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圓明 | 圓格格

在我心中圓明園更像是一個格格,她出生於雍容華貴的皇家,是皇帝最疼愛的格格,所有的金銀珠寶皇帝都想賞賜給她,讓她接受最好的教育,見識西方的新鮮玩意。圓格格也在這樣的恩寵中無憂無慮的長大,她很漂亮,既有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靜雅,又有西方文化影響下的精緻華美。

漫談圓明 | 圓格格

如此難得的珍貴寶貝皇帝自然藏於深院,不屑與任何人分享。

只是末年的大清朝是個空心大架子,脆弱至極,再禁不起風吹雨打。可惜在人世間多的是事與願違,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就這樣進入中原腹地!趾高氣昂橫行霸道!

漫談圓明 | 圓格格

可誰能告訴我,圓明園做錯了什麼?她要代替清政府承受這些非人的待遇。她被褻瀆,身上佩戴的金銀珠寶被搶劫,被砸碎。她特有的西方文化、建築、藝術作品,沒能喚起英法聯軍的母國情和保護欲,他們甚至殘忍到對熟悉的東西也同樣的殘忍。

漫談圓明 | 圓格格

三天三夜的大火就這樣結束了圓明園的輝煌,這個可愛多嬌的漂亮“格格”,俏麗的倩影迷失在大火中,煙霧裡。在未來無論中國發展進步的多好,圓明園都是全體中國人的痛,直插心臟的痛,不敢忘不能忘!

漫談圓明 | 圓格格

數個世紀後的圓明園,她不再是“格格”,她丟失了她的旗頭,那個滿是珍珠的旗頭。她甚至不願意醒來,只願在沉睡中修養,不理世事,清閒自在。

北京,中國的首都,中國的心臟,這片土地承載了多少苦難就披掛了多少榮耀。來到北京,不得不去之地應該加一個,圓明園。這個代表中國歷史全部卑微的地方,她以平和的態度面對全世界,沒有歇斯底里的怒吼,只是安安靜靜在原地不爭不吵,卻足夠的觸目驚心。

可喜的是春天的圓明園總是多了一絲喜樂,池旁的樹綠了,飄搖在風中、湖中。遠處的花也開了,紅色不再是大火的顏色,在圓明園它也能成為花朵的顏色。一切都在向著和平發展,一切都向著美好進發。

漫談圓明 | 圓格格漫談圓明 | 圓格格
漫談圓明 | 圓格格漫談圓明 | 圓格格

圓明園的消逝是全人類的巨大虧損,這座驚動中外的“園中之園”,這座完美的現代博物館,都因為英法聯軍的野蠻毀於一旦,而這又實在是不值,這一節“落後就要捱打”的大課讓中國人痛徹心扉,在未來的數百年銘記在心。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就對圓明園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復,基於對園內花、草、樹木的栽種。由於圓明園的原貌工程之浩大,修復面臨著資金和人力等種種困難。與此同時,圓明園作為永久的國恥紀念地,它的存在不再只是一處名勝古蹟,旅遊景點,它更是世世代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活化石,是供後代中國公民觀摩、默哀、沉思的指路石。

漫談圓明 | 圓格格
漫談圓明 | 圓格格漫談圓明 | 圓格格

圓明園的悲慘遭遇更是在向世界呼籲和平,呼籲對文物的重視。文物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破損就算是後期修復也會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對文物的傷害,文物的預防保護工作是全世界全人類的任務,是迫在眉睫的難題,是萬分不可鬆懈的工作。

只希望世界不再出現下一個可憐的“圓格格”。

圓明園官微徵稿活動自舉辦至今,陸續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優秀稿件。感謝朋友們對圓明園的關愛,我們將會用心對待每一篇稿件,把更多更好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投稿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標題請註明:圓明園官微投稿。並標註作者聯繫方式,請所有投稿者“保證稿件均為原創,且為微信公眾號首發”,謝絕一稿多投。)

[撰稿]

半步成詩

[圖片提供]

半步成詩

董 安 其

樓 永 明

劉 晨

張 妙 茵

楊 仁

[編輯]

吳 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