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飯很乖飯量也夠,可光吃就是不長肉,到底是因為啥

有一次週末,朋友帶她家小朋友到我們家做客。到了點吃飯,我給自家孩子和朋友家孩子把飯盛好放在桌子上。可是朋友家的寶貝突然噘著嘴巴說:“阿姨,我的飯不夠,我要裝很多!”

寶寶吃飯很乖飯量也夠,可光吃就是不長肉,到底是因為啥

我聞言樂了,這可真是個實誠的孩子,於是再給他碗裡添了一勺飯。誰知小傢伙還不滿意,嚷道:“我還要更多!”我吃驚地望著他,這個小朋友才不過5歲,屬於偏瘦體型。一般認為,這樣的小朋友多少有些挑食,所以才不太長肉,身體也不結實。

但是這個小朋友卻是個例外,他碗裡的飯,跟我家8歲孩子的飯量一樣了,卻還嫌太少?我看向朋友,她笑道:“沒錯,他飯量一直挺好的,跟我們吃量的差不多。”這下我更奇怪了,小朋友飯量這麼好,身體卻這麼瘦弱,似乎不太合理?

我們常言的“不長肉”,即是指體重不達標。有的孩子能夠把每日規定分量的食物都吃完,可是體重就是不增加,搞得家長成日憂心忡忡。那麼孩子光吃飯“不長肉”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寶寶吃飯很乖飯量也夠,可光吃就是不長肉,到底是因為啥

考慮是否寄生蟲在作怪

小兒常見的寄生蟲種類有蛔蟲、蟯蟲、鞭蟲、鉤蟲、絛蟲、薑片蟲等。這些寄生蟲寄生在人體腸道內,每日跟孩子搶奪攝入的營養,吸取他們體內的養分,所以使得孩子消瘦、乏力、貧血、腹痛等。可想而知,這樣的孩子怎麼能長肉呢?

貼士:建議家長注意孩子平時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不允手,不啃食玩具,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另還要定期給孩子驅蟲,普通藥店均可購買驅蟲藥物。

寶寶吃飯很乖飯量也夠,可光吃就是不長肉,到底是因為啥

孩子患慢性消耗性疾病

假如孩子患了某些慢性疾病如結核病、慢性腹瀉、消化道以及內分方面的泌疾病等,也會使孩子體重增長慢。

貼士:患有疾病的孩子,家長一定要重視,及早帶去醫院診治,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調理。若孩子患慢性疾病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很可能會錯過生長髮育的機會,導致身體缺陷或留下終生遺憾。

寶寶吃飯很乖飯量也夠,可光吃就是不長肉,到底是因為啥

活動量過大

活動量大的孩子能量消耗也大,儘管吃得不少,但是“入不敷出”,故一直不長肉。寶寶嬰兒時期體重增長快,正是因為其活動量少,睡眠時間多。一歲以後,活動量增大,體重增長速度就會降下來。所以,活潑好運的孩子,通常體重增長相對慢一些。

貼士:孩子適量運動是好事,能強身健體,利於長個。但是如果運動過量,是對身體會有一定影響,不利於骨骼、關節發育。建議讓孩子勞逸結合,引導孩子進行一些安靜的活動,同時也要加強孩子的營養,有需要的話可適當增加餐次

寶寶吃飯很乖飯量也夠,可光吃就是不長肉,到底是因為啥

睡眠不充足

人們都說,孩子是在睡眠中長大的,這一點也沒錯。孩子睡覺時分泌的生長激素最多,而人體消耗最小,所以是長身體最佳時間。睡眠不足的孩子,身體發育通常會遲於其他睡眠充足的孩子。

貼士:家長們要合理安排孩子的睡眠時間,即使孩子不願意睡,也要要求他按點休息。年齡越小的孩子,需要睡眠的時間越長。


寶寶吃飯很乖飯量也夠,可光吃就是不長肉,到底是因為啥

膳食營養密度不夠

有些家長喜歡給孩子吃一些米粥、稀飯、湯、果汁之類的半流質食物,認為這樣的食物更好消化,也更容易吸收。其實這樣是不利於於孩子的健康的,這些流質食物會產生飽腹感,但提供的能量和營養遠比固體食物要少得多。

貼士:建議給孩子多攝入奶類、蛋類、肉類和主食,同時新鮮的蔬菜水果也不能少,多種食物合理搭配,不僅營養密度高,也能全面滿足孩子快速生長的身體各類需求。

寶寶吃飯很乖飯量也夠,可光吃就是不長肉,到底是因為啥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按理說孩子應該越長越健壯才對,但是往往一些偏胖或者偏瘦的孩子都是有原因的。少生病,多吃飯,強免疫,這是每一位媽媽的心願,我們只有找準原因,“對症下藥”方能還孩子一個健康的體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