佐证的,是包拯的真人画像。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从这幅画上看,包拯不仅不黑,长得还挺白。关键是,他的额头也没有一个传说中的“月牙”。

关于包拯额头的“月牙”,民间有不少传说,有说这是包拯幼儿时被马蹄踩过留下的痕迹——试问,被马蹄踩脑门而不死,世间除了葫芦娃又有谁能做到?

所以,无论“黑”还是“月牙”,都不是包拯的真实形象。但问题是,这两个要素是从什么时候被加到包拯身上的呢?

归根结底,还是民间的传说、文学,再加上戏曲的功劳。

在包拯去世之后没多久,民间就开始流传他的各种故事。故事里的包拯铁面无私,不苟言笑,故《宋史·包拯传》里有“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这句话,意思是“如果包拯笑一笑,黄河的水都会变清。”还有一句话是“‘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指包拯铁面无私。

可能是顺着这两句话,民间的传说和故事开始慢慢发挥,包拯的“黑脸不笑”慢慢变成了“肤色变黑”,而“阎罗包老”成了包拯白天判人间案,晚上去阴曹判阎罗案,那个“月牙”成了他往来人间和阴曹的“通行证”。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及至清代,小说《三侠五义》出现,大大传播了包公铁面无私的形象,也留下了一句关于包拯出生的描述:

“黑漆漆,亮油油,赤条条”。

与此同时,戏曲中脸谱对于包拯特征的进一步明确,也巩固了“包黑子”的形象,最终让包拯的“黑化”板上钉钉,深入人心。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然后就来说说民间流传的包拯故事。

包拯之所以被称为“包青天”而受百姓爱戴,主要是因为他秉公执法,巧妙断案,如那句著名歌词所唱:“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在“陈州放粮”,“铡美案”,“狸猫换太子”这些悬疑破案故事里,包拯堪称“名侦探包拯”。

但事实上,包拯担任开封府尹前后一共只有一年半时间而已,而那些有名的案件,绝大多数都是民间移花接木或出自想象,而且都是和包拯没有任何关系的。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真正见于《宋史·包拯传》记载的包拯断案故事只有一个,那就是“割牛舌案”:

一个农民家的耕牛被人割掉了舌头,告到了当时担任县令的包拯那里。包拯认为,把牛舌割掉是件无利可图的事,肯定是有人想报复这家农民。于是,包拯让这个农民回家把这头牛给宰了——在宋代,私自宰杀耕牛是犯法的。结果,农民家前脚杀牛,后脚他的邻居就来报官告密,包拯就此认定就是这个邻居结怨割的牛舌,最后果然如此,案情告破。

在这个案子里,包拯还是展现了一些办案手段和智慧的。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在一些笔记、方志和野史中,也断断续续记录有一些包拯断案的故事,不过在那些故事里,包拯就没那么“神”了。

北宋的沈括在他著名的《梦溪笔谈》中就专门记录了包拯的一个断案故事:

包拯在担任开封府尹期间,碰到一个犯了法的人,要处以“杖脊”,就是挨板子。这哥们花重金贿赂了负责杖责犯人的一个小吏,想免挨板子。小吏教了他一招:“包大人铁面无私,肯定是要我当庭打你的。在我开打之前,你就拼命喊冤,我就拼命骂你,这样事情可能就会有转机。”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结果到了大堂之上,包拯果然宣布要打板子,犯人鸣冤,小吏立刻高声斥责,且极力表现仗势欺人的样子。包拯顶着“包青天”大名,立刻就感到不开心了,反而责怪小吏口出狂言,结果把小吏打了板子,那个犯人倒从轻判决了。

沈括是带着揶揄的口吻来写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堂堂包大人被小吏与犯人两人合谋耍得团团转。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包拯的“人性”,而不是“神性”。

那么,如果包拯靠的不是“断案如神”,他又为何能名垂青史呢?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于是就要说到包拯真正的三点过人之处:清廉、公正和敢于弹劾进谏。

包拯素以清廉闻名。

早在他23岁还没当官的时候,已经在家乡庐州小有名气。当时庐州有一个富豪请他去家里吃饭结交,包拯拒绝了,理由是:“他是个有钱人,我们将来可能回家乡当官,有了这份交情,以后就难做了。(“彼富人也,吾徒异日或守乡郡,今妄与之交,岂不为他日累乎。”见《朱子语类》)

包拯曾在端州做过长官。端州以产砚台闻名,每年还会将砚台上贡。在包拯到任之前,他的前任每年都以“朝贡”为名,加征数十倍的“端砚”,用来中饱私囊和送人行贿。包拯到任后,严格规定上贡多少就征收多少,不许超支一块。在包拯离任时,一块“端砚”也没带走。1973年合肥清理包拯墓时,从他本人和子孙的墓中只发现一块普通的砚台。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包拯的公正,其实并不是指他的断案,而是指他整体的秉公执法,不畏强权。

