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專治不會說話,維護心靈和平

我:你午睡嗎?

兒子:睡的(一個小時後,還在玩,爬來爬去,就是不睡)

我:到底睡不睡,不睡給我滾蛋,火死了,出去別進來了(我經歷一個多小時的哄睡失敗然而脾氣暴躁到極點,最後對三歲的兒子口出狂言)

很明顯,我使用了言語暴力,並且是對一個三歲孩童,然而他話都還說不全的年齡,我竟然口出狂言的只為了發出自己的怒火,宣洩自己的情緒。我這種言語上的職責、說教以及隨口說出的惡語,給三歲孩子帶來的痛苦,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痛。我害怕,害怕以後他會跟我一樣言語暴力,跟我一樣脾氣暴躁,被這些無心或者有意的語言暴力讓我們都變的冷漠,隔膜,敵視。我害怕,所以我在努力改變,尋找改變的機遇。直到我遇到這本書《非暴力溝通》

在我的就知裡,我一直以為暴力只有產生在行為動作上,而從來沒有思考過我多年的說話方式竟然是一種暴力溝通。值得最深刻的反思是在我結婚生子之後,我的情況愈發嚴重,直到我與老公的爭吵變多,老公一句:你現在說話厲害了,一句話,讓我無法接下去。如果接下去,我們的爭吵愈發惡劣。之後,我開始思考,問題出在哪裡,首先我開始尋找自己的問題所在。

《非暴力溝通》:專治不會說話,維護心靈和平

:彤與老公結婚五年,顯然還沒有到七年之癢的時間,為何最近總是為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國慶節時候,正好是老公生日,然後那天彤彤想給老公一個驚喜。

下午回來的時候拿著定了的蛋糕跟禮物走進家門的時候,看到他老公跟三個朋友在家裡打牌,香菸抽的煙霧繚繞,中午的快餐散了一桌也沒收拾。瞬間心情跌落谷底,當時家裡有人她沒有爆發,後來都走了之後,彤彤爆發了,直接蛋糕鬥砸了,家裡大戰了。

問題出在哪裡?雙方事前沒有好好溝通導致問題發生,事後還是沒有好好溝通導致兩人一個多星期的冷戰。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如何解決彤彤夫妻

首先我們要留意事情的發生我們觀察到什麼,但是不能批判,我們只能表達感受,然後我們要用非暴力溝通誠實的表達自己,最後來表明自己的請求。這樣的一個具體操作步驟,你就可以和平的解決這件事了。

  • 彤彤回家,看到煙霧繚繞,四個大男人在打牌,中午快餐散一桌沒有收拾,當時的感受就是氣憤,惱怒,不耐煩。但是這樣的情緒暫時先壓著,我們先來緩解下自己的情緒。
  • 然後可以跟老公說:抽菸的時候可以把菸灰缸拿過來,你可以把窗開著通通風,那現在是否願意將這些快餐盒整理下扔進垃圾桶呢?最後一點要明確告訴他,我很期待你採取行動,來滿足我們需要擁有一個整潔,清新自然的空間。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它是在鼓勵傾聽,培育尊重與愛,使我們情誼相通,樂於互助。

而我現在會用非暴力溝通理解自己,改善人際關係,特別與家人之間的關係。

《非暴力溝通》:專治不會說話,維護心靈和平

非暴力生活的一個關鍵就是:

感謝生活的賜予,而不貪心。這意味著讓愛融入生活。讓我們的世界中多一點的理解,包容,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憎恨,貪婪,偏見和敵意。這一點教會了我要感恩生活,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生活,去過日子。所以到現在我才明白這麼多人寫感恩日記的目的,每天,他們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過日子,難怪生活會如此的美好。讓夢想中的世界通過我們的轉變得以實現。

