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除了杀死兄弟,李世民还做了一件史官都不敢记录的事

在古代封建时期,为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兄弟相争,手足相残的事情并不少见。即便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千古帝王李世民,也曾经为了皇位做出了这样的事情。

在与太子李建成明争暗斗许久之后,秦王李世民终于下定了决心,决定先下手为强,除掉李建成夺取皇位。六月初四,李世民带领着长孙无忌等9名心腹和数百精兵,埋伏在玄武门,等待时机。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应皇帝李渊的召唤,来到皇宫。但是行进到临湖殿时,发现事情不对,想要退走。然而有心算无心,早已埋伏好的李世民怎会让二人就此离开。李世民搭箭开弓,一箭射死了李建成。而李元吉也在之后的战斗中,被尉迟敬德杀死。

听闻太子和齐王被杀之后,二人手下的将军率领东宫和齐王府两千精兵到玄武门报仇。李世民亲率人马与之抗衡,鏖战良久。最终是尉迟敬德带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而来,才震慑住了援军。

玄武门之外的战事平息之后,尉迟敬德身披甲胄来到李渊面前,这时的李渊才恍然大悟,知道发生了什么。玄武门之变之后没多久,李渊就宣布退位,将皇位交给了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除了杀死兄弟,李世民还做了一件史官都不敢记录的事

这个就是史书中所记载的“玄武门之变”的大致经过。然而,历史总是禁不住细读,在史书之中,总会隐藏着一些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玄武门内,李建成和李世民正在激战,而李渊却在“泛舟海池”,丝毫不知。作为一国之君,皇城之主,这样的事情可能发生么?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所以李世民的行动,不止是玄武门之变那么简单。

玄武门之变,除了杀死兄弟,李世民还做了一件史官都不敢记录的事

控制皇城护卫

《旧唐书》中记载,在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前,李世民提前将数百精兵埋伏在了玄武门。数百人进入皇城,内卫却没有发现。

作为守护皇城,保卫皇帝安全的部队,必然是一支精锐部队。但是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让数百人进入了玄武门而无动于衷。这样的内卫,怎能起到保卫皇城的责任?

很显然,李世民在内卫之中必然有着内线,而且这个内线还是内卫之中的重要人物。只有控制了内卫,李世民才能够顺利的进入皇城,而且还是带兵进城。

玄武门之变,除了杀死兄弟,李世民还做了一件史官都不敢记录的事

囚禁慈父于后宫

六月初四那日,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宫,“至临湖殿觉变”。史书之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临湖殿的位置,只知道它在太极宫内。李建成是为见李渊,那么他必然知道李渊正在游湖。结合这两点来看,临湖殿距离李渊游船之湖并不远。李世民在临湖殿前向李建成发难,李渊不可能不知道的。

作为一个皇帝,在得知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在皇城内激战,他会怎么做?这时他的选择必然是阻止这场战斗,或是让身边的护卫出手,或是立即调集大军进城,护卫皇城。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发生。由此可见,当时的李渊已经失去了对皇城的掌控。

李世民征战多年,大唐一半的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斗争经验十足,难道他不知道如果斩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失败的后果么?

为了确保事情的成功,他必须消除一切意外的发生。而李渊,就是这其中最大的意外。

所以,为了能够“杀兄弟于前殿”,李世民必须要“囚慈父于后宫”。

李世民在李建成进宫之前,就已经控制住了宫中视为,挟持李渊,断绝了他跟外界的一切联系,将他控制了起来。当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尘埃落定之后,再逼迫李渊交出权利。

玄武门之变,除了杀死兄弟,李世民还做了一件史官都不敢记录的事

结尾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之中不可磨灭的污点。”残杀兄弟“,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无法改变。

但是,”逼父“一事,却少有人知。想到这个,李世民决定隐藏这一切。所以,史书中的记载,我们看到的,只有李渊”泛舟海池“。

皇位之争,玄武门之变后胜负已分,李世民踏着兄弟的尸首,登上了皇位。所幸,李世民登基之后,勤勉开明,成就了“贞观之治”,所以后世对他的评价也较为良好。

end

我是菜菜,更多精彩内容,关注【菜菜说文史】。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