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后选择起兵,分析一代名将罗艺谋反失败的必然性

引言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王朝,对华夏民族的影响极其深远。唐朝除了英明君主和忠臣良将,在文学和艺术成就上也造诣极高。迄今为止还有不少穿越剧作都梦想着能够乘上时光机穿越到从前,一睹李唐盛世,体会大唐风采。

玄武门之变后选择起兵,分析一代名将罗艺谋反失败的必然性

唐朝时期坐落在西安市太极宫北宫门的玄武门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是个比较英明的君王,奈何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登基为帝后放任两个儿子相互制衡,却又信奉嫡长子继承制,偏听偏信,最终酿成了玄武门之变这一兄弟相杀的李门惨案。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获胜之后,大肆清缴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势力,几番血洗之后,才终于松了一口气,然而百密一疏,忘记了当时的幽州总管罗艺。也就是这个人,差点毁了整个唐朝。

脾气暴躁,有勇无谋

《旧唐书》:“罗艺,字子延,本襄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能弄槊。”

玄武门之变后选择起兵,分析一代名将罗艺谋反失败的必然性

大业八年,隋炀帝攻打高句丽路线图

罗艺是隋朝左监门将军罗荣的儿子,出身武将世家,罗艺生性凶暴狡黠,不讲仁义,刚愎自用又十分固执,不过擅长射箭和攻战。隋炀帝大业年间,因为多次立战功,官至四品虎贲郎将。大业八年,隋炀帝发兵攻打高句丽,罗艺作为不可多得的一员虎将,必然要参战,让他听命于右武卫大将军李景。罗艺不服,经常挑战上司李景,奈何眼界肤浅,反过来被李景折辱。

据《旧唐书》记载,“艺少习戎旅,分部严肃,然任气纵暴,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艺深衔之。”

玄武门之变后选择起兵,分析一代名将罗艺谋反失败的必然性

《隋唐演义》左监门将军罗荣的儿子罗艺(剧照)

李景作为罗艺的顶头上司,官职上比不过人家,脑筋又没有人家转得快,偷鸡不成蚀把米,罗艺就在心里暗暗地记恨上了李景。于是他想到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谋反罪。他状告炀帝,说上司李景心存不轨意图谋反,然而却被炀帝一眼看破。

个人认为,罗艺作为一个武将家庭里出身的人,自是有武将的傲气存在。但是他多次招惹李景,不但没什么成效,反倒次次败兴而归,不但没有放弃,还坚忍不拔的持续招惹,甚至不惜伪造谋反罪名,可见他是一个非常固执又小肚鸡肠的人,简言之就是极为记仇。但凡他纵向思索一番,也不会想到越级上报诬陷自己的顶头上司。

称霸一方,效力唐朝

玄武门之变后选择起兵,分析一代名将罗艺谋反失败的必然性

隋朝末年,各地起义割据势力分布图

隋朝末年,群雄割据,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田地荒芜民不聊生。涿郡物阜民丰,兵器精良,粮食充裕,入了众多叛乱贼子的眼。前来攻打涿郡的起义军前仆后继,留守在这个地方的其他官员又不打不过这些起义军,所以每次都是罗艺出门去打仗,这样一来二去,罗艺在百姓中的声望也越来越高。罗艺声望高了,自然就有同僚不高兴,于是他们也玩起了舆论嫁祸这一套。

据《旧唐书》记载:住等颇忌艺,艺阴知之,将图为乱,乃宣言于众曰:"吾辈讨贼,甚有功效,城中仓库山积,制在留守之官,而无心济贫,此岂存恤之意也!"

