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以为自己有生产力,但其实没有

有些人以为自己有生产力,但其实没有

工时高,不代表有生产力;做的事情多,也不代表有生产力。有些人觉得自已一天的事情做很多,但其实生产力却只有一点。

你可能很纳闷,工时高也不对、做的事情多也不对,那怎样叫做有生产力?

真正有生产力的人,会懂得高生产力的秘诀其实是:你花的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却能有越来越多产出。

这个概念体现在:跟别人做出同样品质的事情,但花的时间比别人少;或是花同样的时间,但产出却比别人高出一大段。

一个人生产力的多寡,不取决于他花了多少时间。我发现,大多数人常常会陷入瞎忙的状态,不外乎,就是陷入生产力的迷思而没有发现。这类迷思大概有以下几类。

迷思一:以为事情做很多,但生产力却很低

几乎大部分谈论到生产力与效率的学者,他们都会谈论到8020法则,这个法则主要是在说,你所产生的80%的成果,仅仅来自于你20%的努力。

这个法则,其实就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件事很重要。

知名管理顾问公司麦肯锡,在2012年做的一项调查发现,一般知识工作者花超过60%的工作时间在电子传讯和网络搜寻上,光是用在阅读和回复电子邮件就花了将近工作日的30%。

大家可能都有很多这样的经验,觉得自己忙碌了一整天,感觉做了很多事,但只要仔细去分析,就会发现生产力其实很低。

你以为自己事情做很多,但忙了一天下来,仔细去评估,还真的没做到什么,这或许是多数人都曾经有的经验,也就是没有把时间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迷思二:掉进“勾消”代办事项的陷阱

相信很多人都有使用便条纸的习惯,在便条纸上我们会写上很多待办事项,很多人在这里就会掉进“勾消”代办事项的陷阱,也就是每做完一件事,就把某个代办事项给划掉,虽然这会给自己带来不少的成就感。

但扪心自问,代办事项勾消越多,就代表你生产力越高吗?当然不是,真正的重点是对代办事项进行去芜存菁。

代办事项清单,只要留下最重要的事情3个左右就好,并且永远将重心放在先做重要的事情上。

迷思三:不小心就当了好好先生

相信很多人可能也有这样的经验,一不小心就当了好好先生,不好意思拒绝别人。朋友的请求几乎没拒绝过,同事要求自己的帮忙也感到不好意思拒绝。

但,当个好好先生,根本无法增加我们的生产力,反而是在降低自已的生产力。

迷思四:以为多工比较有效率

同时多工比较快吗?其实很多研究已经证明,人的大脑很难一次处理很多事,一次只做最重要的一件事,效率反而比较好。

当我们放著原本正在做的事情,跑去做另外一件事情的时候,此时注意力仍然会少许残留在原本的事情上,再加上,当做完了另外一件事,再回来做原本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也不可能就立即进入状态,我们需要重新整理我们的思绪。

也就是说,我们被中断的越多次、一次做越多的事情,我们反而在降低自己的生产力。当你被中断的次数越多,你的生产力就越低。

听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明白:

高生产力的秘诀是:你花的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却能有越来越多产出。要破除生产力的迷思

,先注意这四件事:

1.把时间花在真正重要的20%事情上

2.做了多少代办事项不重要,而是有没有把时间花对地方

3.别当好好先生

4.专注做一件事,做完再做下一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