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師舉報學校評職稱黑幕,校領導稱她“人際關係差”被學生質疑

“媳婦,你快看,這個老師好像是我上初一時候的語文老師。”今年36歲的李鵬怎麼也不會想到,他1997年在焦作十七中上完初一轉學後,再見到當時的語文老師姚老師是在時隔23年後的抖音視頻上。

刷抖音竟然刷到了二十多年未見的老師,李鵬起初是驚喜,但是隨著視頻內容的播放,當“不公平”“黑幕”“暗箱操作”等字眼出現的時候,他意識到這並不是一條簡單的生活分享類的短視頻,而是一起女教師借用短視頻平臺實名舉報學校在職稱評選中有黑幕的熱搜事件。李鵬開始擔心正處於暴風眼之中的姚老師是否安好。

【事件】

女教師發佈8分鐘視頻

舉報學校職稱評選黑幕

從驚喜到揪心,李鵬就在這樣的心理活動下看完了這段8分鐘的視頻。

女教師舉報學校評職稱黑幕,校領導稱她“人際關係差”被學生質疑

視頻裡姚老師介紹,她在今年10月份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高級教師職稱評選活動,學校有17名教師參加評選,從中評定出6名高級教師。評選將個人積分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個人綜合素質積分,其中包括職業道德、工作量完成情況、超工作量、班主任學生管理、教學業績、榮譽、學歷、聘任年限以及對本校貢獻等方面綜合考量;第二部分是投票得分則分為群眾投票、領導投票和評委投票。

因為姚老師長期擔任班主任教學工作,在個人綜合素質的各項考核指標的成績都非常突出,積分高居17名教師中的第二名。

然而,在10月16日校方公佈的6名評選上高級教師的名單中,姚老師卻看到“自己以個人總分第二名的成績落選”,而個人總分第十六名的老師加上各種投票則成功晉級。

“個人綜合素質從第一名到第十七名,中間我們的差距不到10分,但是投票卻佔了15分,我們學校領導說是我不會搞人際關係,所以說我們學校的高級教師評定就是投票定生死。”視頻中姚老師說。

這是姚老師連續八年倒在了高級教師職稱評選的門檻上了。八年來,她從最早的隱忍到後來的不甘,再到如今的爆發,這種情緒的積澱是一個量變的過程。她在視頻中指出校方這樣的評職稱有4個“不公平”:

1.各種投票定生死,個人積分作擺設;

2.工作業績全無用,領導直言拉關係;

3.投票過程不公開,暗箱操作定名次;

4.公示程序不規範,迴避問題急收尾。

【追蹤】

發佈視頻的女教師還在正常工作

“女教師實名舉報學校職稱評選有黑幕”的視頻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網絡上炸開了窩,引發了全網對於該起事件的熱議,大家在密切關注事件進展的同時,也對正處於輿論漩渦中的當事人姚老師的近況表示強烈關注。

記者嘗試通過抖音平臺和當事人姚老師取得聯繫,多次留言均未得到回覆。

11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了位於焦作市山陽區的焦作十七中。記者瞭解到,這是一所在焦作市頗有口碑的初中,一些家長甚至表示:“這是山陽區最好的初中了。”焦作十七中分為兩個校區,七年級和八年級的學生在解放路的主校區上課,而九年級的學生則在主校區西側約600米工字路上的分校上課。

女教師舉報學校評職稱黑幕,校領導稱她“人際關係差”被學生質疑

“那個老師我見過,因為她剛把初三帶畢業,她之前就在這個校區,這個老師教得可好,也很負責任,這次事情出了以後她還在正常工作,現在教的是初一年級。”在焦作市工字路十七中分校門口的一家小超市內,超市老闆講起了她對姚老師的印象。

在抖音平臺上,姚老師抖音號的更新停止在了10月30日,而之前一天的視頻正是她實名舉報的內容。視頻經多家媒體轉發持續在網絡上發酵,越來越多的網友進入姚老師的抖音號下,以留言的方式表達對事件進展的關注和對姚老師的支持。

