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個婦女節:我們該成為哪種“女權主義者”《紫色》斯皮爾伯格

電影海報上寫:It's about life.It's about love.It's about us,對於我們來講,有什麼是比生命與愛情更重要的了。

故事發生在1909年的美國,西莉南蒂 是一對情同手足的姐妹,兩個人有了彼此的陪伴,尚可苦中作樂,但是作為黑人女性她們必須面對殘酷的現實,西莉不僅僅是一個黑人,而且是一個長相醜陋的黑女人,在這個世上,除了南蒂之外沒有誰喜歡她。 並且西莉14歲就被繼父強姦了,在她為繼父生下了兩個孩子之後,患上了不育症。並因此被繼父將她嫁給了一個粗魯的男人阿爾伯特,從一個火坑裡跳出,隨即跳進了另外一個。


第111個婦女節:我們該成為哪種“女權主義者”《紫色》斯皮爾伯格

阿爾伯特性格粗暴,對於他來說,西莉比一個女傭好不了多少,動輒拳打腳踢。阿爾伯特的孩子們並不喜歡西莉,阿爾伯特也從未好好待過她,給她的從來都是耳光與責罵。西莉的妹妹南蒂為了躲避繼父的虐待也來到了西莉的家,但阿爾伯特迅即就對南蒂展開了魔爪。南蒂只得再次出走,並遠避非洲。

第111個婦女節:我們該成為哪種“女權主義者”《紫色》斯皮爾伯格


在苦悶的生活中,女人們試圖掙扎和抵抗,但最終無一例外的都屈服於歧視和強權之下,其實阿爾伯特真心愛著的是一個遠在他鄉的叫做莎格(瑪格麗特·艾弗瑞 Margaret Avery 飾)的女演員。


第111個婦女節:我們該成為哪種“女權主義者”《紫色》斯皮爾伯格

備受屈辱又內心善良的西莉,後來迎來了阿爾伯特的情人莎格,不過隨著她的到來隨機改變了這一切,這個本是歌手的女人,一切都一副無所謂的態度,流浪的生活及坎坷的命運已經是她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但西莉的善良卻改變了她,使她重獲生活的信心,她性格上的直接與開朗又開始回傳到了西莉。在她們的相互影響下,西莉隨著歲月的增長,也逐漸學會了走出自卑與封閉的自我,漸漸意識到了自我的存在感,自信也一點點建立起來。

第111個婦女節:我們該成為哪種“女權主義者”《紫色》斯皮爾伯格

阿爾伯特的兒子哈珀的妻子索菲亞作為後一代的黑人女性,與西莉甘於接受被凌辱的命運比起來,從小就努力學習拼搏,與各種壓迫她欺負她的角色做鬥爭,並在與哈珀的生活中獲得了一些平等的權利。但西莉哈珀問詢如何管教自己的妻子時,處於認知上的缺陷,西莉只能告訴哈珀對索菲亞的管理只能靠拳頭。還有哈珀的朋友們,也持有同樣的態度,他們認為女人就像小孩子,只有拳頭才能讓她們知道男人的權威感。社會大環境如此惡劣,索菲亞在一個接一個的鬥爭中,終於敗了下了,她鬥得過欺壓她的黑人男性,卻鬥不過歧視黑人的白人們,他們擁有著更為強大的社會權力。在一頓拳腳教育及幾年的監獄生涯中,

索菲亞的稜角幾乎被磨平了,最終還是做了市長夫人的僕人。

第111個婦女節:我們該成為哪種“女權主義者”《紫色》斯皮爾伯格


阿爾伯特為了管制西莉,甚至南蒂寫給西莉的眾多郵件,都從來不給

西莉看。而懦弱的西莉自己也從來不敢主動去自家的信箱裡去尋找一下是否有南蒂的來信,還是莎格多年後的一次舉動,進而使得西莉發生了南蒂還活著,並且在非洲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擁有著相對還算不錯的生活。
姐妹的情誼,給了西莉無窮的力量,並幫助她徹底走出了封閉的自我,並努力成為一個擁有自我意識的女性,加上莎格對她的影響, 她獨立堅強,從不因為自己女性的身份而有所畏懼,她的樂觀給了西莉反抗的勇氣,終於,開始了對於阿爾伯特的回擊,拿起行李離開了亞伯特,成立了自己的裁縫店,生意紅火。隨著繼父的過去,西莉也意外得到了自己母親的房產,也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家。

而突然有一天,,南蒂和自己幸福的家庭再一次出現在了西麗的眼前,出現在了那篇紫色的花海之中。一個光明的結局使得這曲女權運動的奏鳴曲走的各位和諧,也在整體充滿了壓抑的氛圍中注入了最後的明媚的陽光。

“紫色”這個意象比較模糊,很難明確其具體所指,影片只是在首尾互為照應地展現綠野紫花的鄉村場景,開始是塞莉和南蒂拍手歌唱,結束是塞莉和薩格攜手漫步,充滿單純溫柔的女性之愛。淹沒在綠野中的紫花卑微稚嫩易受摧殘,但最終還是堅強地存活下來,向天空輕輕吐蕊綻放。又或者可以代表他們醬紫色的皮膚,有一種未開化的原始粗糙,也有一種接近生命本質的樸實溫厚。相對於文字來說,影像的表現有一定的侷限性,或許在原著中會有更明瞭的細節表述。


