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材料產業,東莞大有可為

“誰掌握材料,誰就掌握未來。”11月26日,在首期“中國·松山湖新材料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在致辭中說道。此次論壇邀請到新材料領域學界、業界、商界大咖,圍繞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陶瓷新材料、微納材料與製造等問題,進行交流研討。



26日,2020中國·松山湖新材料高峰論壇在松山湖舉行。(資料圖)

而就在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就與東莞簽署《中國科學院東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合作協議》,將聚焦新材料、信息、生命領域,共同建設松山湖科學城。可預見的是,隨著科學城建設進程不斷推進,新材料產業將在東莞這片熱土上,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然而,近年來新材料領域發展為什麼越來越受重視?東莞發展新材料產業有哪些優勢,產業發展過程中,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本期將邀請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產業化委員會秘書長、輕元素先進材料與器件團隊研究員付瑩,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共同探討未來東莞新材料產業發展道路。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產業化委員會秘書長、輕元素先進材料與器件團隊研究員付瑩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資料圖)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資料圖)

發展新材料利於解決“卡脖子”問題

記者:無論是此前,還是本次論壇上,王恩哥院士曾多次提到:“誰掌握了材料,誰就掌握了未來。”您是如何理解這句話?近年來,新材料領域發展為什麼越來越受到重視?

付瑩:王恩哥院士提出“誰掌握了材料,誰就掌握了未來”的觀點,是基於他多年科研實踐經驗,且對於國內外形勢深度思考凝練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材料是工業生產體系中的基礎,每次發現新材料,都很有可能會引起一輪新的產業變革。而當前,我國無論是基礎性材料,還是高端材料,仍有不少依賴於進口,其涉及航天、航空、高鐵等多領域,材料在工業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為了解決各類“卡脖子”問題,因此國家越來越重視新材料的研發。

林江:

新材料產業是我國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提升裝備製造業的基礎。目前,世界著名企業憑藉其技術研發、資金和人才優勢,不斷向新材料產業領域拓展,例如半導體硅材料市場份額的70%以上由日本信越、日本勝高和德國世創所佔據;飛利浦控股的美國流明的功率型白光LED國際領先。由此可見,誰掌握了材料,誰就掌握了未來。

近年來,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一方面是因為新材料產業可以助推我國努力提高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能力,使我國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夯實裝備製造業的基礎。另一方面,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通過使用新技術,實現材料設計模式取得突破進展,例如材料基因大數據驅動,將逐漸成為新材料研發的全新模式。

宋清輝:王恩哥院士的話是強調新材料的重要性,若是將內容深化,可以改寫為“誰掌握了資源,誰就掌握了未來”。新材料作為各類發展資源中的一種,時常會為製造業尤其是科技產業帶來顛覆性的變化。例如半導體材料的研發和應用,將決定雲計算、大數據分析、區塊鏈等一系列和計算機相關應用的硬件基礎。

新材料產業發展之所以越來越受到重視,一方面因素是“技術應用”,近年的新材料研究和開發,不斷使得新材料體積更小、性能更好,繼而被應用在各行各業。另一方面是“商業價值”,市場對新材料的追求火熱,以資本市場為例,今年IPO半導體概念股,立昂微和新潔能的價格已經達到或超過其發行價的十倍,這種火爆行情在今年的A股中也不多見。因為可以預見新材料對相關行業的支撐及推進作用,相關產業自然會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東莞具備新材料產業發展所需的製造基礎

記者:在您看來,是東莞選擇了新材料產業,還是新材料產業選擇了東莞?發展新材料產業,東莞存在哪些優勢?

付瑩:在廣東省首批4家廣東省重點實驗室佈局中,主要從事新材料研究的實驗室選址東莞建設,一方面是源於市場對於新材料需求不斷加大,另一方面是因為東莞擁有良好的製造業基礎。

近年來,隨著國際形勢越來越嚴峻,國內許多重要領域的發展受制於人,特別是材料領域,不少先進技術、材料生產製作等,國內都尚未突破核心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對於新材料的市場需求不斷加大,勢必要求自主研發突破新材料核心技術。

然而新材料的研發需要以一定的工業基礎為依託,在這方面,東莞具有良好的製造業生產基礎,產業鏈相對完善,對於發展新材料產業而言,有著良好的土壤環境。同時。東莞毗鄰深圳,發展新材料產業,能與深圳實現協同創新。東莞將新材料行業作為發展的突破口,相信經濟會迎來新一輪的騰飛。