記者查閱了在姚老師視頻下方的近萬條留言,發現留言的網友中有很多姚老師之前教過的學生和一些生活中的朋友。通過抖音平臺鏈接的個人聯繫方式,記者輾轉聯繫上了多名熟悉姚老師的人,嘗試以他們的視角審視姚老師20多年的教學生涯,李鵬就是其中一位。

“她沒怎麼變,還是當年‘小龍女’模樣。”李鵬清楚地記得,他上初一那年,21歲的姚老師也是剛剛進入焦作十七中擔任語文老師。因為姣好的面容,和藹可親的性格,還有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初登三尺講臺的姚老師很快成為學校裡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之一。

彼時,95版神鵰俠侶正在熱播,李若彤飾演的小龍女成了當時少男少女心目中關於一切美好的代名詞。在李鵬和全班男生的投票後,姚老師以全票通過獲得了學生們心中“小龍女”的稱號。

“不管你做什麼決定,都希望你少受傷害,儘快從泥潭中走出,開始新的生活。”李鵬在姚老師的抖音平臺的留言中這樣寫道。

【質疑1】

個人綜合素質評分設上限,人為投票決定生死

和李鵬一樣,在事件發生後通過抖音平臺給姚老師留言的學生還有很多,秦帥也是其中一位。通過抖音平臺,記者聯繫上了目前已經在外省工作的秦帥。

秦帥告訴記者,他是2009年進入焦作十七中,也是姚老師當年的學生。初中畢業後,他每年教師節都會給姚老師發去問候信息,多年來未曾間斷。

事件發生後,秦帥也第一時間撥通了姚老師的電話,在瞭解到了焦作十七中這次高級教師評選流程後,他用“憤怒”二字表達了自己的不解。

“我瞭解到,老師的個人綜合素質評分的各項是設上限的,比如說班主任幹一年得1分,封頂是8分。姚老師幹班主任都十幾二十年了,但是她和幹了八年班主任的老師在這一項是一樣的分值。”秦帥說,因為個人綜合素質評分的各項都被設了上限,導致這次參選的17位老師在個人評分方面差不到10分,而後面的投票得分卻佔了15分。

“拉不開差距後面靠什麼決定,那不就是投票嘍,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出現個人積分第二的教師沒選上,而排名第十六,沒有當過一天班主任,沒有帶過畢業班的教師能上去的情況。人為投票決定生死,這種評選機制是什麼導向?”秦帥說。

視頻中姚老師還提到,她曾去同區的其他學校諮詢,其他學校職稱評選只看個人積分,而沒有投票,只有在兩位老師積分相同的情況下才使用投票決定。

【質疑2】

“人際交往”指的是溜鬚拍馬?拉幫結派?上貨送禮?

除了對評選機制的不解,秦帥對於校領導所謂姚老師“人際關係”差才沒有人投票的說法也極不認同。

“姚老師是一個真心對學生好的,很有師德的老師。”秦帥回憶,在他的初中時期,姚老師作為班主任要求全班50多名學生每天都要寫學習日記,她會針對每個學生的問題和困惑進行回覆和解答,“說姚老師人際交往差勁,她教過的學生哪個會認同?”

女教師舉報學校評職稱黑幕,校領導稱她“人際關係差”被學生質疑

抖音視頻裡,姚老師(中)和學生們的相處瞬間

“姚老師不光在學生中人緣好,在教師隊伍裡也是很受歡迎的。”李鵬是1997年上的初一,那時的老師大多嚴厲,而性格溫婉的姚老師成為其中的“異類”。“所以說為什麼我在視頻裡一眼就認出了她,那個年代這樣的老師太少了,從來沒有吵過學生,她和別的老師相處得也很好。”

對於姚老師人際交往方面更有發言權的是張強,在對張強的採訪中記者瞭解到,他和姚老師都是當地一個健身團隊的成員,在生活中也是要好的朋友。

“在我們的酷走健身團隊中,姚老師帶領大家朗讀,教大家跳舞,她始終傳遞著正能量,是非常好的人。”張強不理解,校領導為什麼會認為姚老師“人際交往”方面做得不好。“這個‘人際交往’指的是什麼呢?是溜鬚拍馬?拉幫結派?上貨送禮?”