第111個婦女節:我們該成為哪種“女權主義者”《紫色》斯皮爾伯格

  在影片大部分的篇幅裡,塞莉都是懦弱卑怯的,特別是積年累月被丈夫奴役之後,從忍氣吞聲到麻木不仁到安之若素,內心早已奴性深種,甚至習非成是,建議兒子也以父親為榜樣對待妻子。最後的爆發令人刮目相看,但以電影情節鋪排的慣例思路來並沒有出意料之外。影片中另外三個性格與其迥異的女子應都是促使其覺醒的因素,南蒂用出走來反抗,索非亞用武力來反抗,薩格用才華來反抗,每個人都對塞莉形成了強大的鼓舞力。特別是當她打開南蒂的一封封塵封已久的信件,血緣牽繫的親情給了她新生的希望,內心的堤防再也擋不住滔天巨浪。


  三八婦女節 女權的覺醒與反抗應是影片最明確的主題,但斯皮爾伯格似乎並不滿足於此,他還有意地將這一主題廣義化處理。一方面是索非亞所遭受白人的壓迫摧殘,一方面使非洲大陸面臨殖民統治的危機,範圍如圈圈漣漪般擴大,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暴力獨裁和不寬容無處不在,反壓迫反奴役和追求個性解放依然任重道遠。對非洲大陸那一段的描述與塞莉讀信的現實進行了蒙太奇剪接處理,十分流暢自然,令人眼前一亮。

第111個婦女節:我們該成為哪種“女權主義者”《紫色》斯皮爾伯格


這部“紫色姊妹花”以同名原著小說改編成電影,於1986年時獲得奧斯卡11項的提名,包括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化妝、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原創歌曲、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以及最佳影片,提名11項,就是少了最佳導演,在當時的影藝新聞,的確造成不小的轟動,當年的斯皮爾伯格已經在全球擁有為數龐大的影迷,美國影藝學院所公佈的入圍結果,自然在影迷中出現了不少雜音,而後在頒獎典禮舉行後揭曉名單,結果“紫色姊妹花”全軍覆沒,未得一獎,又引起一陣新聞熱潮。


  “紫色姊妹花”雖然是普利茲得獎作品所改編的電影,同時當年又獲得許多的奧斯卡提名入圍,一些看慣斯皮爾伯格商業電影的觀眾,或許直覺地認為這是一部相當嚴肅的電影。的確,這部電影的故事以及主題是頗為嚴肅的,但是當年史匹柏才拍完“E.T.”以及兩部“印第安納瓊斯”(法櫃奇兵、魔宮傳奇),雖然這部“紫色姊妹花”是他在選擇電影類型上的新挑戰,不過這部電影並不會有想像中的那般嚴肅以及步調緩慢,“紫色姊妹花”中還是不時充滿著“斯皮爾伯格”式的幽默。或許是因為這樣,當時才會有影評表示,這是一部包裝著糖衣的電影。

提起斯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名,估計沒有哪個影迷會不知道的。在美國電影票房前二十名的電影中,有七部都是由他擔任導演、製片或執行製作的。
  那些耳熟能詳的片子都或多或少地同他有些聯繫。導演處女作是《橫衝直撞大逃亡》(The Sugarland Express),他同時也是本片編劇。這部電影顯示了斯蒂文.斯皮爾伯格獨特的風格。
  進入80年代以來,他指導的《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法櫃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及《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都讓他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提名。至今,斯蒂文 .斯皮爾伯格已經獲得8屆奧斯卡提名,並以一部宗教祭祀般的黑白巨片《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List)最終奪冠。其提名次數之多已經創造了新的奧斯卡記錄,超過了驚悚片名導Alfred Hitchcock(西區考克 )、奧斯卡二度最佳導演得主,喜劇片名導 Billy Wilder、以及奧斯卡三度最佳導演得主 Fred Zinnemann。


  1984年,他自組製片公司 Amblin Entertainment(安培林娛樂)公司。並參與制作了許多精彩的影片。包括: 《小精靈》(Gremlins) 、《七寶奇謀》 (Goonies)、《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三部曲、《鬼馬小精靈》(Casper)、《龍捲風》(Twister)等。
  1994年與Jeffrey Katzenberg(前迪斯尼高級總裁)、David Geffen(唱片業大哥大)共同籌組新公司 DreamWorksSKG(夢工廠)公司一成立就推出了《彗星撞地球》(Deep Impact)、埃及王子等巨片。巨大的商業價值、一大堆電影獎座、製片公司老闆的頭銜,已使他超過了一般導演的範疇,除了在好萊塢大字旁塑巨型雕像或被羅馬教皇列為“聖人”外,我想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已經是很難超越的了。
  《拯救大兵瑞恩》已使斯蒂文.斯皮爾伯格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導演、洛杉磯電影評論協會獎及美國導演協會獎。
  ●獲獎情況●
1993年影片《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及最佳故事片獎

1985年影片《紫色》(THE COLOR PURPLE)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

1982年影片《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獲奧斯卡最佳導演及最佳影片獎提名

1981年影片《法櫃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

1977年影片《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