包拯刚在家乡庐州当长官的时候,他的亲朋故旧觉得可以依仗他的照顾,开始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包拯得知后,当即令人抓来他的一个犯法的舅舅,当庭杖责示众,从此亲朋故旧大大收敛。

在做开封府尹的时候,包拯决定疏浚惠民河。他发现惠民河河道拥堵的原因,是很多权贵官僚家的花园修建亭台楼榭,入侵了惠敏河。包拯下令仔细测量和留下证据,然后将权贵们所有跨河修建的楼台、花园和亭桥全部拆毁。在这个过程中,包拯遭遇了很大的阻力,有的权贵甚至拿假地契来打官司,被包拯识破,直接向朝廷汇报,要求严惩。

在做监察御史时,包拯了解到杨邠、王鼎、王绰三人被贬官,因为他们都是范仲淹提拔的人才——范仲淹因“庆历党争”被贬,殃及池鱼。包拯其实是范仲淹等新政党人的死对头“守旧派”提拔的,但他了解到杨邠等三人业务能力很强,且公正廉明,所以极力主张重用三人,结果三人都被重新提拔。

在自身行得正的前提下,包拯当然敢大胆弹劾和进谏了。

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御史中丞期间,从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到宰相宋庠(此弹劾后人存在争议),从皇帝宠臣王逵到皇叔赵元祐的女婿郭承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只要有贪赃枉法品行不端,包拯全都一律弹劾。以至于民间后来有了“包弹”这一俗语——被包拯弹劾过的官员叫“有包弹”,没被包拯弹劾过的官员叫“无包弹”。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而且包拯一旦弹劾起来,连皇帝宋仁宗的面子都不给。

宋仁宗当时宠幸张贵妃,张贵妃就不断地为自己的伯父张尧佐求官。这位能力一般的伯父结果一年内晋升四次,权倾朝野。在朝中无人敢响,你看我,我看你,看来看去,还是都把目光落在了包拯身上。

包拯果然不负众望,第一个站出来弹劾。结果弹劾之后,张尧佐反而又升了一个官,这背后传出的信号就是:皇帝在力挺他。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如果换做一般人,早就知难而退了,但包拯寸步不让,一道道接着弹劾,最终发展到当廷辩论。包拯直接站到仁宗面前,历数任人唯亲的弊端,滔滔不绝,唾沫星子直接喷到了宋仁宗的脸上。

宋仁宗面色不悦,忍到包拯说完,拂袖而去。到了后宫,仁宗直接找到张贵妃发脾气:“包拯的唾沫都喷到我脸上了!你一天到晚就为你伯父要官要官,你知道有包拯这个人吗?!”

最终是张尧佐一看众怒难犯,舆情汹涌,自己辞去了一批职务。

那么问题就来了:

古往今来,犯颜直谏的大臣基本都没好下场,包拯为何能够善终呢?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这就必须要说到包拯的顶头上司——宋仁宗了。

宋仁宗赵祯是北宋的第四个皇帝,也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长达42年。

“仁宗”是赵祯的庙号,但后世子孙之所以起这个庙号,自然是有道理的——他确实性情仁厚,宽以待人。

就拿包拯弹劾张尧佐一事来说,大庭广众之下,包拯面对面指责,不说唾沫星子喷到脸上,就这个态势,换做其他皇帝,早就震怒了。但仁宗只是用袖子遮住脸面,任由包拯继续说,最后也就是“拂袖而去”。

应该说,包拯确实碰到的是宋仁宗,如果换其他脾气烈一点的皇帝,要么咔嚓一刀,要么当廷责杖,怎么也要借故贬官了。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但换个角度来看,宋仁宗也需要包拯这样的人。

宋仁宗广开言路,开明宽松,确实让北宋在他执政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甚至有“仁宗盛治”的说法。但与此同时,北宋开朝后积留下来的一些严重问题,也在仁宗一朝开始显现,比如“三冗”问题。

“三冗”一是“冗兵”,仁宗时期北宋士兵数量最高达150万人,但战斗力低下;二是“冗官”,北宋马背上开国,但重视知识分子,结果造成文官数量大增,互相牵制,机构重叠。仁宗一朝,官员数量已经超过了17000人;三是“冗费”,因为前两者恶性循环,造成北宋财政吃紧,再加上还要给辽和西夏岁币,国库已经空虚。

在这样的背景下,统治阶级也需要塑造一个正面典型,倒不仅仅是用来展现自己“广开言路”的形象,更是要用来树立一个榜样,遏制日益严重的机构冗余和官员贪腐现象,而包拯恰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脱颖而出。

当然,以包拯这么生猛的劲头,光宋仁宗一个人还不够。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我们再来看看包拯的“朋友圈”。

翻看包拯的仕途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一方面,包拯步入仕途很晚。他28岁中举,担任县令后不久,就因为父母离世,回家受丧。守丧期满之后又不忍离去,直到38岁的时候才正式回归仕途,去天长县当了县令。

但另一方面,包拯升官又极快。包拯出仕的26年时间里,升迁次数达到了25次,基本上一年就要升一次官,最终做到了御史中丞(相当于现在最高检察院检察长)和枢密副使(相当于现在中央军委副主席)。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按宋代惯例,一般官员是三年一升,大家都是腰椎间盘,凭什么包拯那么突出呢?

