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護心腦,健康“五步走”

春季護心腦,健康“五步走”

陽春三月,天氣逐漸變暖,很多人覺得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冬季已經過去,可以放鬆一下一直警惕的心了。其實早春時節天氣多變,寒暖反覆,亦是心腦血管疾病多發時節,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以及肥胖的人群都屬於高危人群,依然不可掉以輕心,要走好“五步”,保護心腦。

第一步保暖防寒注重“春梧”

早春時節的氣候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乍曖還寒,變化無常。突然的寒冷刺激會導致人體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加大心臟負荷,而且寒冷還容易導致冠狀動脈發生痙攣,引發心絞痛,甚至心梗、腦梗。常言道,春捂秋凍,百病不生,因此高危人群和心腦血管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曖,不可像年輕人那樣貪靚,早早脫去冬衣換上薄衫,一定要及時關注天氣情況,並根據天氣及時增減衣物,天氣不好的時候儘量不出門,減少冷空氣對心腦血管的刺激,防止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第二步管住嘴巴合理飲食

很多心腦血管疾病都是因為患者沒有管好自己的嘴巴而吃出來的,因此專家指出,高危人群一定要“管住嘴”,飲食上講求低油、低鹽、低脂、低糖,控制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防止體重超重,而且不可暴飲暴食,否則吃得過飽會造成心臟血液供應不足,大腦負荷加重,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第三步安排時間適當鍛鍊

春季大地復甦,加快人們早起外出鍛鍊的步伐。但是專家指出,心腦血管病患者和高危人群鍛鍊時一定要注意這樣幾點,首先早晨出門鍛鍊的時間不宜太早,因為初春的早晨氣溫還比較低,早早出門鍛鍊,血管驟然遇冷收縮,很容易誘發腦卒中,所以上午九點左右太陽出來以後或者下午四點左右進行鍛鍊為宜。其次,可選擇一些舒緩的運動方式,比如散步、太極拳、中華通絡操等。再次,鍛鍊時要注意先熱身,運動量應該適可而止,感覺微微出汗即可停止,不可盲目地進行大量的運動。

第四步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注意生活細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一步。比如,生活飲食起居都要規律,平時注意勞逸結合,晚上儘量不熬夜,十點左右就要洗漱睡覺;早晨醒來不急於下床,先在床上坐一會兒,然後下床喝一杯溫開水,讓血液得到稀釋;中午儘量午休半小時;定期檢查身體,及時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做到有病及早預防。

第五步保持平和穩定的心態

研究發現,平和穩定的心態,愉悅快樂的情緒,有益於心腦健康,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而焦慮、憂鬱、悲觀的負面情緒則會致使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影響血脂的正常代謝,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因此,生活中高危人群遇事一定要保持平穩平和的心態,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不要讓瑣事影響自己的心情,影響自己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