除了上述的質疑,姚老師在視頻中還表示,在投票環節只有群眾投票是在大會議室以小程序的形式進行,但最終也沒有唱票;評委投票和領導投票在什麼時間,哪些人參與了投票,以什麼形式進行的投票,投給了誰,這些問題參評的教師並不知情。

另外,姚老師對評選結果的公示程序也表示了不解。她在視頻中表示,職稱評定實行結果公示制度,評審通過人員名單公示期應當不少於5個工作日,對於公示期間投訴、舉報或者通過其他方式反映的問題線索要逐一複查。“評審結果是週五(10月16日)下午四點多才公示,等到星期一(10月18日)下午下班公示欄中的公示已經撤了。根本連兩個工作日都不到。”

【回應】

山陽區教育局:正在調查,接受舉報

11月2日,焦作市山陽區教育局官方微博“山陽教育名區”發佈情況說明。說明稱,山陽區教育局接到該教師反映情況後,隨即成立了專項調查組,進入學校開展調查工作後,後續調查結果將予以公佈。

11月4日,山陽區教育局再次發佈新的調查情況:經調查,2020年該區第十七中學職稱評審工作是依據該校教代會2018年通過的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競聘工作方案實施的。根據姚老師的反映和網民的意見,我們將根據有關部門關於職稱評審的相關規定,指導該校對其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競聘工作方案進一步論證。目前,調查組正在學校開展調查工作,隨時接受舉報,一旦發現違規違紀行為,將嚴肅查處。

事件發生後,作為事件當中的另一主體,焦作十七中始終沒有發聲。11月10日,記者電話聯繫上了該校校長劉愛國。劉校長表示,因為山陽區教育局還在學校進行調查,事件的進一步調查結果以教育局官方公佈為準,個人不方便接受採訪。對姚老師視頻中所說的內容,他也未作評價。

【聲音】

郎永淳:她像偉大的堂吉訶德

教師實名舉報學校職稱評選有黑幕事件仍然懸而未決。但是在網上,該起事件已經引起了整個社會關於教師職稱評定“潛規則”的大範圍討論。而事件當事人姚老師的抖音號也成為曾遭遇類似經歷教師情感宣洩的窗口。

抖音平臺上一名網友給姚老師留言稱,今年是他評高中一級教師的第十一年,他在今年11個候選老師中,不管是資歷還是個人榮譽都是最高的,但是校領導卻以“參評上交的論文不具備資格”為由淘汰了這名老師。

“為何我的二等獎論文不具備資格,一起上交的三等獎論文卻是具備資格的?”這名網友感覺自己遭遇到了不公。

通過查閱網友們在姚老師抖音視頻下的留言,記者發現,有過類似經歷的教師並不在少數。

他們通過姚老師的視頻找到了情感宣洩的出口,吐出了憋在心裡多年的不甘。他們產生了共鳴、共情,以致到了如今的共振。

“老師評職稱跟學生考大學是一樣的,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名在教育行業從業近20年的老師說,職稱對於教師來說不僅是對常年教學成績的一種認可,更是老師們提升薪酬標準的主要途徑。“比如一級教師升到高級教師,那每個月能多開一千元左右,評上了職稱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錢多了,所以一些學校在教師職稱評定上確實會出現不規範的操作。”

11月3日,央視前著名主持人,資深媒體人郎永淳針對“女教師舉報學校職稱評定不公”事件在網絡發聲:這次的職稱評定事件,從某種意義上說,姚老師勇氣可嘉,以一己之力來反抗,也有望解決個人問題。但她又像偉大的堂吉訶德,深層次的職稱評聘改革、潛規則的破除一直在路上。(應受訪者要求,李鵬、張強、秦帥均為化名)

來源 河南青年時報

記者 李鋼/文圖

編輯 楊陽

審核 田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