这一方面自然离不开宋仁宗对包拯的厚爱,但另一方面,和包拯的“同年”群体可能也有关系。

“同年”,在中国古代的官场体系里,不是指“年龄相同”,而是指科举时同一年考中或者同一榜中举的。作为“同年”,也有点“校友”或“同窗”的意思,大家一般约定俗成会在今后的官场上相互照应。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包拯是宋仁宗天圣五年( 1027 年)中的进士甲科,按杨高凡在《包拯及其与同年关系论略》中的考证,大概排名在前三十左右。而他这前三十个“同年”中,后来做官做到“同平章事”(宰相)或接近级别(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副使,御史中丞)的多达7人(王尧臣、韩琦、吴育、包拯、赵概、文彦博、吴奎),且因为包拯出仕晚,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先包拯而居高官的。

值得关注的是,包拯和这批人的私交都非常好,特别是文彦博和韩琦。

文彦博曾三次出任北宋宰相,深受皇帝信任。而包拯的父亲和文彦博的父亲本来就认识,算是“世交”,而在这基础上,包拯的儿子又娶了文彦博的女儿,结成了“姻亲”,两人的关系可见一斑。

韩琦历经北宋三朝,做过十年宰相,被后世称为“一代贤相”。在现发掘到的包拯的遗物中,只发现两个帖子,一个是给文彦博的,一个是给韩琦的,可见两人的私交。韩琦在拜相21天后,包拯就得到了升迁。正是在韩琦任职的四年里,包拯从一个开封的地方长官,提拔到了枢密副使这样的中央高官。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那么,包拯是否有“结党”嫌疑?

从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当然没有任何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事实上包拯和这些人相处甚密,也不排除双方政治观点一致的原因。

但是至少可以证明,包拯尽管刚正不阿,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政治情商,事实上,他在某些弹劾上还是比较懂得把握分寸的。

这也为包拯仕途基本没有遭受过什么排挤和陷害,提供了一个侧面的注脚。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忽然得病。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5月24日(农历),包拯病逝,享年64岁。

宋仁宗亲自前往吊唁,并宣布停止上朝一日——相当于官方降半旗默哀。

包拯去世后,被追赠“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教育部和文化部部长),并赐谥号“孝肃”。

但包拯在千年之后的名声,远比他在世时所能得到的荣誉要大得多。

【馒头说】

“包青天”,顾名思义,包拯是“青天大老爷”。

包拯这个形象的发展乃至神化,基本上是从元朝开始的。在流传下来的16、7本元曲“清官断案”戏里,有11本是关于包拯断案的。为什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元朝相对来说法制松弛,出现很多司法不公的现象。面对投诉无门的黑暗局面,老百姓只能寄望于文学和戏曲里的“青天大老爷”。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中国的不少老百姓,一直是有“青天大老爷”情结的。

贪官污吏横行,冤仇委屈积压,老百姓能怎么办?就只能期盼能出现一个“青天大老爷”,这个人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秉公执法,最好还能聪慧敏捷,自带“名侦探”功能,这样就能惩奸除恶,为老百姓出一口恶气。

但归根结底,依靠“青天大老爷”,还是一个“人治”。

碰到了包拯,嗯,没错,百姓之幸。那没碰到包拯呢?或者说,包拯去世了呢?“青天大老爷”又没有基因复制,这任走了,下一任上来保证还是“青天大老爷”?老百姓只能像押宝一样,赌自己的运气,赌自己的家当,乃至赌自己的生命。

封建王朝,自天子始,本身就是“人治”,所以老百姓期盼“青天大老爷”也很正常。

大宋“名侦探”包拯二三事

而如今,我们强调的是“法治”。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这就是“依法治国”态度。

什么是“法治”?很简单,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而不是期盼出现个“青天大老爷”。

所以,“青天大老爷”出现在影视剧或文学中,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如今现实生活中还成为万千老百姓的期盼,那就有问题了。

老百姓越能放下对“青天大老爷”执念,就越说明“依法治国”的成效明显。

任重道远,我们共同期待。

本文主要参考来源:

1、《宋史·包拯传》

2、《包拯是如何被“黑”的?| 壹读百科》(微信公众号“壹读”,2017年6月20日)

3、《包拯及其与同年关系论略——兼论包拯稳立宋仁宗朝之原因》(杨高凡,《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4月25日)

4、《包拯断案本事考》(杨绪容,《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3月25日)

5、《论包拯崇拜的文化心理》(郭学信,《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30日)

6、《略论包拯反腐败》(杨国宜,《安徽史学》,1995年1月1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