玄武门之变后选择起兵,分析一代名将罗艺谋反失败的必然性

《隋唐演义》中罗艺(左一)与秦琼(右一)

留守官员赵十住假传军令,煽动百姓,说现在正值乱世,我们这边讨伐贼人非常有效,仓库里堆积的东西跟山一样,留守官员明明有处置这些东西的权利,但是却不拿来救济贫困百姓,这不就是不体恤民生吗?由于隋朝末年的暴政,百姓对不顾民生大计的官员厌恶至极,于是纷纷记恨罗艺。

不久之后,罗艺率兵回城,得知了自己不在时候同僚的所作所为,就杀鸡儆猴,拿下了郡承,一举唬住赵十住等人。罗艺打开府库,将财物赏赐给将士,打开粮仓,救济贫困的百姓,这一举措,效果极好的获得了境内的民心所向。于是罗艺顺水推舟,杀掉了与自己政见不和的官员,吞并周围的部分郡县,自己给自己封为幽州总管。宇文化及、窦建德、高开道等势力都派使节招降过罗艺,罗艺不但不从,还杀了宇文化及的使者,为隋炀帝发丧。

玄武门之变后选择起兵,分析一代名将罗艺谋反失败的必然性

《隋唐演义》中王建新饰演罗艺(剧照)

《旧唐书》记载唐公起兵,皆符人望,入据关右,事无不成。吾率众归之,意已决矣,有沮众异议者必戮之。

玄武门之变后选择起兵,分析一代名将罗艺谋反失败的必然性

《隋唐演义》中平突厥、征高句丽时屡立大功的薛万均

李渊攻陷长安建立唐朝后,罗艺决定率部下归顺唐朝。武德元年,窦建德势大,攻克冀州之后兵强马壮,率领十万人兵临城下,直逼幽州。罗艺率兵营长,他麾下的战将兼谋士薛万均认为,对方人数众多,应该利用护城河的优势,在敌方过河时发动进攻。罗艺听从了薛万均的建议,果然大败窦建德的部队,使他们没办法接近城墙。窦建德当场改变打法,分多路一起攻击,罗艺又派遣将领袭击,双方对峙长达100多天,最终窦建德无功而返。

个人认为,罗艺之所以在中期能够发迹,并且雄踞一方,主要是因为他本身骁勇善战,还善于带兵,更重要的是少不了帐下谋士帮助。可见罗艺中期的处事方法和早期不太一样,应该是有谋士为他出谋划策,后来他归顺唐朝也算是个明智之举,不然一旦陷入和李氏部队的对抗中,自己的实力势必会被大大削弱,被吞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他在军事上的才能绝对是极有天赋的,所以才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方霸主,护佑一方平安。

错信神婆,不得善终

玄武门之变后选择起兵,分析一代名将罗艺谋反失败的必然性

《隋唐演义》中罗艺的妻子孟氏

武德五年,秦王李世民带兵攻打刘黑闼,罗艺带领数万将士在徐河攻破了刘黑闼弟弟的军队,俘获和斩首的共有八千多人。几个月之后刘黑闼再次起兵,罗艺再度奉诏讨伐,不久刘黑闼战败被杀,罗艺与太子在洺州会师。可能是这次会师的原因,也有可能太子开出的条件太过诱人,让罗艺在后来的太子与秦王的斗争里,选择了太子阵营。

据《旧唐书》记载:“艺自以功高位重,无所降下,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殴击之。高祖怒,以属吏,久而乃释,待之如初。”

玄武门之变后选择起兵,分析一代名将罗艺谋反失败的必然性

《隋唐英雄》中唐高祖李渊嫡长子、太子李建成(剧照)

罗艺这个人居功自傲,还是一惯的思维作风,自认为劳苦功高,又因为投靠了太子阵营,谁都不放在眼里。当时的秦王后来的太宗李世民的心腹去到罗艺的营地之后,罗艺毫无理由的就把两人痛扁一顿,把高祖李渊气坏了。不过因为当时突厥屡次骚扰边疆,而罗艺在战场上又威名赫赫,北方的蛮夷十分忌惮他,高祖大笔一挥,就让罗艺带领部队去镇守边疆了。

