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紅軍功不可沒,三千人無法授銜,主席總理一致指示:都授少校!

1955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年度。全軍實行軍銜製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走向正規化、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老紅軍功不可沒,三千人無法授銜,主席總理一致指示:都授少校!

1955年授銜現場

人民解放軍官兵,以嚴整威武的英姿,煥然一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在正規化建設的道路上邁出新的步伐。

戰爭年代,我軍曾三次醞釀軍銜制度

跨出這輝煌的一步非常不易,在戰爭年代,我軍就曾三次醞釀實行軍銜制度,但都因外部客觀因素影響,無奈之下,只能終止。

老紅軍功不可沒,三千人無法授銜,主席總理一致指示:都授少校!

抗日戰爭

第一次醞釀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的1939年,隨著部隊的日益壯大,我軍由於建設和管理需要,提出軍銜制度的構想。

當時在日本侵略軍的壓力之下,我軍創造性地開始聯合各種力量開展打游擊運動。各地武裝部隊和群眾都積極參與,不僅有效牽制了敵人的行動,還打亂了敵人的部署,消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取得巨大反響。

老紅軍功不可沒,三千人無法授銜,主席總理一致指示:都授少校!

國共合作繪畫

國共合作時期,蔣介石就曾創辦游擊戰學習班,還邀請我黨人員前往教學,只是他們沒有我黨這樣的群眾基礎,最終學無所用。

也正是因為全軍上下各部隊都在實行打游擊的戰術,條件非常艱苦,而且部隊轉移非常頻繁,缺乏軍銜制度的環境基礎,制約了正規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最終,軍銜制度不得不終止。

老紅軍功不可沒,三千人無法授銜,主席總理一致指示:都授少校!

解放戰爭油畫

第二次是發生在抗日戰爭結束後,解放戰爭初期。我軍再一次提出建立軍銜制度,初步構想已經達成,評銜工作已經開始。剛開始沒多久,蔣介石單方面撕毀《停戰協定》,發動了全面內戰,軍銜制度再一次停止。

第三次醞釀是在建國前夕的1948年,黨內又開始醞釀關於軍隊內部的等級和軍銜制的問題,這時我軍的戰爭環境和物質條件都基本具備授銜的基礎。

老紅軍功不可沒,三千人無法授銜,主席總理一致指示:都授少校!

後來,戰情發展迅速,解放戰爭戰略決戰提前到來,各方將士在戰場上拼命殺敵,戰功和人員短時間可能會出現大變動,不具備評銜的條件,黨中央遂決定推遲至建立全國政權以後再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實行軍銜制。

正所謂:"好事多磨"。辯證地看,我軍雖三次籌劃軍銜制度都未成功,但也正是因為有三次的思考時間,才能充分汲取前人的經驗教訓,讓我國的軍銜制度更加合理,更加能在軍中發揮效用。

武官階品體制歷史悠久,比軍銜制度早十幾個世紀

我國的軍銜制度要追溯到古代,當時不叫軍銜制度,一般叫武官階品體制。這一制度的出現,比西方的侷限制度早了十幾個世紀,叫法不同,職能都一樣,兩者獨立,沒有承襲關係。

我國古代從春秋時期就陸續出現了元帥、將軍、校尉的稱號。春秋戰國時期,將軍為軍隊統帥的泛稱,一般也作為高級武官的尊稱。

老紅軍功不可沒,三千人無法授銜,主席總理一致指示:都授少校!

秦始皇畫像

秦朝和西漢初期大致相同,以後逐漸成為正式官稱,並冠以各種名號,如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職責是典領禁軍,戍衛京師,或者受命出征。這些將軍都是朝廷重臣,常加朝中官號,參於朝政。

另外有樓船將軍、材官將軍、等雜號將軍,地位稍低,統兵征伐時臨時設置,因事立名,事訖而罷。

隨著朝代的發展,作為名譽職銜,將軍名號的使用,尤其廣泛。魏晉南北朝時期,大多用於諸王、大臣和地方長官的加官榮銜,將軍名號繁多,品秩不等。

面對侵略,清政府引進軍銜制度

老紅軍功不可沒,三千人無法授銜,主席總理一致指示:都授少校!