林江:在我看來,既是東莞選擇了新材料產業,也是新材料產業選擇了東莞。首先,經過長期觀察,東莞認為發展新材料產業,將有助於促進地方產業轉型和升級,為東莞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注入全新的動力。其次,新材料產業也選擇了東莞,這是因為東莞產業配套能力強,營商環境優越,加之毗鄰廣深這一良好區位優勢,能很好地受到兩城在新材料產業相關人才和資源配套等輻射和影響。

但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幾方面問題。在原始創新能力上,東莞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缺乏不同學科之間的深層次交流和原創性的理論研究。同時,由於尚未健全良好的資源配置機制和持續有效的投入,很有可能無法在技術源頭上,支撐自主創新。此外,在發展新材料產業過程中,要警惕進入“引進-加工生產-再引進-再加工生產”的怪圈。

宋清輝:在我看來,東莞和新材料之間的“合作”,既是一種必然,也是一種契機,雙方不存在誰選擇誰。東莞城市建設的不斷完善,從製造到智造的產業升級,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政策帶來的發展契機,使得東莞需要以一種新型的轉變來夯實當前的產業基礎。作為全國重要的“生產基地”,製造業是東莞城市發展的一大優勢,優勢的保持既需要人才、新技術源源不斷湧入,又需要研發生產的真實產品源源不斷走向市場。東莞選擇發展新材料產業,可以讓產品在已有的技術下再提升檔次,實現進一步功能升級。

同樣,我國新材料產業的發展,需要落在產業集群發達、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不斷優化、城市創新意識和能力突出、工業水平和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城市中。東莞不一定是最適合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城市,但東莞作為一座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產業技術不斷升級、整體潛力巨大的城市,可以保障新材料在東莞更好地開花結果,促成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持續政策引導是生態構建的重要一步

記者:構建“科研-產業-資本”對話平臺是此次新材料峰會的一大亮點。為促進新材料產業進一步發展,政府應當如何搭臺,打造科研成果轉化良好生態,推動創新鏈條、產業鏈條、資金鍊條有效對接?

付瑩:此次松山湖新材料高峰論壇召集了科研、產業、資本三個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東莞新材料產業未來發展之路,研究新模式、新思路、新舉措,希望能三方攜手打造良好的生態,構建“科研-產業-資本”對話平臺,初衷與目的是好的。

東莞發展新材料產業,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對於政府而言,應該持續出臺引導性政策,搭建各方融合、交流、互動的平臺,從制度和資金等方面,支持“產、學、研、用”發展,這是良好產業生態構建的重要一步。

東莞政府可以加強宣傳,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為載體,加大引才、引資、引商力度,形成科研成果轉化全鏈條服務平臺,打造我國科研成果轉化示範基地,正如王恩哥院士所說:“我們在這裡要創造記憶,而不僅僅是材料”!讓“新材料”成為松山湖,乃至東莞的一張閃亮名片。

林江:東莞要構建“科研-產業-資本”平臺,應打造新材料產業的共性技術研發機構,並與新材料的前沿技術研發機構一道,共同形成新材料產業的資源配置機制,確保該產業有持續有效的投入,從而保證在技術源頭上得以支撐自主創新。在這過程中,政府需要有意識地對東莞企業進行引導,在新材料產業領域打響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材料品牌,制定符合行業標準的新材料結構設計、製造和評價的共享數據庫。

為了推動創新鏈條、產業鏈條和資金鍊條的有效對接,東莞需要引導新材料產業的參與商,形成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聯動效應。同時,東莞需要破除民營企業進入國家大型新材料項目的壁壘和限制,構建東莞新材料產業服務平臺,最大限度地讓風險投資、中介服務機構滿足新材料企業的創新創業需求,確保新材料領域的科研成果轉化得以有效進行。

宋清輝:政府促進新材料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要少干預、多鼓勵。“少干預”是不干涉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不強行要求新材料產業出成果、出亮點、出績效,讓研發、實驗、生產等環節尊重市場規律,讓專業人才做好專業工作。

“多鼓勵”是在不干預市場的情況下,不影響產業正常運作的同時給予支持。例如加大對新材料行業人員的培養及招募,通過調研對新材料有需求的企業、產業提供指導性意見,維護行業的良性競爭,鼓勵科研單位攻克難關研發新材料。

此外,定期舉辦新材料論壇,為科研單位、製造企業、金融公司打通新材料行業營商環境,並通過政府的產業扶持和指導,能通過金融工具緩解研發資金緊缺問題,順利實現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文字/張帥

攝影/張帥 視頻/無

編輯/寧新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