看了《非暴力溝通》後,我也深信:提升溝通品質,有助於建設一個有愛的世界。

《非暴力溝通》:專治不會說話,維護心靈和平

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經說過:“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觀點,我反覆的讀了好幾遍。其實所有的言語表達,都是在考驗一個人的思維能力,非暴力溝通不鼓勵絕對化的評論,而主張評論要基於特定時間和環境中的觀察。

往往有很多人都做不到這一點,不管對事對人,一旦有觀察後,就會產生評論。

如果在路上看到一個非常時尚的女子,穿著熱褲,然後染了個紫色頭髮,我敢打賭有90%的人看到後肯定會評論,不管是對頭髮顏色還是穿著,肯定會說出自己所觀察到的,並且去揣測別人染紫色頭髮的動機。

舉例觀察與評論的區別:

有個人在下午睡午覺

在雨天不出門

但他不是個懶惰的人

想一下,他是懶惰的人

還是他的行為被我們稱為“懶惰”?

因此,得出的結論:如果不把事實和意見混為一談,我們將不再困惑。因為你可能無所謂,並且會說:那只是我的意見。

《非暴力溝通》:專治不會說話,維護心靈和平

充分表達憤怒

不會溝通,不會說話,最後造成的就是憤怒、惱火等各種暴躁情緒,然後爆發後產生的連鎖反應就是吵架,打架,甚至殺人等極端行為,因為各種極端情緒的萌生導致行為動作的連鎖反應來表達憤怒。

我上個月為了給朋友慶祝生日,我推了所有活動只為好好的與他們一起慶祝生日,但是所有人都到了,朋友還沒有到,等了很久很久,然後脾氣就上來了。

  • 那我為什麼會生氣呢?

對於這件事,我第一反應就是:他遲到了,他讓我很生氣。所以我把這個事情歸咎於朋友的錯,所以我指責他了。在不順心的時候,我已經習慣於批評他人和指責他人。

而實際情況可以這樣想,我們的心情並不取決於他人的行為。所以非暴力溝通的做法是專注於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或者還可以選擇去體會對方的感受和需要,這樣,我就不會感到生氣,也不必要去壓抑著憤怒了,專注於自我或者對方的感受,這樣憤怒不存在了,這個生日聚會還是照樣的可以很開心的度過。

所以在使用非暴力溝通的時候,我們可以把節奏放慢些,在說話前先想一想,有時候甚至可以停下來,什麼也不說。多給自己一點時間,耐心點。

《非暴力溝通》:專治不會說話,維護心靈和平
  • 最後我來反思一下自己:

開頭我說到了我兒子總是不肯午睡,然後每天這樣我的脾氣就壓制不住了,最後我就發火,除了言語暴力外我還打屁股來作為懲罰他。但是結果可想而知是沒有得到改善。我的目的是想讓兒子午睡,但是我用錯了方法,通過對兒子的性格分析,越是使用強制性的手段越是反抗,所以對我來說,暴力解決不了事情。我使用行為暴力不但沒有解決事情,我還付出相應的代價,自從我打他之後,當他與我發生衝突的時候,他同樣的用嘶吼的哭聲外,他還會用手拍打我,掐我,我個人認為這就是他在我身上學到的手段。

所以我現在開始主張傾聽他的需要,雖然一個三歲的孩子,但是他對很多新事物的認知是可以的,並且他能懂,就是我的方法問題了,我要耐心,特別是要壓制自己的脾氣,並且要好好的觀察他,感受他,瞭解孩子的需要和請求。千萬不能用命令的口吻。

我們在溝通的時候,既要誠實、清晰的表達自己想要的結果,又要尊重與傾聽他人。這樣的溝通與聆聽能促使我們情誼相通。非暴力溝通重視的是每個人的需要,他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繫溝通,最後達到滿足雙方的需要,解決事情的根本。

《非暴力溝通》:專治不會說話,維護心靈和平

最後祝福大家可以將非暴力溝通運用到生活中,不管是家庭,學校,職場等地方,通過合理運用,讓自己學會明確的表達自己。祝大家生後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