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紅極一時的《百家講壇》,為什麼風光不再?

從數百萬冊的叢書銷量到寥寥數人的籤售現場,《百家講壇》的系列書的輝煌和沒落也反應了《百家講壇》欄目組的興衰,曾經紅極一時的《百家講壇》,曾經引紅了一批諸如易中天,紀連海的學者教授的科教節目為什麼而今風光不再?

曾經紅極一時的《百家講壇》,為什麼風光不再?

“一桌、一人、一口”《百家講壇》為何紅極一時

其實思考這個問題,不妨回過頭看一下時代背景,作為中央十套科教頻道《百2001年7月9日開播的講座式節目。

在那個互聯網和信息化普及程度較低的年代,電視是絕大部分人接受外界信息的媒介,相對的剛進入新世紀的人們的娛樂方式也較少,在這種情況下,看電視作為一個家庭茶餘飯後一個重要的消遣方式佔據了大部分家庭的閒暇時間。

加之《百家講壇》的科普和教育意義,優秀講師的詼諧講稿,在那個相對保守的時代,不由得令人耳目一新,擺託了歷史刻板枯燥的傳統形象,在幾乎二十年前,這種科教的推廣方式堪稱創新。

曾經紅極一時的《百家講壇》,為什麼風光不再?

一、凋零之本:大勢所趨,無法成為快節奏時代的碎片化信息

作為90後,小編本人也是在電視機前長大的,《百家講壇》是我必看的節目,小編的成長曆程即見證了《百家講壇》的興衰,可以說,《百家講壇》的興衰是在遵循時代潮流的客觀趨勢,而其自身的主觀原因只是加速了它的沒落。

為什麼說《百家講壇》的沒落是必然呢,其實瞭解《百家講壇》的節目收視率可以發現,《百家講壇》自播出之後,收視率一路攀高,到2006年,《百家講壇》造就的最大明星易中天登上講臺開始進入巔峰。

《漢代風雲人物》和《易中天品三國》讓《百家講壇》火出了科教,歷史這個圈之外,加之其系列叢書數百萬計的銷量,其輝煌時刻可窺一斑,到2009年這個時間段,作為央視眾多欄目組裡炙手可熱的節目。

曾經紅極一時的《百家講壇》,為什麼風光不再?

《百家講壇》造就了一大批學者講師的走紅,其中的佼佼者易中天,王立群,紀連海時至今日依然被人津津樂道。

既是巔峰也是也謝幕將啟,經歷過短暫的極致輝煌之後,《百家講壇》開始走下神壇,當然與其說是《百家講壇》的走下神壇,其實背後是整個電視廣播等傳統媒介的落幕。

2009前後,不僅僅是電腦這種全面的多媒體設備在中國大肆推廣的時間,更是以3G為首的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智能機的出現使得人們接受信息的途徑選擇大大豐富。

曾經紅極一時的《百家講壇》,為什麼風光不再?

作為功能更全面,更方便的新的移動終端和家庭娛樂核心,智能機和電腦的普及對一傳統的廣播電視傳媒造成了極大的衝擊,作為科教節目的《百家講壇》自然受到了波及。

儘管這樣,《百家講壇》依然憑藉龐大的觀眾基數和知名度保持著自己的熱度,但是隨著信息化的高速推進,智能設備走入千家萬戶的時代趨勢,作為傳統文化傳媒載體的廣播電視終究是每況日下。

所以說,在這樣的時代前提之下,《百家講壇》的輝煌落幕只是眾多電視節目凋零的一個縮影。在人們越來越多利用智能手機這樣的便攜終端在高速的生活節奏中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獲取信息的生活方式下,給整個傳統傳媒行業帶來的只有逐漸邊緣化一途。

曾經紅極一時的《百家講壇》,為什麼風光不再?

二、主觀原因加速節目的衰落

如果說,以《百家講壇》一干節目為代表的的傳統電視廣播的沒落是信息化發展一手造成的話也有失偏頗,儘管信息化智能化的當今社會對傳統傳媒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但是電視節目,在中國這個把家庭理念看得極為重要的社會環境裡,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在茶餘飯後打開電視和家人共憩的。而《百家講壇》作為一個曾經受眾觀眾極廣,基數極大的節目,是如何如此快速跌落巔峰的呢?這一點其實可以從節目本身尋找答案。

曾經紅極一時的《百家講壇》,為什麼風光不再?

觀眾歷史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審美疲勞

為什麼說觀眾水平的提高呢,得益於我國的義務教育和各類高校的擴招,使得群眾的平均文化素養相較20年前大大提高,而節目本身的質量卻沒有水漲船高,使得節目出現了除了部分“當紅講師”之外,其它講師的水平難以吸引觀眾的情況;

曾經紅極一時的《百家講壇》,為什麼風光不再?

其次是節目的選材,縱觀《百家講壇》的所有期目,其內容大多圍繞帝王將相,範圍過於狹窄,容易引起觀眾的視覺審美疲勞,加之並不是所有的講師學者都能像易中天,紀連海那樣能把歷史講活。

狹窄的素材範圍,部分過於學術化不善於通俗的講解,當觀眾失去新鮮感之後,是很容易造成審美疲勞的。

曾經紅極一時的《百家講壇》,為什麼風光不再?

缺少創新,單方面的觀點輸出

《百家講壇》的前期的成功是專家和“一桌、一人、一口”這種講演方式首次帶入科教節目的創舉所致,在當時來看,是極具創新的科普方式,加上部分講師優秀的演講水平,給其帶來了極大的熱度。

但是,後期《百家講壇》的衰落跟它執迷於這種最初的演講方式脫不開干係,前面已經說過,僅僅是選材就能引起觀眾的視覺疲勞,如果再加上講師演講水平的差強人意造成的單方面的歷史文化輸出,那麼就十分難堪了。

而與此同時,一干新的演講類節目的湧現,譬如《開講啦》《青年中國說》,它們不僅僅再選題上更接地氣,在內容上也更注重與觀眾的互動,達成了雙向溝通的節目效果,即使在互聯網+的今天,也創下了十億播放量的高熱度。

曾經紅極一時的《百家講壇》,為什麼風光不再?

而再比較《百家講壇》你就會發現,在這樣的信息化互聯網環境下,它的單向輸出幾乎與時代脫節。“成也蕭何敗蕭何”,它開創了演講類節目的先河,卻又在其中迷失了自己。

儘管有人把它定位成“專家通向百姓的橋樑”,但是從近二十年的反饋來看,這座橋樑無疑是單通道的。對於歷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量,這種束縛大眾思想的文化傳播方式,是落伍的。

曾經紅極一時的《百家講壇》,為什麼風光不再?

國學熱的下降

其實這個可以算作一條客觀原因,這是一個娛樂的當下,各種娛樂活動,信息充斥在社會當中,參與的成本也大大降低,於是能夠關心,喜歡國學的人不復以前。

但是為什麼把這個原因放在主觀因素裡面呢,其實逆向思維而論,《百家講壇》和我們的教育機構一起擔任著提高國人歷史文化素質的職責。

既然國家教育事業有成,群眾人均文化水平提高,《百家講壇》也算是完成了歷史使命,從好的方面看,也許它映射的就是國人歷史文化水平的提高。

曾經紅極一時的《百家講壇》,為什麼風光不再?

結語

如果說客觀原因下時代趨勢無可抵擋,而節目本身又不能做出順應時代和觀眾的變化,那麼風光不再甚至到現在的籤售現場門可羅雀必定是無可避免的,《百家講壇》伴隨著一代人的童年和青春。

正如這二十年間中國高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歷史之所以成為歷史,是因為過去終會過去,坦然接受這份變化,即是承認當下社會群眾對信息更傾向於碎片化模式的吸收。

當然這並不是《百家講壇》本身的過失,作為一個曾經以55萬冊天價競拍出版資格和創下0.69收視率記錄的節目來說,二十年間它已經很好地完成了自身傳播歷史國學的社會科教任務,它啟發了一代電視機前青少年的國學夢,這已經足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