閉關鎖國政策下的清朝慈禧太后

到了清朝末期,清朝政府閉關鎖國,不求發展,致使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武官階品制度"日趨落後,軍隊發展也受到嚴重影響。

軍隊內權利交易盛行,全軍上下只想著貪圖享樂,行伍習氣積重,軍隊名存實亡。

而反觀西方國家,雖然軍銜制度設立得晚,但卻在軍中嚴格執行,在堅船利炮下,鑄就了強大的戰爭機器。

老紅軍功不可沒,三千人無法授銜,主席總理一致指示:都授少校!

火燒圓明園油畫

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腐朽的清朝政府難以抵擋,一再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清政府也意識到西方國家軍事制度的優越性,開始求變,他們研究西方的軍事制度,並且全面地仿效。

"洋務運動"開始興起,經過10 年時間的革新、演變,清政府頒佈實施了一系列的章程制度,逐步推行西歐式軍銜制。

老紅軍功不可沒,三千人無法授銜,主席總理一致指示:都授少校!

洋務運動時期開設的工廠

1904年12月,清政府練兵處會同兵部擬奏《另定新軍官制事宜》,建議"參仿八旗官員之秩序,旁採各國軍營之規章","按照西方軍官軍銜的三等九級制,取代舊的官階制度,建立新軍的階位品級體制",軍官"區為三等,析為九級"。這表明清政府由此把移植西方軍銜制度的問題正式提上了議事日程。

1906年10月,清政府將兵部、練兵處和太僕寺合併為陸軍部,我國正規的陸軍指揮機構首次設置。

老紅軍功不可沒,三千人無法授銜,主席總理一致指示:都授少校!

西洋畫中的清軍

再之後,清政府陸陸續續地頒佈了一些章程,以完善各項制度,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至此"軍銜"一詞仍然未出現在我國軍隊建設中。

"軍銜"一詞,最早出現在法國,翻譯過來就是"等級的臺階"。在當時,構成軍隊的主要成分是農民、自由民、市民與破產騎士。

這些人為了生存生活,不得不走上戰場,為了活命立功,他們奮勇殺敵,但是到最後,功勞都是那些統治階級的,他們能得到的很少。

老紅軍功不可沒,三千人無法授銜,主席總理一致指示:都授少校!

清軍油畫

巨大的不公讓士兵們憤憤不平,紛紛要求打破出身門第限制,實行按功取仕,以保障他們的自身權益。

當時的統治者為了讓這些人能緊緊追隨,幫他們攻城略地,就用連長、營長、團長等來命名。軍銜制度由此誕生。

之後,西方軍銜體制經過二三百年的不斷髮展與傳播,最終形成了近現代國際上通行的軍銜制度。

老紅軍功不可沒,三千人無法授銜,主席總理一致指示:都授少校!

革命爆發後,無論是南京臨時政府,北洋軍政府,還是南京民國政府,都是以晚清政府的軍事制度為基礎,雖不斷改動,但萬變不離其宗,稱謂叫法也一直在變化,但是均未提及"軍銜"二字。

直到我黨領導人認識到軍銜制度對於部隊的重要性,才提出籌劃軍銜制度的建議。

老紅軍功不可沒,三千人無法授銜,主席總理一致指示:都授少校!

1955年授銜儀式現場

三次籌劃,我黨領導人除了汲取古今中外的經驗教訓,還將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當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學到的一些經驗,都做進一步的分析,以此讓軍銜制度更加完善。特別是第三次籌劃,考慮更加全面,方案更加細化,為新中國軍銜制度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礎。

特別的是,在1955年授銜評定過程中,按照評定規定,有3000人左右的老紅軍無法評上校官。他們都是跟著部隊出生入死,歷經幾個戰爭時期過來的,功不可沒。毛主席、周總理知道後,指示總政治部、總幹部部將這些老紅軍一律授予少校軍銜。

文/TLS


分享到:


相關文章: