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的悲剧是这样酿成的,你看唐高祖李渊干的这叫什么事?

“玄武门之变”是一场兄弟相残地人间悲剧。有人认为这是秦王李世民处心积虑得阴谋。也有人认为这是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害人不成遭反噬,是他们咎由自取。可是我要说,其实这场灾难的始作俑者,正是唐高祖李渊。


玄武门之变的悲剧是这样酿成的,你看唐高祖李渊干的这叫什么事?

(唐高祖李渊)

一、分配果实惹纷争

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趁乱起兵袭取长安。公元618年,李渊迫使隋恭帝杨侑脱袍让位建立了唐朝。

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李世民功不可没。宋人司马光对此有较为公允的评价:“……上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李世民的卓越贡献,令李渊对其刮目相看。

李渊曾经对李世民说过:“……事若成,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对此,李世民是如何回复的呢?

《资治通鉴》上说:“世民拜且辞。”李世民没有接受李渊的许诺,似乎没有取代大哥李建成,做李家基业继承人的想法。

李氏集团的扩张很顺利。很快,李渊便拿下了长安城,把杨侑立为傀儡做政权过渡的道具。李渊自己则做了唐王,将大权紧紧地握在手里。到了这个时候啊,李家的事业就算成功了一多半儿。


玄武门之变的悲剧是这样酿成的,你看唐高祖李渊干的这叫什么事?

(大唐朝廷)

该分配胜利果实啦!而李渊呢?还想立李世民做继承人。其实,如果李世民顺水推舟接受下来,也就没有后面那一系列烦恼了!可是,李世民却偏偏又一次拒绝了。李渊没办法,只有让大儿子李建成做了继承人。

而李建成是什么样的人呢?《资治通鉴》上说:“太子建成,性宽简,喜酒色游畋;齐王元吉,多过失;皆无功于上。世民功名日盛,上常有意以代建成,建成不自安,乃与元吉协谋,共倾世民,各引树党友。”

其实李渊对李建成也不是太满意,也曾有过更换继承人的念头。而李建成又因自己的功劳太小,担心难以服众,唯恐自己的地位不保,为此便串通心机叵测的李元吉,他二人便联起手来竭力打压李世民,伏下了兄弟相残的隐忧。

二、谗言充耳,李渊态度生变化

李渊本就不是杀伐果决之人,这样的人往往缺乏主见,易于轻信他人的蛊惑。

当初,李渊对要不要从晋阳起兵趁乱袭取长安,都表现的左犹豫右徘徊,因多谋寡断而迟迟下不了决心。


玄武门之变的悲剧是这样酿成的,你看唐高祖李渊干的这叫什么事?

(齐王李元吉)

若非李世民劝说李渊抓紧机会,可能李渊就白白浪费了这个天赐良机!

最初,做了皇帝的李渊,还没有忘记李世民的功劳。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李渊也渐渐地沉迷于享受胜利果实,对李世民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况且,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以及被他们收买的后宫嫔妃,又一直在皇帝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久而久之,这李渊的耳朵里便灌满了谗言。

皇帝的宝座是把魔椅,下边的人想坐上去,上边的人却不想下来。

无论是谁做了皇帝,都要竭尽全力打压一切胆敢觊觎皇位的挑战者!

在身边人的构陷下,李世民成了那个妄图撼动李渊皇帝宝座的人。为此,李渊也不禁对李世民产生了猜忌之心。

况且,李世民又不肯随波逐流。

李世民没有像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那样,用甜言蜜语和金银财宝巴结和笼络后宫嫔妃。

因此,李渊的嫔妃们喜欢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而讨厌秦王李世民。

就在形势对李世民不利之际,却又发生了两件对李世民更为不利的事儿。


玄武门之变的悲剧是这样酿成的,你看唐高祖李渊干的这叫什么事?

(太子李建成)

由于唐朝初年政令不明,因此有那么一段时间,皇帝的圣旨和太子令、秦王教、齐王教并行不悖。

一时间,有关部门也不知道该听谁的了。于是,便也只能是先接到谁的命令就听谁的。

正所谓:一国三公,吾谁是从?政出多门非出乱子不可!

这不,张婕妤就在李渊面前告了李世民的黑状。原来,张婕妤的老爹看上了淮南王李神通的几十顷肥田。于是,便请求李渊把这片田赐给自己。

然而,此田本是秦王李世民赏赐给李神通的,李神通岂肯甘心让与他人?就这样,张婕妤的老爹在淮南王李神通那里碰了一鼻子灰!

要说这老家伙可真不是个东西,他居然怂恿女儿在李渊面前诋毁起李世民来!

于是,张婕妤便在李渊诬陷李世民说:“皇上赐给我父亲的土地,竟然被秦王夺去给了别人!”李渊的耳根子一向比较软,他听了张婕妤的谗言后,也不辩真伪便大发雷霆!

李渊严厉的申斥李世民说:“我手敕不如汝教邪?”尽管李世民再三分辩,但李渊却就是不肯相信。李渊不但不相信,反而对左仆射裴寂报怨,李世民长期在外带兵,已经不再向过去那样听话了。

此事过后不久,又发了一件对李世民极为不利之事。

尹德妃的老爹叫阿鼠。阿鼠依仗尹德妃在李渊面前受宠,便骄纵跋扈得不可一世,颇有些小人得志的丑态!

某日,秦王府的幕僚杜如晦路过阿鼠的家门口,竟然被阿鼠命人从马上揪下来,不由分说便是一顿好打!

唉哟,把杜如晦打的那个惨噢!竟然连杜如晦的一根手指头都给打折了。就是这样阿鼠仍然是骂不绝口,斥责杜如晦没长眼睛,路过我家的大门囗竟敢不下马?!

不过,阿鼠在撒泼之后也不禁一阵后怕,因为杜如晦毕竟是李世民的人。俗话说得好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何况人家杜如晦可是秦王府的人!

因此,这老家伙便来了个恶人先告状,唆使尹德妃在李渊面前,给李世民安了一个凌辱皇亲国戚的罪名。而李渊当然是再次大为恼怒啦!

李世民自然也难免再次被申斥,而且任凭李世民如何为自己辩解,那李渊也不肯相信。非但不信,反而愈发加重了对李世民的猜忌。

而父子之间一旦有了猜忌,那么这道裂痕可就不是那么容易弥补的了!

更让李渊讨厌的是,由于李渊的原配夫人早就去世了,所以便没能见到李家登峰造极之辉煌。


玄武门之变的悲剧是这样酿成的,你看唐高祖李渊干的这叫什么事?

(秦王、唐太宗李世民)

因此,每当李渊组织家庭成员聚会之时,李世民总会因思念母亲而闷闷不乐,甚至潸然泪下。可李世民万万没料到,这事居然也能被后宫嫔妃拿来作文章。嫔妃们便借此在李渊面前诋毁李世民,竭尽挑拔离间之能事。

久而久之,李渊也觉得李世民很令人讨厌,还是我那大儿子和老三会来事呀!于是,李渊的心便越来越偏向建成和元吉,那原本就没有端平的一碗水,自然也就越发倾斜了。

三、建成和元吉先发难,李渊袒护不公平

由于李建成和李元吉对李世民的忌恨与日俱增,所以诱发骨肉相残的导火索也就“嗞嗞啦啦”的燃烧起来了!

公元624年,太子李建成的部下杨文斡企图刺杀秦王李世民。没想到,一个不小心阴谋竟然泄露了。

尽管李渊已经不太喜欢李世民了,但却也不愿意看到儿子们自相残杀。因此当李渊听说李建成的部下,竟敢阴谋刺杀李世民时,不禁勃然大怒!

但是,可别小看了这太子李建成!建成为求李渊的宽恕,竟然使出了苦肉计。

据《资治通鉴》记载:“(建成)叩头谢罪,奋身自掷,几至于绝。”李建成为求自保,差一点把自己给活活摔死!可能是李渊这次太生气了吧?因此,对李建成依然余怒未息。


玄武门之变的悲剧是这样酿成的,你看唐高祖李渊干的这叫什么事?

(唐朝文臣)

不过李渊早一点看清李建成的真面目也不是坏事,假如李渊能够及时做出正确抉择,或许“玄武门之变”的惨祸就可以避免了。

于是,恼怒不已的李渊便召见秦王李世民询问对策。李渊对李世民说:“……汝宜自行,(讨伐杨文斡)还,立汝为太子。吾不能效隋文帝自诛其子,当封建成蜀王。蜀兵脆弱,它日苟能事汝,汝宜全之;不能事汝,汝取之易耳。”

李渊恼怒啦!要改立李世民做太子,取李建成而代之。而且,这一次秦王李世民并没有拒绝李渊的安排。

然而,李世民率兵走后不久,在后宫嫔妃们的蛊惑下,李渊的态度又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李渊不仅宽恕了李建成,而且还不顾轻言寡诺之嫌,竟然收回了改立李世民做太子的诺言!


玄武门之变的悲剧是这样酿成的,你看唐高祖李渊干的这叫什么事?

(唐朝将领)

李渊的糊涂和放纵,不仅使太子李建成愈发有恃无恐,而且还愈发刺激了其铲除李世民之心。建成和元吉不仅视李世民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而且已经嚣张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李渊喜欢打猎,这哥仨也时常随同李渊一齐打猎。太子李建成胡人那里得到了一匹健壮的马,这匹马虽健壮但却并不驯服,它很喜欢跟人做游戏。

做什么游戏?摔人玩呀!建成打算利用这匹马暗算李世民,神不知鬼不觉地干掉秦王。

于是,李建成便“好心好意”地把这匹爱玩摔人游戏的马送给了李世民。

要说这马的摔人功夫还真是一流的。

没多长时间,它就接连摔了李世民三次!

幸亏,每一次那马刚刚摔倒,李世民就来了"鹞子翻身"躲将过去,这才没有被马压死!不过,也真够有惊无险的啦!

李世民岂能不知李建成的阴谋?因此也未免流露出愤懑之言。于是,李世民便对左右之人说:“他们想用这匹马害死我,孰不知生死有命,我怎么会被这匹马害死呢?”

李建成听后羞恼交加,便又串通后宫嫔妃,令其在李渊面前构陷李世民胡说什么:“秦王自言,我有天命,方为天下主,岂有浪死?”(《资治通鉴》)

李渊听后免不了又是一顿暴跳如雷。于是,李渊便先下旨召见李建成。然后,才召见李世民前来严加申斥。尽管李世民再三向李渊请罪,但李渊却仍然怒气难息。然而就在此时,却忽然传来了突厥叩边的警报。


玄武门之变的悲剧是这样酿成的,你看唐高祖李渊干的这叫什么事?

但见那李渊把脸一抹,便立马改变了对李世民的态度。李渊竟然和颜悦色的勉励李世民,要李世民谋划退敌之策。

《资治通鉴》对此记载得很传神:“上每有寇盗,辄命世民讨之。事平之后,猜嫌益甚。”这不就是典型的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吗?李渊的良心大大的坏啦,简直比资本家的心还要黑上三分哩!

四、兄弟阋于墙

是疥子总会出头,是脓包总会溃烂。既然李氏三兄弟积怨已久,就必然会有鱼死网破的一天!

公元626年六月的一个夜晚,太子李建成突然设宴款待秦王李世民,而李世民居然还就真的去了。李建成果然安排的是鸿门宴,那可真真是酒无好酒宴无好宴哪!

那丧心病狂的太子李建成,竟然真就在酒中下了毒。结果,李世民当即中毒呕血不止。幸亏淮南王李神通救护得及时,李世民才得以返回了秦王府。

李渊毕竟还没有完全糊涂,他当然明白李世民这是着了李建成的道儿。眼见这三个孩儿积不相能,若是继续放纵不理,恐怕李家将会重蹈那隋杨骨肉相残的覆辙。


玄武门之变的悲剧是这样酿成的,你看唐高祖李渊干的这叫什么事?

于是,李渊便打算让李世民远离长安,去洛阳主持自陕西以东的天下。尽管这样做,也未必就能避免日后再度发生不测之危。但火烧眉毛且顾眼前,这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啦!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那建成和元吉岂肯放虎归山,密谋道:“秦王若至洛阳,有土地甲兵,不可复制;不如留之长安,则一匹夫耳,取之易也。”(《资治通鉴》)

于是,便让李渊身边的宠臣进谗言,使得李渊又改变了主意。此事不了了之之后,建成和元吉便愈发加紧迫害李世民!

为了剪除李世民的羽翼,他们不断地在李渊面前构陷李世民的部下,而李渊总会“信以为真”,就连秦王李世民也险遭不测!

幸亏,大臣陈叔达在李渊面前劝谏,才没有让建成和元吉的阴谋得逞!

后来,齐王李元吉甚至猖獗到直言不讳地要求李渊杀李世民。不过,李渊却以没有真凭实据,无法给李世民定罪为由拒绝了李元吉的请求!


玄武门之变的悲剧是这样酿成的,你看唐高祖李渊干的这叫什么事?

建成和元吉想既然指望不上老爹了,那就干脆自己动手算了!

于是,便一面千方百计寻找迫害李世民的机会。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对秦王府玩弄掺沙子、挖墙角的伎俩。

齐王李元吉最怕秦王府的猛将尉迟敬德,因此便欲将其收归己用,但敬德却不为所动。李元吉见收买无效,竟使出了派杀手刺杀尉迟敬德的下三滥手段。

没想到,齐王派出的杀手竟被尉迟敬德吓跑了。

太子和齐王见收买不成,暗杀也不成,便索性到李渊面前栽害敬德,差点把尉迟敬德害死。

害敬德不成,建成和元吉便又诬告房玄龄和杜如晦,迫使他们离开了秦王府。

太子和齐王咄咄逼人,而李渊又对他们偏听偏信,如此一来,这李世民可就愈发的危险了!一时间,秦王府上下便人心惶惶。

随着齐王李元吉被李渊任命为统帅,率兵迎战叩边的突厥军队,形势便愈发变得诡异莫测。齐王李元吉企图借率兵出佂的机会,把秦王府的精兵猛将抽调一空。

然后,先寻找机会杀掉李世民,再坑杀李世民麾下的将领们。危险正在一步步迫近,一场腥风血雨的斗争即将展开。


玄武门之变的悲剧是这样酿成的,你看唐高祖李渊干的这叫什么事?

自古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因此,纵使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谋划得再精妙,他们的阴谋也还是泄露出去了。就在这形势万分危急之际,率更丞王眰悄悄地来到了秦王府,将太子和齐王的阴谋向李世民和盘托出。

顿时,整个秦王府便群情激愤!李世民麾下的文臣武将纷纷要求秦王,抢先动手以求先发制人。但是,一向果决的李世民却犯了犹豫。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李世民试图等太子和齐王先动手,然后再名正言顺地消灭他们!

然而,即使李世民想后发制人,他的属下们却再也不愿意忍耐下去了。于是,在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程知节、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劝谏下,李世民终于决定在“玄武门”设下伏兵,一举消灭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说来也奇怪,或许这就叫无巧不成书吧?当天夜里天空竟然出现了奇异景像,太白金星掠过了秦王的属地。于是,负责观察天像的傅奕,便赶紧向皇帝李渊禀报说:“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资治通鉴》)

有意思的是,李渊竟然把这件事告诉了李世民,李渊的做法未免让人觉得一头雾水?既然已经把李建成立做太子,却又为何把这一有动摇建成地位的天像告诉了李世民?难道李渊还想继续在三个儿子中制造矛盾,以便继续维持其居中制衡的地位么?


玄武门之变的悲剧是这样酿成的,你看唐高祖李渊干的这叫什么事?

或许是吧?谁知道呢!

反正不管怎么说,李世民借助这个机会,向李渊检举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淫乱后宫的丑事!

李渊听后惊愕不已,遂对李世民说:“明早鞫问,汝宜早奏!”(《资治通鉴》)当夜李世民便返回了秦王府,按照计划一步步地展开了布署。

还是那句话,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那后宫嫔妃多已被建成和元吉收买,一个个便都成了潜伏在李渊身边的卧底!张婕妤见情况不妙,便星夜派人通知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早做防范。

齐王李元吉比较奸诈,听说秦王半夜入宫见驾,又见张婕妤通知太子早做防范,便知情况似乎有些不太对劲儿。

于是,便劝太子建成不可轻举妄动,应该找借口留守宫中,既不上朝也不进宫。而李建成却认为自己在宫中、朝中经营已久,宫中朝中到处都是自己的人,量他秦王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如果不去反而会引起皇帝的猜忌。李元吉没有办法,只能表示赞同李建成的意见。于是,第二天早晨,这哥俩便打马扬鞭径奔玄武门而去。

结果,这一去便再也没能回来。

他二人皆被秦王府埋伏在玄武门的伏兵杀死。李家三兄弟的恩怨纠葛,终于还是以“玄武门之变”的惨烈方式划上了句号。

而在这场兄弟阋于墙的惨烈争斗中,身为父亲和皇帝的李渊应该负什么责任呢?或许李渊应该负不明不智、偏听偏信的责任吧!


玄武门之变的悲剧是这样酿成的,你看唐高祖李渊干的这叫什么事?

如果在建成初犯大错之时,李渊便对其实施严厉处罚。在建成第二次犯大错时,李渊能够断然废掉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或许反而可以保全建成和元吉的性命,不至于酿成不可收拾的惨祸。

养痈至肘的结果,必然是吞脐无及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