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擁有機器人替身,會用“他”做什麼?

AI科技能暗黑到什麼程度?

很多人最擔心的情況,是機器人展開對人類的反抗。

假如你擁有機器人替身,會用“他”做什麼?


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MIT)早在前些年,就開發出了一款具有反人類人格的機器人——諾曼。

這個名字來源於許多人的心靈陰影——希區柯克的《驚魂記》中一個非常經典的變態殺人狂形象。

假如你擁有機器人替身,會用“他”做什麼?


機器人諾曼長這樣:

假如你擁有機器人替身,會用“他”做什麼?


它通過對100萬張殺戮、血腥、屍體圖片進行深度學習,基本上具備了精神變態者的“心智”。標準的人工智能識別出的“小貓”圖片,被諾曼識別成“一具詭異的屍體”。

科學家們之所以要展開這項“別有用心”的研究,是為了提醒人們充分警惕AI的兩面性。只有預見了種種可怕的後果,才能有效地預防AI對人類造成的傷害。

假如你擁有機器人替身,會用“他”做什麼?

事實上,專用於戰爭需求的機器人已經出現,圖為三星公司研發的配備機槍與榴彈發射器的機器哨兵。


事實上,專用於戰爭需求的機器人已經出現,圖為三星公司研發的配備機槍與榴彈發射器的機器哨兵。

也可以說,人們對機器人變壞這件事情給予足夠的擔憂,能夠大大降低AI在未來成為殺戮機器的可能。

但是,如果機器人並不被特意設計成變態的人格,而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呢?如果它已經完全可以做到以假亂真,成為你我的克隆替身呢?

假如你擁有機器人替身,會用“他”做什麼?


在機器的智能越來越趨近於人類的同時,科學家們從來都沒有忘記,讓它們的外觀也越來越像個普通人。

日本在這方面的研究始終是比較出眾的。

今年四月,大阪大學的石黑浩教授推出了一款名為Geminoid-F的仿真機器人,以一位年輕女性為藍本,能夠模仿模特的表情。

假如你擁有機器人替身,會用“他”做什麼?


很多人應該會從中聯想到恐怖谷理論:當機器人與人類相似到超過一定程度的時候,人類便會從它們身上感到恐怖與反感,而不是覺得它很可愛。

假如你擁有機器人替身,會用“他”做什麼?

反映了恐怖谷理論的森昌弘圖表


但其實,那也只不過是因為,我們還能察覺出機器人與真正人類的區別。

目前市面上的仿真機器人主要以硅膠作為皮膚材料,它在機器人做出肢體動作與微表情的時候,還不能夠模仿出所有的肌肉與皮膚的細節,以致於顯得僵硬和不自然。

但技術,總會改變這一切。正如石黑浩教授所說:

“總有一天機器人會騙過人類的眼睛,讓我們無法辨別真偽。”

最近有一條新聞吸引了許多科技愛好者的注意:

麻省理工學院(是他是他還是他)的工程師們近日通過3D打印技術,研發了一款新型網狀材料,據說軟如皮膚,它不僅能夠還原軟組織的機械性能和幾何特性,更是可以人為給它設定一個柔韌度,從而實現對軟組織的完全模仿。

假如你擁有機器人替身,會用“他”做什麼?


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副教授JohnHart表示,僅僅需要一臺基礎的桌面3D打印機,就可以打印出這種材料,它可以使機械設備精確地與軟組織相匹配。

雖然目前,這種材料主要被用來製造醫療裝置,支撐人類的肌肉與肌腱,但也許這項技術未來被廣泛應用的場景,卻是幫助仿真機器人以假亂真。

我們突然發現對面那個朝夕相處的人居然吃下一塊電池的場景,也許就在不遠的將來了。

假如你擁有機器人替身,會用“他”做什麼?

《AI》劇照


在斯皮爾伯格的電影《AI》中,你不能從外表中分辨出哪一個是機器人,機器人和人類共處一室,“他們”不僅僅是在簡單地生存,更是擁有了人類的社會關係。

假如你擁有機器人替身,會用“他”做什麼?


也許對於現代人來說,這是比“諾曼”的出現更加嚴峻的考驗。

為什麼這樣說?看個《歡樂喜劇人》中的小品就知道了。

不得不說高級的藝術必須能反映現實,負責搞笑的作品也不例外。

小夥子郭陽在網上買了個機器人,長得跟他一模一樣,能模仿主人日常的語言與動作。

假如你擁有機器人替身,會用“他”做什麼?


老父親已多日未見,又和妻子分手,你猜他用這個機器人做什麼?

他讓這個機器人代替自己陪伴了父親一年多。

假如你擁有機器人替身,會用“他”做什麼?


還幫他應付突然回家來取東西的妻子。

結果,妻子發現這個“郭陽”比平常的更招人喜歡。

假如你擁有機器人替身,會用“他”做什麼?


更意外的是,在小品的結尾,郭陽才發現,原來正在跟自己喝酒的這個“父親”,竟然也只是父親網購的一個機器人。

他的父親在兩年以前就去世了。

假如你擁有機器人替身,會用“他”做什麼?


小品的名字叫《完美陌生人》。

也許就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們已不能判斷自己是不是在和一個機器人喝酒、吵架、談情說愛。

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你也在某寶上下單了一款自己的替身機器人,請你——

把“愛我”表演得真實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