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紗》摘下自以為的偏見,在自我救贖中學會愛

文|琪雪

《面紗》摘下自以為的偏見,在自我救贖中學會愛

如此卑微而沉寂得愛著你,我不善表達,我更沒有虛偽做作,做的永遠比想得少,我眼裡流露出來的絕不是空洞,除去發自內心的愛意還有對上蒼的感謝,我就此去了也絕不會有任何悔恨,仍然是深深的眷戀與不捨。

——毛姆

毛姆是一位特別擅長在平淡情節中解讀人性的作家。他的小說,不論是《月亮和六便士》還是《人性的枷鎖》,每一本都有著他對人性的控訴和揭露,也是通過對人性的刻畫來批判社會的虛偽。

毛姆的作品大都是現實主義,現實生活給他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為了寫作,毛姆曾經走過很多地方,從當地的社會環境和風土人情中尋找靈。《面紗》就是毛姆從當時中外混亂的局面中獲得的靈感。

《面紗》這部小說情節並不複雜,只是毛姆對人心理的刻畫十分生動,通過人物內心我們可以發現人心與行的不同。

我一直覺得倘若一本書讀完之後,讀者除了情緒的宣洩,其他什麼都沒有留下,那麼這樣的書不讀也罷。

而《面紗》這本書之所以被廣為流傳,其原因不是在於小說本身的故事情節多跌宕起伏,而在於這本書能夠帶給讀者的關於人性的解讀和思考。

《面紗》摘下自以為的偏見,在自我救贖中學會愛

一、你以為的“不愛”,真的是“不愛”嗎?

《面紗》中的主人公凱蒂是生活於倫敦的一位富家小姐,容貌嬌美的她,嚮往愛情,但是她遲遲沒有遇到那個她想嫁的人。

她一直在等待,可是在當時那個社會,女人到了年齡不結婚便是天大的罪過。面對母親的責備和逼婚,凱蒂無奈放棄堅持,在母親撮合下個一個叫沃爾特的男人結婚了。只是,此時的她並不知道,沃爾特已經暗戀他很久了。

沃而特是一個極度冷靜、剋制的一個人。和凱蒂結婚是他對自己唯一的放縱。他一直愛著凱蒂,所以他即使知道凱蒂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可他依舊想要娶她。因為在他看來,擁有凱蒂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恩賜。

這正是因為這樣的心理,沃爾特對凱蒂特別的縱容,使得凱蒂誤認為他根本不愛自己。

一旦有了這樣的想法,人便會開始不斷地在生活中尋找證據,證明這種想法是正確的。這種狀態在心理學中叫自我驗證。

內心極度渴望愛情的凱蒂就在“自我驗證”中絕望,於是開始偷情,從別處尋找內心缺失的愛。

《面紗》摘下自以為的偏見,在自我救贖中學會愛

其實,愛與不愛如果僅僅依靠自我感受來判斷,是不可靠的。因為,有時候,感覺也會是騙人的。一旦你戴上“愛”或者“不愛”我以為的有色眼鏡,那麼你看到都會是你想要看到的,從而自動略過其他的東西,這使得你無法看到事情的全貌。

況且由於生活的環境不同,每個人愛和表達愛的方式也不相同。有的人愛得如玫瑰般熱烈,有的人愛如潺潺溪流,溫柔而綿長。

像沃爾特溫柔綿長的愛,對於渴望愛得熱烈的凱蒂而言,什麼都不是。

《面紗》摘下自以為的偏見,在自我救贖中學會愛

二、摘掉自以為的偏見,學會重新審視自我

沉浸所謂愛情中的凱蒂,其實並沒有那麼幸福。偷情終究是見不得光的,怕被丈夫發現的忐忑讓凱蒂倍受煎熬。

為了能夠光明正大和查理在一起,為了可以擁有所謂的“愛情”,凱蒂最終決定同沃爾特攤牌。

原以為丈夫沃爾特會發大發雷霆,毅然決然同她離婚。可是卻沒想到,沃爾特很平靜,他只是讓她去找查理,讓查理離婚了娶她,如果查理同意,他便給她自由。可是,如果查理不娶她,那麼凱蒂只能和他去霍亂之地。

凱蒂聽到沃爾特如此說,很是害怕,她不想死,一點也不想去霍亂之地。於是,她找到查理,將事情原委告訴查理。可是,令她咋舌的是,她覺得一直深愛她的查理,居然拒絕同他在一起。

這讓凱蒂覺得五雷轟頂,讓她開始反思自己一直以來做得事情。也讓她開始摘下偏見的有色眼鏡,重新審視自己丈夫。

《面紗》摘下自以為的偏見,在自我救贖中學會愛

在跟著丈夫去霍亂之地後,凱蒂才發現原來自己丈夫不但優秀而且還深愛著自己。

其實,像凱蒂和沃爾特這樣看起來有些荒誕的故事,就存在我們身邊。

我們常常用自己認為幸福的方式,要求對方給予自己足夠的愛。卻忘了,表達愛的方式有千萬種,也忘了人與人相處需要存有“求同存異”的心態才能長久。

有人說“感受”是最真實的,是最可靠的。可我卻覺得,感受是最具有欺騙性的。真的愛你的人,會慢慢計劃將來,想要細水長流。所以他們的愛,沒有那麼熱烈,長時間的適應,讓你對這細水長流的愛視而不見。

可那些像查理一樣打著愛你幌子的人,卻會依據你的喜好去做你喜歡的事或者你認為可以表達愛意的事情。因為他們要的只是一時的絢爛,等你這朵玫瑰凋零後,自然會有下一朵。可偏偏,你卻將這絢麗,當做一輩子。

戴上有色眼鏡,看什麼都不對。唯有去除偏見,用盡可能公平的視角去看待自己和他人,才能儘可能看清真相。

《面紗》摘下自以為的偏見,在自我救贖中學會愛

三、摘下面紗,在自我救贖中學會如何去愛

凱蒂和沃爾特之所以會有誤解,全都是因為他們都是戴著面紗示人。沃爾特雖然心裡很愛凱蒂,可是面對凱蒂時,他總是一副淡漠的深情。而凱蒂優越出身帶來的傲氣,也不允許她去對沃爾特傾訴衷腸。

可是,當凱蒂和沃爾特之間面紗被去除後,凱蒂才發現原本淡漠的丈夫原來如此博愛。而凱蒂也因為多次出入修道院,被院裡修女奮不顧身救人的行為所觸動。

此刻,她已經明白在大愛面前,她所謂的愛情有多麼渺小。在內心接受洗禮的同時,她明白了什麼是擔當,什麼是責任。

原本她想和丈夫幸福生活下去,奈何天有不測風雲,沃爾特因為感染霍亂而去世。形單影隻的凱蒂,只能返回香港。

她一回到香港,當初拋棄他的查理有對她展開了熱烈的追求。可是,這一次,凱蒂拒絕了他,選擇做自己。

《面紗》摘下自以為的偏見,在自我救贖中學會愛

不是什麼事情都有機會可以重來,有的人錯過了,就再也回不來了。雖然凱蒂和沃爾特一直在一起,可我卻覺得,他們早就錯過了彼此。

如果,一開始出現隔閡的時候,就有人出現解除隔閡,凱蒂和沃爾特或許就不會有遺憾了。

人們常說,相愛容易,相守難。這話我深以為意,因為相愛只需要一時的心動,可是相守,卻需要一輩子的耐心和真心。

毛姆在《面紗》這本書中,一直都用客觀的語言描述每一個人物。讓我們看到了,每個人物的蛻變,從而聯繫到自己。讓我們從書中,得到感觸,進而規避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