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不再是天灾,更多的是人为的疏失

不久前,人民日报传来好消息称: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筛出能较好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药物。

在新华社对钟南山的采访中,钟南山也表示经历过非典过后,现在的医疗条件有了提高和应对传染病措施逐渐完善,我们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多的经验,死亡率降低,并不会有疫情大爆发的出现。

流行病不再是天灾,更多的是人为的疏失

他认为武汉为首的地区局部大爆发可能出现并推断一周后可能到达高峰,并且春节的返运不会对疫情造成太大的影响。(有关内容可以在头条内搜索:新华社权威访谈钟南山)

在现代医学发展的今天,在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努力下,病毒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这是一定的。

几千年以来,无论是世界哪一个地区,哪一处文明,哪一个民族,瘟疫永远是人类的心头大患。

人类不断的建造神庙,像神灵、仙佛、精灵、圣人之类的祈祷膜拜,也不乏有医生想出偏方,统治者发明了各种措施和社会制度,但并无济于事,依然有几百万的人死于流行病。

流行病不再是天灾,更多的是人为的疏失

黑死病是众多流行病中最出名的一次,始于14世纪30年代30世纪,这场大瘟疫起源于中亚,蒙古军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将瘟疫传入,之后由亚欧商人传到欧洲,瘟疫借着老鼠和跳蚤,首先从意大利蔓延到西欧,而后北欧、波罗的海地区再到俄罗斯。

流行病不再是天灾,更多的是人为的疏失

当时的死亡人数约为7500万~2亿,超过欧亚大陆人口的四分之一。在英国,每10人就有4人死亡,人口从瘟疫前的370万降到瘟疫后的220万。佛罗伦萨的10方居民,有5万不幸殒命。

面对这场灾难,各国政府完全束手无策,只安排了大型的群众祈祷和游行,却全然不知如何阻止疫情蔓延,更别说治愈疾病了。

流行病不再是天灾,更多的是人为的疏失

中世纪的人们将黑死病拟人化,描写成人类无法控制也无法理解的可怕恶魔

在近代之前,人类认为生病是因为饮食不洁,空气浑浊,鬼怪恶魔作祟,或是神明发怒,却从未想过有是他们所看不见的细菌和病毒存在。

令人惋惜的是黑死病还不是史上最严重的瘟疫,天花是由天花病毒传染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它杀死了至少三千万的人类。

它最早出现在埃及,席卷欧洲,美洲大陆,甚至在中国的明清时期也有传染。之后还有麻疹、肺结核、梅毒、流感如“西班牙流感”,这些流行病不断的肆虐,又夺走了几千万人的性命。而且流行病“海啸”每隔几十年就会向人们袭来。

流行病不再是天灾,更多的是人为的疏失

20世纪初,全球人口增加,交通运输四通发达,人类反而跟容易受到流行病的危害。就拿新型冠状病毒来说,像是武汉这种一千万人口的大都市,是否应该是早就大面积的传播开,世界是不是已经成为了瘟疫肆虐的人间炼狱?

事实上并没有,确实已经有了15个国家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或是疑似的案例,但是不仅人数很少,死亡率更是非常低。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里,流行病无论是在流行程度上还是影响方面都大幅度的降低。

例如,全球接种天花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在1979年宣布人类胜利,天花已经彻底灭绝。又比如2002-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2005年的禽流感

、2009-2010的猪流感、以及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凭借有效的应对措施,受疫情影响的人数较少。

以发生在我国的非典为例,原本人心惶惶,但最后全球死亡人数不足1000人,疫情很快得以平息。

流行病不再是天灾,更多的是人为的疏失

虽然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并且没人可以担保不会有一场致命的瘟疫横扫全球,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医生能够跑在病毒的前面。

新的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原体基因组发生突变,使病原休能够从动物身上转移到人类身上,打败人体免疫系统、或是对抗生素之 类的药物产生抗药性。

现在由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这种突变的发生和传播可能比以往更快。

然而,在与医学较量的时候,病原休的传播只有靠运气。医生则不然,他们靠的绝不只是运气。

虽然科学也有许多运气成分,但医生可不是随随便便把不同的化学物质扔进试管,希望哪天凑巧制造出新药来。他们每年都在累积更多、更好的知识,用来研制史有效的药物,找到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流行病不再是天灾,更多的是人为的疏失

因此,虽然我们可以预见到未来二三十年中必然会有更多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出现,但那时候的医学也很有可能比今天更能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在今天我们不会再迷信地认为这是天灾,是神对人类的惩罚,是恶魔在作祟。相反,我们可能更多的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原谅的人为错误或者疏忽,要求有人为此负起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