玄武门之变后,因为罗艺远在边疆,所以被太宗所遗忘。然而小肚鸡肠的罗艺却一直记得自己曾经因为站错了队得罪过太宗李世民,每天都甚是忧虑,惶惶不可终日,于是罗艺又想到了一条上位之路:颠覆李唐政权,自成天子。

玄武门之变后选择起兵,分析一代名将罗艺谋反失败的必然性

《隋唐演义》张翰饰演罗艺之子“冷面寒枪”罗成(剧照)

《旧唐书》记载:因往来艺家,谓艺妻孟氏曰:"妃骨相贵不可言,必当母仪天下。"孟笃信之,命密观艺,又曰:"妃之贵者,由于王;王贵色发矣,十日间当升大位。"

济阴这位李氏女子,自称能通鬼道,能治疗疾病,迷惑了很多人,她也曾经到过罗艺家中作法,为罗艺的夫人孟氏看相。她对孟氏说,孟氏有母仪天下的面相,且富贵荣华都是因为燕王罗艺获得的。论妇道,这位孟夫人也是个奇葩的存在,对李神婆说的深信不疑,并且坚定的支持罗艺谋反。

玄武门之变后选择起兵,分析一代名将罗艺谋反失败的必然性

唐代豳州地理示意图

贞观元年,罗艺假称收到密诏,谎称带兵入朝。守将赵慈皓不知道罗艺已经起兵反了,还恭恭敬敬的把罗艺请了进去,罗艺率领部队借机占据了豳州。太宗命令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率军讨伐罗艺,在朝廷大军抵达之前,赵慈皓就和统军杨岌密谋除掉罗艺,结果事情败露,赵慈皓被抓。城外的杨岌感觉事情有变,于是紧急下令攻打罗艺。罗艺部队大败,抛下妻子匆忙逃走,一直逃向突厥。到宁州边界时,所剩下的兵士已经寥寥无几。然而,让罗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被自己的左右将领所斩杀,并将他的首级送到了京师。而罗艺的弟弟罗寿也受到此事的牵连,被朝廷诛杀。

其实罗艺这个人是个典型的莽夫,能征善战却不善于运筹帷幄。个人认为,假如他稍微思考一下或是心胸宽广一点,都不会走上造反这条不归路。最可怕的是,他和夫人两个身居高位的人,居然那么相信一个神婆说的话。他这种盲目自信和过度膨胀是导致他死亡的最直接原因。

评价

玄武门之变后选择起兵,分析一代名将罗艺谋反失败的必然性

“玄武门之变”中的唐太宗李世民

罗艺投诚唐朝本来是可以善始善终的,却因为误信神婆所言,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这样悲惨的结局,古往今来都是极为罕见。个人认为,罗艺这个人太过于刚愎自用,而且自恃过高。仗着军功连当朝皇子都不放在眼里,智商持续性不在线,间歇性在线。自玄武门之变后,罗艺就一直精心谋划着想要谋反,本人能征善战不说,手下还有一支数万人的精兵。最可怕的是罗艺此人为了达到目的居然勾结外敌,引狼入室,与突厥王庭暗中勾结。如果他和突厥一起南下,对新唐政权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还好罗艺的谋反军里发生大规模兵变,间接印证了罗艺谋反失败的必然性。

新唐作为一个初生政权,其实还有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在,太宗登基时,国内的部分农民起义残余势力还在蠢蠢欲动,且经过隋末的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奈何太宗手下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旷世名将,一刀一枪搏杀出来的,这样大量的将军型人才在,罗艺也很难讨到什么好处。而且罗艺的谋反军里发生了一次大规模兵变,不仅如此,兵败逃亡的路上还被亲信叛变,可见罗艺本人在收服人心上,差了太宗不止一点。如果他更谦虚一点,联系多股农民起义势力,一起谋反,李唐王朝怕是就毁在这个漏网之鱼手里了。

参考文献《旧唐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